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湘云正在探春房內笑鬧,衛若蘭走了進來,探春便笑道:“衛姑爺快把你家新娘子領回去吧,免得這個話口袋子在這里嘰嘰呱呱,我實在聒噪得受不得了。”
衛若蘭原是為著早起和湘云拌了幾句嘴、心里放心不下趕過來,聽了這話正中下懷,忙湊近前,拉湘云道:“好妹妹,別再惱了,早起是我一時該死,不該怨你亂花錢。我們回家去罷,三姑娘也該歇息了。”湘云摔手道:“別拿花言巧語哄我。你不說清今后咱家理財誰做主,我就不回去!”衛若蘭見了這樣,知難挽回,忙向探春使了個眼色。
探春笑道:“叫我說,史大妹妹也別著惱,衛姑爺爺以后也別亂排揎人,我來出個主意——你們今后理財可以采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制。衛姑爺心機深細,供房、供車這樣的大宗費用少不得由他負責,云丫頭素來大手大腳,不妨承擔家里的伙食、水電、煤氣、通信費用等等,也好親身體驗一下理家之不易。同時呢,你們可規定雙方每個月都要上繳出一部分的資金到一個共同的賬戶,通過這個賬戶儲蓄和投資,剩余的部分,你們則可自行支配。這樣,你們二位既體會到了家庭給自己帶來的責任和義務,又保留了一部分單身生活的自由,這豈不是兩全之策?”史湘云和衛若蘭聽了都說好。
衛若蘭見湘云臉色略有和緩,忙過來挨著湘云坐下,笑道:“我進來時,你們在說什么呢?有說有笑的?”湘云忙道:“我們何嘗說什么!”探春卻笑道:“我們在說衛姑爺什么時候升級做父親呢。”衛若蘭嘆了口氣道:“現下我們又是供房、又是買車的,哪里還養得起孩子?”
探春道:“衛姑爺慮得也是。生孩子是一項重大的決策,大部分人會覺得這是一項情感決策,可卻忽略了這也是一項經濟決策。其實,生孩子和投資一個項目有些類似,區別不過是孩子是一個可以給你帶來快樂的項目而已。正所謂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了得到這些快樂,你自然要付出成本。企業在投資一個新項目的時候,會估計建設成本、運營成本,預計未來收益,但很少有夫婦在生孩子前也采取類似的決策模式。但不管怎樣,錢會在很多方面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生活,包括你所居住的社區、你所選擇的幼兒園、你可以讓孩子接受的教育程度。對生兒育女的成本估計得越準確,你未來的選擇余地可能就越大,你才越有可能實現你和你孩子的夢想。”
湘云皺眉道:“我前兒個在報紙上看到說,有社會學專家對生育孩子的成本作了調研,說是養育孩子到30歲前的總成本要49萬元,唬了我一跳!”探春笑道:“這就唬住了?還有更嚇人的呢!這份調查其實并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這幾年教育費用的通貨膨脹程度可是厲害得緊呢。”湘云吐了吐舌頭,道:“我們買房、裝修,手里的錢都花得所剩無幾了,這可如何是好?”
探春微笑道:“對你們而言,積累育兒資金的主要途徑就只能來自于日常的積累了,從每個月的收入中劃出一定比例的資金,按照定期儲蓄或是基金定投的方法,積少成多,也能攢夠這筆錢。”湘云推她道:“又是基金定投啊?探丫頭可不是著了魔了,動輒就提這個?”探春也笑了。
欲知后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