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父


上海造幣廠著名設計師朱熙華的新作《搖錢樹·富貴平安》大銅章,不僅是一件討口彩、兆祥瑞、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好作品,而且在藝術造像及藝術表達方面也是于平常凡俗間顯見功力,歷史傳統中蘊發新意的優秀作品。
大銅章正面主圖為綴滿銅錢的搖錢樹,圖案的下方襯以象征“合諧、吉祥”的神鳥鳳凰一對。圖案簡潔,線條洗煉,沒有任何多余襯飾,卻非常耐人尋味。搖錢樹的枝干和枝條,婆娑婀娜,枝椏繁茂又疏密有序,構造彎轉可愛有趣,似樹非樹,如藤非藤,線條有流淌般的生動,枝椏現生長般的自然,銅錢如葉,大小不一,疏朗自然點綴其間。恍惚間,不禁感嘆:此樹不曾凡間生,一定能在天上見。它巧妙地藝術地詮釋了“搖錢樹乃神話中之寶樹”的美妙傳說,更主要的是給觀賞者帶來了強烈的藝術美的沖擊。久久凝視朱熙華的“搖錢樹”,那圖案充滿的線條之美在于與現實的似與不似,在于與人精神的妄與非妄,真是“無間已得象,象外更生意”。美在于不似,妙在于不妄。
看朱熙華的“搖錢樹”,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美術大師吳冠中晚年的抽象水墨畫中的“樹”。此樹與那樹中的線條很容易在視覺中錯位,正是這樣的錯覺,使觀賞者找到了欣賞的藝術感覺與分析的藝術美感。吳冠中說,錯覺很重要,感覺、錯覺是藝術的酵母。好多人現在不寫生,對著照片畫畫,那是不一樣的,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錯覺”。對著照片,沒有錯覺,而你看對象時,有很多錯覺。比如桂林山水,水很平,倒映著很多山,很好看,上邊是線,下邊是線,很多線連起來,錯覺是很多線在活動,但你要照下來,一條線是一條線,沒有錯動的感覺了。所以在大自然中寫生,可以感受到錯動的關系,錯覺在藝術里往往很敏感。錯覺是偏見,但這偏見是科學的,沒有這個偏見,就沒有藝術特點。錯覺又是主觀的,你的錯覺和我的不一樣。每個人不一樣,每個心情細節不一樣,錯覺不一樣。藝術很多錯覺關系個人感情,所謂錯覺,是他的感情看見的東西。我畫的那些白墻黑瓦的形,其實都是錯的,沒有一張是對著原狀畫的,感覺是錯覺,組合就更是理想。畫畫寫生,走遍世界,沒有一張不是靠組合,都得靠你的感覺把它拉回來,憑著錯覺把它拉回來。你感覺到的美,是你把眼前的東西前后次序打亂了,好看的都來了,不好看的去掉了。實際上這都是錯覺(《面對面和藝術發生關系》)。大師吳冠中的這一席話,將藝術創作之美的主觀本質揭示得入木三分。我們借此做為鏡子,對象化的看清了朱熙華“搖錢樹”之所以美、之所以耐人尋味的根本原因,感受到了吳冠中所說之美的源與流,清徹而且光彩無窮。
大銅章的背面圖案為牡丹花、寶瓶、蝙蝠和祥云:構圖匠心別具,牡丹花表現手法是寫實的,細膩逼真,栩栩如生,宛若天成,占據了大銅章左側1/2畫面,圖上點綴了三只中國傳統的符號化的蝙蝠;大銅章右側畫面1/2是寶瓶,寶瓶的1/2分別用了寶瓶的平面投影的陰刻和寫實的浮雕割裂表述,右側剩余部分則是符號化的中國祥云圖案,淺淺的陽線刻清晰有趣,整個圖案從經線上看是對稱中表現非對稱之美,非對稱蘊含于對稱的平穩大器之中,規整中透出變化,變化卻不失莊雅。從造像角度去看,是寫實手法與符號化的寫意手法相結合,實像豐、意蘊至,妙趣橫生;從雕刻的手法采用上看,既有寫實的浮雕刀法的多種變化,又有寫意的線雕刀法的簡單重復。無論從何處看,都是虛實相生、陰陽互襯、繁簡得當,象意兼容,有無皆美,足見朱熙華的藝術造像功力之深厚。
關于搖錢樹的來歷,自古就有多種說法。據《三國志·魏志》轉引《邴原別傳》的故事說:一個叫邴原的人,在路上拾得一串錢,由于找不到失主,就把錢掛在一棵大樹上。隨后路過此地的人,見到大樹上有錢,以為是神樹,于是紛紛把自己的錢也掛在樹上,以祈求來日獲得更多的錢,從此人們就形成了搖錢樹的習俗。由此可知,人們最初只是往樹上掛錢,從不從樹上搖錢、取錢。人們只是仿效邴原拾錢掛在樹上,“斂其錢以為社供。”對于搖錢樹的來歷,民間更多的傳說是:神仙將一粒神奇的種子贈予老實、善良、勤勞被壓迫的某農夫,農夫是如何如何通過一系列的七七四十九天的辛勞,終得寶樹,搖取錢財,周濟窮人。從此,搖錢樹的功用發生了變化,但也正是從此將勞動與財富聯系了起來。然而,我最喜歡的關于搖錢樹來歷的版本則是下述的故事。一個懶漢也想得到“一搖便會掉下銅錢”的搖錢樹,到處尋找打探。一農夫告訴他:“搖錢樹,兩枝杈,兩枝杈上十個芽;搖一搖,開金花,創造幸福全靠它。”這是農夫對搖錢樹十分形象和純粹的認識,搖錢樹就是人的雙手,創造世界、改造人類自身的雙手。財富來自辛勤的勞動,幸福來自辛勤的勞動。勤勞致富自古以來就是君子求財之道、人們追求幸福之道,所以古人寄志勤勞致富于搖錢樹,既是一個美好愿望的具象符號,也是一個激勵自身的勵志圖騰。在今天市場經濟的現實社會中,難道我們不需要勤勞致富,不需要對收獲的吉祥期許,不需要“搖錢樹”嗎?回答是肯定的。
大銅章《搖錢樹·富貴平安》應運而生。正面的搖錢樹、鳳凰,背面的牡丹、寶瓶、吉祥、蝙蝠,將中國文化中的吉祥、平安、福、祿、壽、財、喜集匯于一章之上,激勵自己勤勞致富,誰得而持之不賞心悅目?如此祥瑞兆彩誰不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