潴龍河兩岸的河北省蠡縣,是一方熱土,1932年8月,震撼華北的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大規模農民武裝斗爭的高蠡暴動火焰從這里燃起,“朱老忠”的膽略和忠誠是蠡縣人的寫照。而今,敢闖敢試的蠡縣人又把這里打造成了一方樂土——發展興業的樂土。
突破傳統產業束縛,實施產業調整轉型
在蠡縣經濟開發區:鑫澤汽車零部件、天威恒達變壓器、英利太陽能電池產業鏈三期、祥潤紡織和PU革、凌爵單晶硅二期、方田牧業、中泰太陽能配套材料、江南化纖新型聚酯纖維、信譽樓九大項目在震耳的鞭炮聲中集中開工。放眼這個誕生不到一年的開發區,億元項目鱗次櫛比,建設場景如火如荼,區內交通四通八達,消防站、燃氣站、派出所、污水處理廠配套設施齊全。蠡縣開發區赫然以生機勃勃的姿態出現在了保(定)衡(水)滄(州)三地交匯之處。
為突破皮革和毛紡兩大傳統產業的束縛,實施產業調整轉型,蠡縣縣委、縣政府實施“大園區、大縣城、大交通、大產業”目標。在縣城東部規劃了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為新能源、紡織服裝、裝備制造、橡膠輸送帶和現代物流。這一招點中了“天元”,把蠡縣的發展重新定位在了一個更高的起點、更高的層次。
蠡縣大氣魄謀劃實施了總投資110億元、20項重點城建工程——
投資3.2億元對蠡高路進行了改擴建,打通了蠡縣連接高速路網的“生命線”。
大力實施舊城改造,投資6億元開發建設了長瑞錦城等一批精品住宅工程。
投資2.8億元建設了革命歷史文化中心工程和廣場公園。
投資1.2億元的縣城天然氣站投入試運行,投資2400萬元建成了縣城垃圾處理場,開工建設了總投資2億元的信譽商廈,啟動了總投資6.5億元的新城市廣場。
……
政策讓客商心動,服務讓客商感動
縣城承載能力不斷提升,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做好了鋪墊。
產業的升級調整不可能通過市場來完成,必須依靠行政的強制力量。這是資本的利益最大化決定的。
自2008年11月開始,蠡縣對傳統的制革和紡織產生使出了征的手法:四鐵四嚴,九龍治水,三面圍城,網開一面,污染企業或者按政府既定的方向尋找活路和出路,或者被吃掉。全縣累計投入資金5.2億元,完成節能減排工程269個,淘汰落后產能企業40家,取締小制革150戶,整改重組11家。
在此大勢下,蠡縣翔宇羊絨制品有限公司投資2.1億元建設翔宇羊絨制品產業鏈項目,成為倒逼之下本地企業上檔升級第一個進駐開發區的企業。蠡縣企業家孫占標舍棄原來污染嚴重的皮毛皮革龍頭企業,轉型發展新能源產業,投資首批入駐蠡縣開發區,投資建設凌爵單晶硅項目,項目總投資14.2億元。蠡縣皮毛皮革業領軍人物劉彥忠和紡織業領軍人物石新樂強強聯手,在開發區內投資建設中泰太陽能電池配套材料項目,成為兩大傳統產業向新能源產業轉型的范例。
蠡縣提出了“政策優惠得讓客商心動,服務周到得讓客商感動”的口號,出臺了以“三零一優、兩卡一護”為核心的優惠政策,縣主要領導帶隊與北京富泰、日本英瑞、中國英利、河北長瑞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接洽聯系,成功引進了一批高新產業項目。
國內最大的革基布制造商北京富泰為蠡縣的優惠政策所吸引,2010年投資3.5億元建設了蠡縣富利革基布項目,一年之內又連續投入11.6億元建設二期、三期項目。同時,又引進了浙江8家企業到蠡縣投資祥潤紡織工業園項目,與富利革基布項目配套,形成革基布完成產業鏈,成為以商招商的典范。
蠡縣推出了馬上辦的制度。出臺了嚴格落實馬上辦的一系列文件,建立無缺位工作制、限時辦結制、不作為記錄備案制。對違反上述制度的由監察部門嚴厲問責。
縣委書記田鈞說:“如果說環境是水,那么企業就是魚,水質不好,魚就無法生存,這些魚不是死亡,就是拼命游到水質比較好的地方尋求新的發展空間,我們通過弘揚馬上辦作風,蠡縣的發展環境有了明顯改善,英利、富泰、天威等上市大公司才紛紛到蠡縣開發區投資置業?!?/p>
目前,該開發區已入駐企業67家,累計投資51.9億元;在建項目有11個,新簽約項目4個。2011年,區內企業銷售收入58.3億元,吸納就業人數10200人,出口創匯1.1億美元。
縣長李自賢說:“2012年,蠡縣將以‘1628工程為統領,集中力量、突出重點,高標準建設全省一流現代化經濟開發區。”
(王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