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能源折標系數的產生及概念,簡單介紹了能源當量值與二次能源等價值的區別,重點分析了能源折標系數在實際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并針對折標系數應用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能源消費總量 折標系數 實測折標系數
能源消費總量是指一個國家(地區)國民經濟各行業和居民生活在一定時間內消費的各種能源的總和。由于能源品種眾多,在現行能源統計制度中,列入了35種能源產品,能源品種不同,相應的計量單位也就不同,例如原煤通常用“噸”,天然氣用“立方米”,電用“萬千瓦時”等等,所以無法直接相加,但如果要反映一個地區能源消費總量情況,必須將消耗的所有能源產品按各自不同的熱值,換算成統一標準燃料后才能直接相加,因此就規定了用各能源品種的折標系數來計算能源消費總量。
一、折標系數的產生及概念
能源的主要屬性是燃料,燃料燃燒釋放熱量,是不同燃料的共同屬性。因此,采用熱量作為能源的共同換算標準具有同質性和可比性。由于煤、油、燃氣等各種能源質量不同,所含熱值不同,為了各種能源的求和、對比和分析,必須將其換算成標準能源。標準能源就是將不同品種、不同質的能源按照規定的標準換算成同一熱值標準計量單位的能源量,這樣折標系數就產生了。
所謂折標系數就是指某種能源的實際發熱量與標準燃料熱值之比。國際上通常采用的有標準煤、標準油等,我國目前采用標準煤。標準煤就是將不同品種、不同品質的能源按照各自不同的熱值,以7000千卡為一個計量單位換算成標準燃料。在實際的能源統計工作中,所有的能源消耗都要折算成標準煤再進行計算,也就是所消耗的能源實物量乘以各自的實際折標系數折算成標準煤,再進行加總。
二、 “當量值”與“等價值”的區別
“當量值”與“等價值”是能源統計中經常使用的兩個熱值概念?!爱斄恐怠笔侵敢粋€計量單位的能源本身所含的實際發熱量,按照實際發熱量的多少折算成標準煤。而“等價值”是指生產一個單位的能源產品所消耗的另一種能源產品的熱量。也就是加工轉換產出的某種二次能源相應投入了某種一次能源的量。目前,這個規定主要體現在電力產品的消費量折算計算上。“等價值”不是一個不變值,隨著企業能源加工轉換工藝的逐步提高和節能管理工作的不斷加強,加工轉換損失量就會逐步減少,等價值系數也會逐漸降低。
比方說二次能源電力,它的等價值轉換是每1萬千瓦時等價于3.5噸標準煤,也就是說1萬千瓦時的電力是由3.5噸標準煤轉換來的;而當量值是每1萬千瓦時相當于1.229噸標準煤,也就是說1萬千瓦時的電力自身含有的能量相當于1.229噸標準煤。
三、 折標系數的應用
在現行能源統計制度中,列入了35種能源產品,其中除電力使用固定折標系數1.229之外,其他34個能源品種的折標系數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如果企業沒有實測能力就采用參考系數,反之就用實測系數,所以當消耗同樣多數量的能源產品時,如果折標系數發生變化,那么將直接影響到能源消費總量的變化。
四、折標系數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能源統計報表中,明確列出了各種能源品種的參考折標系數及參考范圍,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存在諸多的問題。
1.多產業活動企業使用折標系數存在的缺陷
若一個集團企業有洗煤、焦炭、發電等多項生產活動,這些生產活動如果消耗的原煤不是同一批次,其實際發熱量是不同的。由于能源報表中原煤折標系數沒有具體細化到各個生產活動,企業各個生產活動采用的折標系數不論是一次能源消耗使用還是二次能源產出使用只能為同一種折標系數,這樣在計算綜合能源消費量時就會出現誤差。
2.如果一個企業全年只沿用一個實測折標系數,能源消費總量將出現誤差。
由于能源報表統計的消費量是累計指標,所以企業如果在能源消費過程中使用的是不同批次的相同能源產品,其發熱量也不同,這樣就應該按照不同批次能源的實際發熱量對折標系數進行加權平均。但有部分企業統計人員為圖省事,往往沿用同一折標系數,這樣計算出的能源消費總量就會出現誤差。
例如:某發電企業1月份消費A批一般煙煤1萬噸,實測折標系數為0.7264,折標準量為7264噸標準煤;2月份消費B批一般煙煤3萬噸,實測折標系數為0.6714,折標準量為20142噸標準煤;該企業兩個月累計消費應為27406噸標準煤。而統計報表中統計的原煤消費是4萬噸實物量,這時折標系數無論用0.7264還是0.6714,計算出的結果將分別為22194噸標準煤、19611噸標準煤,則分別有1650噸標準煤、—550噸標準煤的誤差。
3.企業的計量工具不健全,無法測定實際折標系數
如果企業消耗某一種能源品種,在統計能源消費時,企業應該測出該能源品種的實際發熱量,然后按發熱量計算實際折標系數,但有的企業由于檢測工具不健全、統計人員責任心不強等原因,企業往往會采用參考折標系數,這樣就與該能源品種的實際發熱值存在差異,差異較大時,對綜合能源消耗的影響凸現。
例如:某工業企業在某一報告期消耗原煤1萬噸,如果按實測系數0.6023計算,綜合能源消費量為6023噸標準煤,如果按參考系數0.7143計算,綜合能源消費量為7143噸標準煤,這樣就比按實測系數計算增加了1120噸標準煤,由于折標系數的變化,加大了綜合能源消費總量。
另外,有的能源折標系數給定一個取值范圍,比如其他洗煤折標系數在0.2—0.7143之間,如果不按實測發熱量采用,而每月都沿用同一折標系數,對能耗總量也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某一企業消耗1萬噸其他洗煤,如果按固定折標系數0.4112計算,綜合能源消費量為4112噸標準煤。但是如果實測后折標系數為0.3,能源消費量為3000噸標準煤,這樣就會虛增1112噸標準煤;若實測后折標系數為0.6112,綜合能源消費量為6112噸標準煤,則會減少2000噸標準煤,可見因折標系數的不準確而對綜合能耗的影響是很大的。
五、對折標系數應用的建議
1.合理設置統計指標,完善能源統計報表制度
建議在制定能源統計報表時,應該對折標系數進一步細化,對于有多種生產活動的企業,應針對不同的生產活動區分不同的能源折標系數,盡量不用平均折標系數,避免因折標系數的變化,造成綜合能源消費量計算的誤差
2.提高企業自身素質,真實反映能源消費情況
“十一五”以來,全國上下加強了節能減排工作,制定了促進節能減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節能降耗指標作為各級經濟發展的約束性考核指標,一部分企業為了完成節能降耗考核指標任務,瞞報捏造能源消耗數據,特別是某些有實測能力的企業,當意識到折標系數的重要性時,就在折標系數上做文章,通過降低能源折標系數來降低能源消費量,使能源消費量數據失真。因此,企業應加強責任心,提高自身素質,要堅持實事求是,如實反應能源消費情況,避免人為因素干擾節能降耗。
3.加強業務培訓,全面提高企業能源統計水平
能源統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從事能源統計工作的人員,既要有專業的能源統計知識,也要對企業生產各個流程等相關方面應有所了解。目前,本市除了規模較大的企業外,大部分企業能源統計基礎比較薄弱,業務素質相對較低,有的企業“會統不分家”,導致能源消費統計出現誤差,給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帶來較大難度。所以,應該加強企業業務培訓,全面提高企業能源統計水平,提高能源統計數據質量。
4.加強企業能源計量儀器配備,準確使用折標系數
質監部門應指導企業合理配備能源計量儀器設備,提高企業計量檢測能力,同時,應對企業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全面提高企業計量人員素質及企業能源計量管理水平,從而準確測出能源發熱量,準確使用能源折標系數,避免因采用折標系數和消費計量不準確對能源消費總量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耿勤.能源統計工作手冊[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
[2]馬建堂.中國主要統計指標詮釋[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宿秀婧(1982—),女,(漢),山西忻州人,中級統計師,從事能源統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