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在不知不覺中到來。恰逢秋冬換季,天氣寒冷,更兼那落木蕭蕭,筆者忍不住感慨:年年歲歲錢相似,歲歲年年錢不同。借問投資何處去,遙指信托笑冬風。前兩句的原文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本是那東土大唐才子劉希夷,因感慨時光流逝的無情事實和聽天由命的無奈情緒所作,后兩句則化用杜牧“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詩。筆者此意,乃是感慨銀行是理財市場最大的主,信托是最兇猛的主,兩者之間卻風水輪流轉。
去年的投資市場中,銀行理財產品出現了井噴現象,全年發行超過兩萬款,金額高達17萬億元,而今年卻因收益持續下降,導致規模大受影響。在高峰時期曾達到1000多家信托公司,后來卻因為各種亂象而先后歷經6次整頓,被縮減到數十家的中國信托業,從2007年起,資產規模急劇擴大:從2007年的1.2萬億元增至2011年的4.8萬億元,2012年6月底為5.5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30%,吸引了個人、多家央企、金融機構、外資機構的參與,成為中國金融業的重要支柱之一。其盈利能力也保持在較高水平,從2008年的124億元增至2011年的298億元,2012年6月底為189.96億元,年均增速34.03%,頗有“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味道。
然而高處不勝寒,天下也絕對沒有免費的午餐。規模與資產快速增長的同時,信托業危機四伏:“《砥柱銘》抵押4.5億,拷問藝術品信托風險”、“中誠信托30億礦產信托驚魂”、“鄂爾多斯房價最高跌幅超8成,20多億信托遇風險”等負面新聞頻頻爆出。10月17日,由于沒有把投資者的資金安全放在首位,監管部門已通過窗口指導方式,暫停信托發行新的資金池業務,新發產品的報備將受限制。
需要投資者注意的是:一方面,今年信托行業之所以發展迅速,主要是與其他投資領域收益率不理想有關。股市跌破2000點,基金表現平淡,房產限購趨嚴,藝術品市場尚未明朗,高利貸資金頻繁崩盤,就連去年井噴的銀行理財產品,今年以來的收益率也只有4%左右,而信托的收益率則普遍在8%到10%的水平,甚至許多信托給出20%以上的收益率。如此一來,資金勢必會流向收益高的投資領域,信托投資者則更多的是隨波逐流般的以為信托高收益、低風險。
另一方面,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信托公司在理論上,是沒有任何義務對投資人的損失進行賠付的,所謂的“剛性兌付”,不過是目前國內信托業一條不成文的“潛規則”罷了。根據信托合同明確約定,受托人(即信托公司)在管理、運用或處分信托財產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各種風險,包括貸款風險、利率風險、管理風險、不可抗力風險等。受托人根據本合同及信托計劃的規定管理、運用或處分信托財產導致信托財產受到損失的,其損失部分由信托財產承擔。
記者致電北京多家信托公司,不少信托產品的銷售人員公然向記者承諾:“我們可以用自有資金首先對投資者進行賠付。”然而,信托產品銷售人員口中的“自有資金”究竟有多少呢?與多數資產上千億的銀行相比,記者對國內65家信托公司進行統計發現,除了國內注冊資本最大的信托公司平安信托擁有69.88億元的注冊資金之外,昆侖信托與愛建信托的注冊資金為30億元,華潤信托、中海信托等12家信托公司的注冊資金在20多億元,其余大多數信托公司的注冊資金都在20億元以下。然而,記者發現,信托公司卻動輒發行多款平均金額為數億元的信托產品,而實際上能負擔如此高融資成本的企業大多處于資金鏈非常緊張的行業,其短期償債能力特別是流動性較差,加上產品信息不透明,融資類信托的實際風險較高。而信托產品形式靈活多變,投資者很難識別風險。基本的投資常識告訴我們,當一個行業發展到投資者紛紛涌入,而且只知道歡呼鼓舞著去暢想未來的美好前景時,這個行業的諸多風險也就會逐漸顯現了。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信托業風險的逐步凸顯,信托行業的紅利必將減弱,信托產品的收益增長也將隨之放緩。此外,信托業還會受到來自券商、基金、銀行等行業各種業務的競爭壓力,信托業本身也要面臨未來的轉型之路。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幾大信托類別都有哪些主要的風險吧。
信托類別:藝術品信托
風險等級:★★★★★
據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統計,2012年第一季度,國內6家信托公司總共發行了藝術品信托產品13款,資金總規模達181374萬元,比前一季度成立14款產品減少了14.29%。
2012年6月,北京雅盈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王耀輝據稱被協助調查,又引發投資者對藝術品信托風險的擔憂。因為截至2011年底,雅盈堂已發行4只信托,融資總額達8.7億元。其中僅以黃庭堅《砥柱銘》為抵押品的“吉林信托雅盈堂藝術品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就豪圈了4.5億元信托資金,而《砥柱銘》曾在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中創下4.368億元的成交價。
這個案例同時也說明了,藝術品信托的最大風險,就是藝術品自身的鑒定和估值,市場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如果市場炒作過熱,藝術品的價格就水漲船高;如果市場遇冷,藝術品的價格則一落千丈。業內人士透露,由于藝術品信托投資的成本比較高,信托公司、銀行渠道都需要確保盈利空間,但是近期來看行情并不是十分理想,高位建倉、低位出貨的可能性也不小。如此一來,最大的風險承擔者還是信托產品的投資人。
此外,資料顯示,2013年底前,將有29款藝術品信托產品面臨兌付期,涉資26.42億元。在整個市場行情低迷的情況下,這些產品能否順利兌付,成為投資者最為擔心的問題。而此前像“吉林信托雅盈堂藝術品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這樣的一部分高危項目,已經提前清盤,驚險保全兌付。
信托類別:房地產信托
風險等級:★★★
房地產信托的風險主要來自于房價的下跌,雖然在目前高房價的大背景下,房地產信托項目的風險相對較小,但仍有樓市崩盤的個例存在。
曾經因極少人入住而以“鬼城”著稱的鄂爾多斯樓市,在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了瘋狂的打折,有一些開發商為了拋盤,甚至將房價降到了3000元每平米。
這和此前鄂爾多斯樓市的瘋狂不無關系。到2010年底,鄂爾多斯全市房地產企業多達442家,而鄂爾多斯陸續爆發民間借貸危機,直接導致許多開發商資金鏈斷裂,使得他們把目光轉向信托、債券等金融衍生市場,并導致信托機構進入鄂爾多斯地區,和當地企業、項目對接融資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至今,中信信托、華潤信托、長安信托等多家機構均參與了“鄂爾多斯”信托計劃。由于樓市的崩盤和資金鏈的斷裂,對一些參與鄂爾多斯房地產項目的信托計劃,尤其是面臨到期兌付的信托公司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風險考驗。
不過從全國范圍內來看,鄂爾多斯只是個例,特別是那些在一線城市投資房地產的信托項目,比其他信托類別更加可靠。雖然今年有近40款房地產信托提前清盤,但都能保證投資者拿回本金及部分收益。
信托類別:礦產能源信托
風險等級:★★★★
近兩年來,礦業因能支撐信托融資高成本,而被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和投資者所接受。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共有36家信托公司參與發行了157款礦產資源類信托產品,發行規模為481.29億元,而2012年上半年,就有25家信托公司參與發行了90款礦產資源類產品,發行規模為314.97億元。與此同時,礦產信托的收益率也十分誘人,普遍比其它產品高出3-4個百分點,優勢相當明顯。
然而,據媒體報道,2012年6月下旬,中誠信托名下規模為30.3億元的一款礦產信托(誠至金開1號)的融資方“因賬外民間融資”新增3筆訴訟,其后又被媒體爆出涉及多年的采礦權糾紛。
由此可見,在礦產信托高收益的背后,也同樣隱藏著高風險。礦產信托主要是通過抵押、擔保等形式來保證本息安全,但在投資時卻存在著礦產資源估值和產品兌付的風險。
由于礦產是埋藏在地下的,對其估值會有一定的主觀性,目前還沒有一個權威的機構進行判定。此外,礦產資源類信托的監管風險和經營安全風險也不容忽視,礦難等安全事故一旦發生,會直接影響信托項目的回款。在產品兌付環節,由于礦產項目涉及的監管部門眾多,采礦權、土地使用權等的規定也較多,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信托產品的兌付。
信托類別:基礎設施類信托
風險等級:★★★
今年以來,基礎設施類信托產品逐漸成為信托行業的支柱,甚至在一段時間內超過了房地產信托。有統計顯示,2012年1月至6月,總共發行356款投向為基礎產業領域的信托產品,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7款,增幅達到110.65%。此外,2012年一季度成立的基礎產業類信托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為9.31%,二季度為9.15%。
基礎設施領域產品的興起,主要有資金需求和資金供給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房地產調控使得投資受到一定影響,為保增長,各地基礎設施項目上馬較多,新增項目有旺盛的資金需求,而信托無疑是一個較好的融資選擇;二是在存貸利率下調、整個集合信托市場收益率有下滑趨勢的情況下,基礎設施類信托產品的收益率對投資者有更大的吸引力。
雖然基礎設施類信托產品一般都有政府擔保,相對來說有一定保障,不過,監管層和政府目前不允許地方性債務平臺出問題,“云南公路投資重組”等事件也揭示出這些項目并非安枕無憂。如果一味地寄希望于政府擔保,由財政埋單,到最后只能是加大了項目的系統性風險,一旦出現問題,最終吃虧的還是整個行業。
信托類別:股權信托
風險等級:★★★★
今年以來,中國股市交易持續冷清,成交量逐月萎縮,這無疑加大了股權質押類信托產品的整體風險。從此前的經驗來看,無論是ST股票,還是非ST股票的股權質押,都會在跌破高于質押價的某個警戒線時,要求融資人補充質押一定股票或者補充一部分現金。但目前不少融資人的股權有八成以上已被質押,很可能陷入無股可補的窘境;就算有,瞬息萬變的股價也難以讓投資者放心。
一般來說,股權質押類信托的質押率都在四成左右,好一點的股票能達到五成。但是,據媒體報道,目前手中有作為質押品的ST股票的信托公司達到7家。這些股票大部分沒有重組預期,大多數很難短期內恢復到質押時的價格,甚至將在兩個月左右面臨退市。
業內人士表示,一般在用質押股份做股權質押信托產品的時候,都會設置警戒線和平倉線,但并非萬無一失,比如ST股票退市問題。雖然信托公司有權要求融資人補票或補錢,但實際情況是,融資人大都本身資金極度緊張。特別是在股市“鉆石底”一破再破的時候,一旦籌資方到期無法兌付,憑著不足值的質押股份,誰能夠為可能發生的兌付風險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