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超
摘要:將民營企業上市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列示出來,并根據國家相關的政策法規進行分析其對于公司上市的影響,且從獨立第三方的角度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民營企業;上市過程;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2-0062-02
自從中國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老板將階段性成長目標鎖定為把企業打造成上市公司,這無疑是一個既能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也能打開企業融資渠道的一件好事,但公司上市需要滿足一些特殊要求。這些指標要求擬上市公司必須提前三至五年開始進行整體的上市規劃。否則很難達到系統提升擬上市公司,整體達到上市指標的要求。民營企業上市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如下:
一、核心競爭能力不確定
表現形式為:核心競爭能力不確定主要是指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不確定或擬募積投資項目存在較大的風險。存在的影響:擬上市公司應將公司的經營情況展示在《招股說明書》中,并對其持續盈利能力進行說明,投資者和證券市場對核心競爭力不確定的公司將采取用腳投票。比如:某擬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用硫酸銅法冶煉黃金,該業務對環境有重大污染。屬于國家限制發展的產業,雖然公司已經得到環保部門的排污合格企業認證,但是因為國家提倡的環保政策不排除國家今后對該生產方式采取更嚴格的限制措施和環保政策,因此公司行業前景不明確,導致其成長性和盈利能力都受到質疑。某公司報告期內業績增長乏力,其中2010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僅比上一年增長1%,同時報告期內軟件產品增值稅退稅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重過高接近20%左右,對稅收優惠存在嚴重依賴。
以上項目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導致這兩個公司未能登陸證券市場。
二、主營業務不突出
表現形式為:民營企業一般都是那個行業賺錢就從事那個行業起家,因此收入的形成往往涉及多個行業,導致公司的主營業務不突出。存在的影響:不符合證監會[2006]32號文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發行人應當主要經營一種業務,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環境保護政策的要求。解決方案:首先確定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然后根據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確定公司的主營業務范圍,將不屬于主營業務范圍的業務采取資產重組方式從擬上市公司中剝離出來。
某公司主要從事化工系列產品的生產,但其也成立了子公司分別從事房地產,金融等行業,經研究公司決定以化工產品的生產開發為主業,為了突出主業,公司決定采取股份轉讓的形式將房地產公司和金融公司的股權轉讓給其他股東,將該部分業務從化工板塊剝離出來突出主業。
三、稅收問題
表現形式為:很多民營企業設立之初并未考慮未來上市的問題,經營過程中為了減少納稅,節約現金流,往往采用兩套賬的核算方式,內賬是為了核算企業真實的經營結果,外賬是為了應付工商局稅務局等政府機關的檢查,同時企業既可以避稅也可以減少現金流出量保存資源。欠繳、漏繳的主要是流轉稅(營業稅、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等稅種;對于經營好的擬上市工商也存在自然人股東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時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情況;報告期(最近36個月之內)受到稅務部門行政處罰等。產生的影響:民營企業的稅務問題是一個普遍性問題,存在很大的稅收風險。很多公司因此問題比較敏感,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案而決定放棄上市。解決方案:國家在2004年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考慮到這是民營企業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各地政府為了鼓勵當地的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上市,也紛紛出臺政策,允許民營企業通過補繳稅款等形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并在稅收方面提供了一些優惠政策。幫助企業解決稅收不規范問題。目前實務操作中,地方稅收優惠多于國家稅收優惠。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由自然人股東補繳個人所得稅并出具承諾承擔企業未履行代扣代繳義務而對應的法律責任、取得政府部門出具自然人股東免繳或緩繳稅證明。
對報告期內受到稅務部門行政處罰,應由律師發表明確意見是否構成嚴重形成處罰,取得稅務主管部門非嚴重行政處罰的確認書。擬上市公司在上市前需要取得稅務部門對發行人依法納稅情況出具的證明文件,且最近36個月之內不得因違背稅收法規導致處罰且情節嚴重。
四、家族持股導致一股獨大
表現形式為:私營企業一般采取家族持股的形式,家庭成員共同持股100%。或幾個自然人合計持股100%。導致的影響:這種股權結構方式,在股票市場上不容易被投資者接受,因為容易出現擁有實質性控制權的大股東利用表決權控制公司的業績,導致中小投資者的權益得不到保障。解決方案:應結合公司的未來發展,積極引入機構投資者,使得股權分散化,但是引入戰略投資者會導致股權被稀釋,實質控制人一般會擔心動搖對公司的實質性控制地位,因此在引入戰略投資者時要做好股權結構設計。保證實質控制人對公司的發展戰略具有絕對的話語權。
例如:百度上市時曾經設計的“紐卡計劃”,為保證李彥宏夫婦對百度公司擁有絕對的控制權,該計劃規定,當其他股東的表決權占到50%時,李彥宏夫婦持有的原始股票會自動釋放,一股擁有兩股的表決權,直到其重新擁有對百度公司的控制權為止。這種設計的目的是因為公司的創始人不希望放棄對公司的控制權。但這種計劃在國內證券市場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引入戰略投資者,設計股權結構的時候,需要重點考慮如何保證創始人的實質控制權。這樣即可以避免一股獨大導致的中小投資者利益受損失,也能保證在股東大會上有其他股東的參與排除了大股東的壟斷。
五、實際出資不到位
表現形式為:以實物資產出資未經有評估資格的中介機構進行評估;公司成立時驗資報告存在瑕疵,出資未及時到位;無形資產出資超過《公司法》規定的底限等。導致的影響:不符合《公司法》、《證券法》的相關規定,上市主體資格存在問題,在企業上市過程中存在法律障礙。解決方案:無論何種出資瑕疵都應確保出資確實到位,出資不到位的,股東應補足注冊資本金。驗資報告存在瑕疵或股東期后補足出資的,應經負責IPO項目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復核并出驗資報告。出資不實問題嚴重的公司,補足注冊資本金后仍需要運行三年以上方可申報IPO項目。
六、委托持股問題
表現形式為:《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得超過50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不超過200人,為了規避以上相關規定,很多公司約定以部分管理人員的名義在工商局登記股份為(其中多數為實質性控制人家族成員)為顯名股東,其余股東為隱名股東。另外,公司采取股權激勵方式的,也將導致股權代持。產生的影響:不符合《公司法》等法律政策的相關規定。存在法律問題。解決方案:首先代持人與股份實際擁有人應簽署《股權代持事宜確認書》,確認股權代持,然后根據協議中落實的股份實際所有權人,將原來的隱名股東登記至工商部門。并同時簽訂《股權代持解除協議書》,經雙方簽字確認后,以書面形式解除股權代持。
七、股權結構不合理
表現形式為:公司存在母子公司循環持股和交叉持股的現象,導致無法確定最終控制者,擬上市公司的業績是通過合并報表體現的,股權結構不合理將會導致公司的財務報告顯示的業績減少或降低。也導致法人治理結構不清晰。產生的影響:顯示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股權結構混亂。解決方案:按照納入擬上市公司的業務范圍進行股權梳理,采取收購,合并或股份轉讓等方式消除母子公司循環持股和交叉持股等現象。最終達到股權結構清晰合理,符合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目的。
八、欠繳職工社會保險
表現形式為:未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未按照員工實際入職日期繳納各種社會保險,未全部繳納五險一金,根據檔案調入公司的時間作為繳納養老保險的時間,根據企業的生產淡旺季隨意招聘辭退臨時工。產生的影響:存在隱形的風險,容易導致訴訟,當離職員工向公司主張權利時,公司往往敗訴。并需要對員工做出賠償。解決方案: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公司對于正式員工欠繳的當年和以前年度的保險進行補繳,由于政府的當地政策性原因和員工流動、臨時工未能到位等原因未能補繳部分,將由大股東出具承諾函,承諾“獨立承擔被追償的責任”。
綜上所述,這只是民營企業上市中出現比較多的一些問題和實務中相對比較成熟的一些做法,但在實務中實際情況千差萬別,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參考文獻:
[1]徐壽春,李季先.擬上市公司IPO前社會保險遺留問題處理探討[EB/OL].http://www.vtlaw.cn/content/2011/03-01/182826503.html,2011.
[2]張斌.民營企業上市面臨的幾個重要問題及法律對策[EB/OL].http://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10630.html,2009-06-22.
[3]東興證券.企業上市指南[Z].
[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年12月修訂版)[Z].
[5]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5年12月修訂版)[Z].
[6]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Z].2006年證監字第32號令.
[7]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Z].2009年證監會61號令.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