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劉宇哲
摘要:通過研究國美、蘇寧兩家大型家電銷售連鎖企業從2006—2010年的財務數據,分析資產負債率等相關比率,希望通過兩家企業的綜合分析,找出二者共性,并深入分析家電銷售企業資本結構發生變動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企業進一步優化自身資本結構提供相關依據,為相關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家電連鎖業;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
中圖分類號:F830.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2-0064-02
隨著中國零售行業的發展,家電連鎖業現在基本形成“雙寡頭”壟斷格局,國美電器和蘇寧電器在短短幾年內由區域發展到全國,控制了家電銷售連鎖市場將近80%的市場份額,取得了可觀的經營業績。在他們取得勝利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將其成功部分歸功于二者的“類金融”企業性質。他們獨有的企業性質,使他們能夠更多的利用供應商資金進行擴張,使他們的資本結構具有獨特性。
一、家電銷售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狀分析
1.家電銷售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整體下降。通過分析蘇寧電器和國美電器從2006—2010年的財務報表,得到兩家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的相關數據,得出家電銷售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整體下降的結論,數據如下:從2006—2010年度國美電器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5.25%、65.17%、68.36%、66.99%和59.31%,而蘇寧電器的資產負債率則分別為63.71%、70.25%、57.85%、58.36%和57.08%。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蘇寧電器的資產負債率由2006年的63.71%下降到了2010年的57.08%,而國美電器的資產負債率則由2006年的75.25%下降到了2010年的59.31%;兩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整體上處于下降之中。其中,蘇寧電器的總資產由2006年的8 829 047萬元增長到了2010年的43 907 382萬元,增長了397.31%;總負債則由2006年的5 535 283萬元增長到了2010年的25 061 991萬元,增長了352.77%,而股東權益則由5 151 606萬元增長到了14 735 187萬元,增長了186.03%,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都在不斷增長的同時,所有者權益增長的比重大于負債增長的比重,導致了資產負債率的下降。國美電器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分別由2006年的21 176 229萬元、15 935 840萬元和 5 151 606萬元變為2010年的36 209 913萬元、21 474 726萬元和14 735 187萬元,分別增長了70.99%、34.76%和186.03%,在三者增長的同時,所有者權益增長的比重遠遠大于負債增長的比重,導致了資產負債率的不斷下降。
2.家電銷售連鎖企業流動負債比重過大。蘇寧電器和國美電器流動負債占總負債比率一直處于很高的水平,通過相關的數據統計,我們得知,2006—2010年度蘇寧電器的流動負債比分別為99.94%、99.9%、99.78%、99.06%和97.89%,而國美電器的流動負債比則為100%、93.85%、83.21%、86.32%和91.03%。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出,蘇寧電器的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重超過了90%,一度達到了99%,長期負債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而國美電器的流動負債比也均在80%以上,甚至在2006年達到了100%,兩家銷售企業的流動負債所占比重過大。
3.資產總體規模不斷擴大,但增長方式有所不同。2006—2010年國美電器的資產總額分別為:21 176 229萬元、29 837 493萬元、27 495 104萬元、35 763 180萬元和36 209 913萬元,資產增長百分比分別為:102.48%、40.9%、-7.85%、30.07%和1.25%,與之相比較,蘇寧電器的資產總額則分別為:8 829 047萬元(調整后)、16 229 651萬元、21 618 527萬元、35 839 832萬元和43 907 382萬元,資產增長百分比分別為:104.56%、83.82%、33.20%、65.78%和22.51%;經過分析,我們知道兩家上市公司的資產總額不斷增長,2009年以前蘇寧電器的總資產低于國美電器,2009年與國美電器基本持平,2010年總資產水平超過國美電器達到43 907 382萬元。
蘇寧電器的發展戰略在于先做精,提升盈利能力,再逐漸穩步擴大規模,所以,蘇寧電器在2009年以前并未過多的致力于大規模的建設,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于提升盈利能力上,直至2009年啟動了國際化連鎖戰略,入股日本LAOX株式會社、進入香港市場,隨著不斷的發展,2010年,蘇寧電器在中國地區223個地級以上的城市擁有120萬家電連鎖店,常規點1 103家、縣鎮店95家、精品店8家,連鎖店面積474.38萬平方米,總體規模不斷擴大,總資產在2010年超越國美。而國美電器則更加傾向于通過兼并等行為收購其他企業,先擴大規模,再提升盈利能力,所以,國美電器將籌集到的資金全部投入到連鎖店的開發、信息系統以及物流見識方面,依靠中小板投資平臺的支撐,實行一系列的擴張活動,包括收購永樂電器、大中電器、控股三聯商社以及進駐二、三級市場,規模不斷的擴大。
二、資本結構變動原因分析
通過對蘇寧和國美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我們知道蘇寧和國美都保持著相對較高的資產負債率,都要大于50%。不僅如此,兩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不斷變化,呈下降趨勢。
1.國家的宏觀政策對企業的資本結構產生影響。通過相關的數據,不難發現,當國家的宏觀貨幣政策進行調整,減少了對市場的貨幣供應量,降低了企業的貸款額時,企業便不得不將目光投向資本市場,更加依靠股權融資,企業較多的采用了發行股票進行募股集資,使企業在資產增加的同時,所有者權益將會有較大的增加;若國家放寬了貨幣政策,銀行給予公司承兌匯票的信用額度有所增加時,企業便更多的依賴借款,以應付票據的方式與供應商進行結算,增加了企業的負債總額;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不同方向的變動,導致了資產負債率的上升或下降。
2.企業的經營模式對企業的資本結構產生影響。國美電器和蘇寧電器在經濟發展的初期,兩家企業都較多的以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與供應商結算貨款,從而帶來了當期的應付票據的增加,導致企業的負債比重較大。但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改變資本籌集方式,將眼光投放到資本市場中,一方面,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導致股東權益比例上升;另一方面,實現了歸屬于母公司的股東利潤,帶來了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的增加,從而使股東權益總而不斷增長,所有者權益增長的比重大于負債增長的比重,從而導致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下降。蘇寧電器和國美電器的總負債中,以流動負債為主,幾乎不存在非流動負債,而流動負債中又是以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為主,這與其獨特的經營模式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中國兩大家電銷售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國美電器和蘇寧電器不斷的提高其在渠道終端的市場影響力,通過提高銷售規模,提高產品的絕對銷售量和采購量來要挾供應商加大返利力度和繳納更多的通道費,利用其獨特的地位,與供應商進行議價,延長資金周轉期,更多的采用賒銷的方式,導致其流動負債比重過大。
3.國際經濟環境對企業資本結構產生影響。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經濟造成一定影響,不可避免的,家電銷售行業的經濟活動會受到影響,出口下降,內需尚未得到擴大,銷售下降,導致企業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下降,2008年國美電器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均有所降低,分別降低了-17.25%和-6.38%便是一例,從而對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造成影響。
三、優化資本結構的建議
通過對蘇寧電器與國美電器的相關資料分析,我們得知,企業的資本結構在受外部因素影響的同時也受到內部因素的影響,既包括企業的負債結構也包括國家宏觀政策以及國際經濟環境。
1.采用適當的負債結構,對經營風險進行控制。蘇寧電器和國美電器的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負債中流動負債比重過大,說明企業的資金大部分是通過短期借款籌集來的,所有者提供的資金只占較小的比例,債權人承擔的風險過大;當企業的經濟狀況良好,經濟處于上升發展時,可以通過提高負債在資本結構中的比例,發揮其抵稅作用,提高股東收益,增加潛在投資者的信心和意愿。但是,財務杠桿是一把雙刃劍,在經濟惡化、市場不景氣時,如果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過高的話,企業的償債壓力會急劇增大,會使企業陷入償債困境,資金周轉不靈,對企業造成巨大影響,正如2008年國美電器由于“黃光裕事件”,導致供應商對企業信心下降,國美電器被迫縮短應付賬款和資金周轉天數,增加現金付款比例,險致企業資金鏈斷流,給國美電器造成了巨大償債壓力,風險較高,波動較大。面對此種情況,企業在發展自身,利用上游資金的同時,應該進行負債結構的適度變更,轉變企業的發展戰略,降低債務風險,同時,適當增加長期負債的比重,使短期負債與長期負債之間處于均衡的比例之中,企業可以通過股權融資的方式籌集資金,平衡好債務與權益的比重,尋求適當的資本結構以降低財務風險,保證經濟流的穩定供應,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與此同時,企業必須考慮到相關利益者的利益,要善于處理好企業與相關利益者之間的矛盾,在利用供應商的資金時,必須予以一定利益,例如,通過改善與供應商的結算條款、縮短應付賬款周期等方式,協調二者之間矛盾,增加供應商對企業的信心,只有妥善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夠有效的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更好的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
2.結合國際經濟形勢以及國家的宏觀政策,進行調整,以符合經濟發展的實質。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依然存在,經濟環境尚處于波動之中,國家為了創造更好的經濟環境,也在適時的進行經濟政策的調整。面對于此,為了促使企業自身更好的應對風險、危機和挑戰,企業也必須結合當今形勢進行經濟分析,增加自身的靈活度,及時的進行調整,例如發行可轉債,在擴大股東基礎的同時,可以有效的解決其他的一些財務問題,降低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使企業的經營更加靈活自主,更好的符合當今經濟發展的實質,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才能更好的保證企業的經濟發展,符合當前的實際,促進自身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利娟.國美電器營運資金狀況分析[J].新財經,2010,(10).
[2]馬秋君,彭明雪.中國電力行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特征及優化分析[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10).
[3]曹建新,趙明麗.中國家電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獲利能力的實證分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6,(2).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