鄒春蕾
諾基亞、HTC、聯發科,每一個名字都曾風光無限,但進入2012年后,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感受到了市場跌宕起伏所帶來的殘酷和落寞。
諾基亞旦夕之際的豪賭
古有勾踐臥薪嘗膽,今有諾基亞割脈自救。6月15日,諾基亞宣布,將在2013年底最多全球裁員1萬人,削減16億歐元支出,并宣布轉型計劃。諾基亞為自己策劃的未來是:重點投資能夠使Lumia智能機更加出眾、吸引更多用戶的產品和服務;投資地理位置服務,使其成為諾基亞產品富有競爭力的特性之一,并向新領域拓展地理位置平臺;提升功能手機業務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全球性的大規模裁員,重點投資地理位置服務,關注功能機業務——此次調整堪稱諾基亞有史以來最大的改革。
諾基亞做出轉型之舉純屬迫不得已。在過去5年,諾基亞股價累計下跌了90%,市值在4年時間里從1510億美元降至不足100億美元。最大的轉折點是,今年一季度,三星手機銷量超越諾基亞,終結了其14年的市場霸主地位。為了削減開支,自2010年開始,諾基亞已做了兩次改革,裁員總數已達4萬人。
諾基亞一直以自己耐摔的直板機引以為傲,固步自封不愿針對市場潮流開發翻蓋手機,將美國市場拱手讓給了摩托羅拉;忽視蘋果iPhone對智能機的發力,導致其高端市場逐漸被蘋果蠶食;念舊的諾基亞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固執地堅守塞班系統,失去在智能機市場的主導權,而等到它終于肯放棄塞班時,又冒險地選擇了剛推出市場的Windows Phone系統。在更新換代迅速的IT業,一步錯步步錯,今天的諾基亞正在用落寞來為曾經的固執己見和粗心大意埋單。
連連虧損的諾基亞如今只能靠吃老本來維持生計,再不尋求轉型就真的危在旦夕。此次轉型或許是諾基亞最后一次機會,若成功,有望東山再起;若失敗,則沒落至死。
勾踐臥薪嘗膽,終于奪回江山,那么,諾基亞呢?
少年HTC之成長的煩惱
另一個正在苦難中掙扎的霸主是HTC。在中國市場HTC曾一度廣受歡迎,被媒體評為出鏡率最高的街機;去年4月6日,HTC市值沖到337.9億美元,這一數字超越了當時的諾基亞。對于當時年僅5歲的HTC而言,這無疑是個里程碑式的時刻。
但7個月后,HTC的凈利潤下降了26%,2012年第一季度,這一數字同比更是下降了70%。一瞬間,各種拷問與質疑圍繞著HTC。HTC似一個突然落難的王子,感受著命運的跌宕起伏和現實的種種殘酷。
與此同時,與蘋果之間的專利權糾紛導致HTC被迫在美國推遲推出一款旗艦級手機,而美國是HTC最大的市場。此外,HTC還被迫對其他手機進行修改,以符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要求;歐洲市場的銷量也弱于預期。
“HTC面臨著并不公平的市場競爭,因為一些大公司有著更強的資金實力。”HTC首席執行官周永明言外之意很明顯,他們正遭遇著來自實力雄厚廠商的打壓。
2012像個噩夢一般,壓得HTC喘不過氣。不少業內人士不止一次地建議他放棄高端市場,以“廉價,低端機”來增加市場份額占有率。但少年HTC有股不服氣的勁頭,他明確表示,“我們不想毀掉我們的品牌形象”,會繼續主推中、高端手機。
對于現今的處境,不過是少年HTC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煩惱。正如周永明所說:“所有業務都是這樣,有的時候好,有的時候差,人們不應當總是對此喋喋不休。”
輸在智能芯片起跑線的聯發科
“山寨手機之父”聯發科正處在人生低潮中。聯發科近日公布的營收數據顯示,其5月營收為76.53億元,比4月同期下降3.64%,連續兩個月下滑。
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坦言:“我們進入3G、智能手機市場比現在的主流廠商晚了一年多。”在目前主流的3G和智能手機市場,其因發力太晚,已經錯過最佳的發展機會。因此,聯發科在2010年公布的第三季度營收數據中,首次出現了收入和凈利潤同比雙雙下滑的局面。
輸在智能芯片起跑線讓聯發科陷入了被動狀態。目前除了高通,還有外資廠商博通和英特爾,晨星半導體、展訊通信和銳迪科也在低端市場上具有較大實力,過去聯發科一家獨大的情況將不復存在。
為了追趕,聯發科在今年3月份發布了第三代智能手機芯片MT6575,將市場目標瞄準千元智能機。目前,華為、中興、聯想在內的眾多廠商都采用了聯發科的智能手機方案。
但來自低端芯片的競爭更加激烈。芯片廠商展訊在5月底推出其首款1GHz低成本智能手機芯片SC6820,勢頭極佳。在中國移動最近的一次TD采購中,最低的TD功能機報價僅僅100多元,中標的六款手機中,有五款手機采用了展訊芯片。
此外,芯片市場的價格戰已經開打,芯片廠商利潤越探越低,聯發科的優勢也逐漸被削弱。
不過,聯發科的反應速度極快,為了挽回頹勢,已經退居幕后的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再次出山,重掌第一線的手機部門,并在運營商和終端廠商之間來回奔波。蔡明介是否有雙轉危為安的妙手,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