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誠


理財案例
李先生,41歲,工作奮斗了20年,從一個只有3名員工、10萬元的小廠子開始創業,發展到今天,已成為擁有員工50多人、年平均稅前利潤60萬元的區域代理公司的負責人。由于身體原因,李先生最近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打算50歲就退休。
妻子王女士,40歲,醫院護士,月薪5000元左右,有五險一金。二人有一個兒子,今年12歲,在當地一所小學念六年級。
資產方面,家庭現有活期存款1萬元、銀行理財產品105萬元、房產1套(市值180萬元),房貸余額80萬元(貸款期限還剩13年),自用轎車1臺,25萬元。日常生活開支方面,家庭生活支出10萬元左右,自用轎車一年費用2萬元,孩子學習相關費用支出每年3萬元。
家庭財務分析
1.李先生可用于及時變現的流動性資產遠低于標準值3-6倍,應建立家庭準備金來應對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現金流斷裂、事故等意外狀況及突發事件。
2.從保險保障指標來看,李先生的家庭目前沒有購買商業保險,未獲得足夠的保障。由于李先生的自營企業風險較高,為自己和家人考慮,也應該選擇合適的保險,防止意外情況發生而導致家庭理財目標難以實現。
3.從資產負債率的指標來看,負債在資產中的占比為25.73%。李先生可以選擇適當提高負債比率,利用財務杠桿,提高資金利用率,更好的完成理財目標。
4.從財務自由度的指標來看,李先生的財務自由度指標遠低于標準值100%,這意味著家庭支出完全依賴于李先生的工作收入。建議李先生使用適合的理財工具,逐步提高理財收入。
理財目標
1.李先生由于身體原因,面對工作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希望提前安排好退路,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在不降低生活標準的情況下早日退休。
2.希望理財師能提供一份投資建議。
理財建議
1.投資規劃
李先生當前活期存款只有1萬元,所以首要問題就是建立家庭緊急預備金,主要用來保障家庭生活的正常運轉和意外時的應急需要。家庭緊急預備金不能過多或過少,需要在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性之間平衡。根據李先生的月支出狀況,建議儲備家庭3-6個月的日常支出額度,約為4萬元。其中1萬元存銀行活期存款,另外3萬元則購買貨幣市場基金。此外,李先生達到了農業銀行貴賓客戶級別,可以申請起始額度為10-100萬元的白金信用卡,不僅享有機場貴賓通道、免費健康體檢等多重增值服務,還可以為自己事業和家庭儲備一筆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
根據風險承受能力評分表和風險態度評分表的測評結果來看,李先生屬于穩健型投資者,其投資類型的特點是對風險的關注要大于對收益的關注,希望在較低風險下獲取穩健的收益。建議的投資組合如下:李先生的可用于投資的資金105萬元,可以均衡配置于股票類資產和債券類資產(或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以及少部分信托類資產,拿出30%資金用于定期存款或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期限以一年期為主,以滿足家庭每年可能的大額支出需要。30%投資股票或股票型基金,滿足家庭資產增值需要。30%資金投資于債券型基金,滿足資產保值需要。10%的資金用于投資信托類資產或貴金屬賬戶類產品,滿足資產的分散或平衡需要,起到資產平衡器作用。構建后的投資組合的年平均收益率為8.5%,標準差為10.3%。
2.養老規劃
李先生想要實現提前退休并安享晚年的目標,首要的條件就是要有穩定且足夠的現金流,而且來源是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兩方面,以這兩方面作為實現提前退休的基礎。其次要保證家庭財務不出現巨大波動,盡可能的提高理財收入,這就要現在就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做好規避和安排。以李先生為例,他在未來沒有大的變故的情況下,每年大約有29.33萬元的節余(凈儲蓄減去貸款本金減少的部分),這是一筆很可觀的財富。管理未來現金流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是進行基金定期定額投資。以李先生每月定期定額投資2萬元、投資上證指數型基金(平均年收益率8%)為例計算, 9年后可積累約314.86萬元。李先生在理財觀念上還有一個誤區,就是在養老金儲備和子女教育金儲備上,優先把子女教育金儲備放在了第一位。中國的父母都愿意為子女教育作出犧牲,甚至是自己的未來,但自身保障沒有做好,怎么保障子女的教育?而且未來還會給子女帶來負擔。因此在兩者發生沖突時,一定要首先考慮養老金的儲備。
3.保險規劃
從理財的角度來看,李先生家庭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論中處于家庭成長期,是人生最辛苦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階段。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且自身經營企業屬于較高風險投資,應當根據家庭狀況,選擇適當的保險。建議首選重疾險,同時需為自己購買較高額的壽險、意外險和特種疾病險,再配合住院險和津貼型保險。這樣,萬一發生意外,可使孩子和家庭得到經濟保障。以某保險公司重大疾病險為例。年交保費2430元,連續10年,從保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身故,發生保險合同指定的重大疾病即可獲賠30萬元;住院費用險的作用更大,某險種年交保費1400元,一旦住院,最高保額可達10萬元。這兩者都很好地規避了因意外造成的收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