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飛
乒乓球一直是我比較感興趣的運動,雖然打球的時間已經很長,但真正對這個運動有點體會也是近幾年的事情。
打球的樂趣在不同階段是不一樣的,開始時對結果比較在意,希望在扣球中尋找暢快的感覺,在輸贏間體會心態的波動,因此也比較熱衷于學習各種不同技巧,不同的發球制勝的方式,也會嘗試尋找各種能提升打擊和旋轉力量的好球拍。后一階段并不是對結果不在意了,而是部分樂趣慢慢轉向了中間的過程,體會集全身力量操縱小球的感覺,體會如何將身體調適到可以應對各種不同來球的狀態,學習能夠增加發球和擊球的穩定性的各種方法,學習放棄一些看起來很絢但可能影響動作穩定性的技巧和動作。
相比其他球類運動,乒乓球不但體積最小,球拍算也算小的,對于一個人的身體而言,對球拍方向的操縱余地其實是很大的,從各手指關節開始,到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腰部、膝關節和腳步移動,任何一個關節的變動都足以影響球拍的運動方向和速度,球拍的最后運動結果是一個多變量空間幾何方程。所以我們看到自學者的動作差異一般很大,多數人選擇自己覺得最容易控制一個或多個關節去打球。通常越靠近球拍的關節初學者使用的越多,因為這些關節旋轉對球拍的影響最直接最明顯,乒乓球運動的方向和速度對這些關節的運動也是最敏感的,因此,也最快能看到動作調整對結果的影響。但就我理解,其實過多的運用近關節反而會影響擊球的穩定性,而遠關節例如腰部、腳步,因為距離遠,所以力臂長,在固定其他關節的基礎上去應用遠關節控制球拍,是有利于增加動作穩定性和準確性的。為什么腳步要頻繁移動,也是為了通過腳步運動替代近關節運動,避免對過于靈活的近關節的過度使用。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完全不能使用這些敏感關節,而是多數初學者還無法熟練到能夠駕馭這個部分,最關鍵的是要有主次之分,連專業運動員也無法熟練到沒有主次的靈活運用所有關節。對多數想學好乒乓球的人而言,首先嘗試放棄或固定一些不必要的關節運動、從一些容易掌握的關節入手、慢慢理解和學習減少過多影響變量的重要性是繼續進步的關鍵。
這是打乒乓球過程中的一些個人體會,篇幅所限未能詳盡,也未必全面,但我想很多小球類運動可能都有一些相似的道理。
相比運動而言,我所從事的投資行業,顯然要更復雜很多,投資收益影響因素太多,遠遠超過影響球拍運動的七個關節。宏觀、行業、公司、市場、制度、交易、心理,各種不同層面都有很多因素在影響市場,因此,可供選擇的投資策略也非常豐富,按理念不同有: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量化分析、博弈分析、套利分析,按周期不同有,高頻交易、短線策略、中期策略、長期策略,按可供選擇的品種有:個股投資、組合投資、基金投資、杠桿投資,還有各種不同劃分。
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不是找不到方法,而是可供選擇的方法和技巧過多了,而且似乎每種都可能帶來豐厚的收益,投資收益對越短期風險越高的投資策略和投資品種越敏感,因此,越激進的投資方法和投資品種誘惑越大。這種環境下,知道放棄什么和知道如何選擇是同等重要的。
很多投資者自然而然的選擇一些偏短期的方法和技巧,因為這類型的投資策略對投資收益的影響最直接最明顯,或者選擇投資一些見效快的投資品種,因為這些選擇都能滿足投資者急于實踐急于看到結果的要求,但這些是否就是最穩定最符合普通投資者理財需求的方法了呢。另一方面,投資者容易忽略一些長期的視野、方法、策略、理念和耐心,但這些可能才是投資者可以嘗試去把握的、能增加投資穩定性并對長期投資結果產生關鍵影響的部分。
(作者系易方達50指數基金、深證100ETF及聯接基金 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