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團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幾千家網站在這場戰爭中拼斗,但最終決定勝負的,是消費者。有專家曾分析,一般狀況下消費者最多只能同時記住幾家團購網站,其他的都是靠團購搜索來進行購買,那么,如何增加自己的用戶粘度,是2012年團購網站最該考慮的問題。
全國幾千家團購網站,如果你去團購,最先打開的是哪一家?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會是:團購導航或者團購搜索。的確,一家團購網站很難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大多數消費者便習慣了在所有團購的合集里搜索符合自己選擇條件的團購活動。也正是如此,團購網站很少有較好的用戶粘性,但在競爭如此激烈,洗牌速度如此快的行業現狀面前,只依靠導航網站來爭取用戶,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團購網站已意識到了這一點,無論是抱團取暖還是和相對穩定成熟的品牌合作,或是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目的都是為自己增加寶貴的用戶粘性。
深耕細分產業制造粘性
縱觀電商發展史,很多知名網站都是從垂直產業慢慢做大的,即使現在的電商都有向其他行業染指的動作和野心,但總有一個產業是其最占優勢的。京東的3C電器,當當、亞馬遜的圖書……業內很多專家都認為,團購網站若想增加用戶粘度,發展細分產業的垂直團購更具有優勢。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專注于一個行業才能更加深入,例如,化妝品團購網站聚美優品便很好的抓住了“女人”這一細分市場,另外,很多專注于母嬰產品的團購網站也是如此。業內專家表示,垂直型網站更容易吸引消費者,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單一可以給目標人群更加深刻的印象,這也是傳統營銷中最大的砝碼;另外,垂直型網站基本上用戶人群也比較固定,網站可以根據用戶集群的特點投放廣告,做到精準營銷,成功率也就更高。
依靠本身資源復制粘性
李開復曾經說過,99%的團購網站都將死掉,但也有業內專家表示,類似大眾點評這樣的網站并不會消亡。大眾點評專注本地服務8年時間,它積攢的用戶足夠給點評團吃穿不愁。
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業內很多團購網站都是在傳統電商的基礎上分支出來,用戶基礎自然不薄,所以,在平臺基礎上建立的團購網站都類似“富二代”,資源共享讓它們可以成功把“母體”的客戶“復制粘貼”。但平臺的觸角有長有短,比如,人們去“去哪兒”團購,一定是為了酒店等旅游資源,為了餐飲的就會比較少。因此,業內專家指出,此類團購網站自大的瓶頸就是很難沖出自己的傳統行業。
利用成熟品牌擴大粘性
為增加自己的誠信指數,很多團購網站都和傳統品牌或B2C電商合作過,用戶粘性的增加也可照抄這種方式。
近日,窩窩團正式宣布推出專賣店模式,目前已經有蘭會所、八達嶺滑雪場、三個貴州人等商家進駐,商家能夠自行對團購產品進行上線和時間設定。
據窩窩團方面介紹,專賣店是給予窩窩團購網站上的商家獨立網上商鋪,進入窩窩團主頁面,用戶可以看到與窩窩團達成合作的專賣店商家。在窩窩團專賣店里,商家能夠將團購產品進行多樣性組合,展示時間可靈活設定,并且隨時更換商品。
對于這樣一種模式升級,窩窩團副總裁趙文強稱,窩窩團的發展目標并非單一的團購網站,而是本地服務電子商務平臺:“專賣店作為商家的分銷平臺,由單一低毛利商品帶動商家多種高利潤商品的營銷模式,給商家聚集人氣,并且給商家帶來利潤。”據趙文強引用團800數據介紹,在3個月時間內,蘭會所在窩窩團專賣店銷售額達到600萬元,并給蘭會所帶去10多萬客流量。
顯然,此種模式可以給商家帶來大量的客戶流量,與此同時,也給團購網站增加了用戶粘性。強勢品牌的加盟,把其線下的一些原有客戶也帶到了團購網站上,另外,品牌的定期活動和豐富組合,顯然使團購有了更大的自由度,用戶體驗度也就隨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