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淇
前不久,記者得知延慶有個歸原有機奶,品質好、產量少、價格高,在一般超市里根本買不到,主要供給北京使館區等高端消費人群。在面向海外人士的高端超市也只是每天限供兩箱,很多消費者抱怨,歸原奶,一奶難求。究竟歸原奶與普通奶有何不同?貴在哪?帶著好奇與疑問,記者來到歸原奶牛基地進行實地采訪。
我們前往坐落于八達嶺長城腳下的歸原有機生態農場。車子行駛在幽靜的鄉間小路上,遠遠望去,就看見矗立著一座帶有濃郁古典色彩的紅色大門,進門之后,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幢簡單精致的小樓,“北京歸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牌匾清晰可見。
董事長王占利親自帶我們參觀了奶牛養殖基地、生產車間、加工車間、化驗室等整個生產流程。廠區幾乎沒有任何異味,干凈整潔;奶牛悠閑地趴在地上,看上去健康快樂;車間內全部采用封閉式自動化生產。更難得的是,墻上隨處可見與奶牛和有機奶相關的文字、圖片,充分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工作人員拿來牛奶和酸奶讓我們品嘗,且不說營養,口感奶香醇厚、潤滑,味道確實與眾不同。在談起歸原的發展歷程時,王占利幾次說著說著竟眼含熱淚,讓人不禁猜想,究竟眼前這張堅毅面孔的背后隱藏了多少故事。
“逼上梁山”探索有機路
1998年,王占利接手奶牛場時,場里只有70多頭牛,因為環境太差,飼料又不好,所以牛特別瘦。為了讓牛健康體壯,他到處收購玉米秸稈。可意想不到的是,兩次失火讓王占利損失慘重,牛沒了吃的,他便親自上陣,每天割草喂牛。禍不單行,王占利在駕駛農用車運草料時又出了車禍。但接二連三的打擊并沒有讓他失去信心。
1999年,北京市政府出臺了一項養牛貼息補助的政策,王占利借力政策扶持擴大發展。2000年,他已經擁有1300多頭奶牛,肉牛500多頭。當時,奶牛場生產的原奶主要供給伊利、蒙牛等企業,但收奶標準完全由對方說了算。2003年給一家奶制品企業送的原奶因為“有異味”而被退回6車。雖然明明知道對方是因為牛奶多而拒絕,但王占利沒辦法,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命運竟掌握在別人手里。
不甘心被別人擺布的王占利,下決心要做中國最好的奶。于是他找到中國農業大學李勝利教授指點迷津。李教授告訴他,國際流行的牛奶是有機牛奶,當時他就決定做最好的,開發有機奶。
克服重重困難開發有機奶
王占利并沒有想到做有機奶如此艱難。2004年10月,他先后去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學習參觀,發現全世界只有5個有機奶生產基地。回國后,在中國農業大學多位教授的幫助下,他開始著手有機奶的開發。
生產有機奶首先要改造牛場環境:原來涼棚上的石棉瓦全部換成了彩鋼瓦;地面鋪設滲漏膜,既遮陽又防暑降溫,還能防止污染地下水;新建的太陽能熱水裝置,使奶牛飲用水常年恒溫;同時牛場將污水集中經活性菌生物處理,達到農田灌溉要求,還田使用。
因為有機奶要求純天然、無污染,所以在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牛吃的飼料尤為重要,必須是有機食品,為此,王占利特意從東北購進有機玉米、大豆等作為飼料儲備。
一切準備就緒后,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認證中心堅持只有在有機加工車間生產的才算是有機奶。2005年年底,王占利又開始修建車間、訂機子、造暖氣等,不到一年時間,車間建好了。從2004年注冊成立歸原公司,到2006年4月獲得國家有機認證機構對飼料基地、有機原料奶、有機奶牛養殖、有機牛奶生產流程的全程認證,最終到2006年9月第一批有機奶上市,王占利花了整整兩年時間,投入了1800多萬元。他說,在研發有機奶的過程中,他和所有員工都秉持了一個信念:寧可倒掉一噸奶,也不能讓一盒奶不合格。
“變質奶”助力打開銷路
由于有機奶成本比普通奶高出50%以上,因此價格高于普通奶5-6倍,如此高昂的價格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顯然很難接受,那么這些奶該賣給誰呢?王占利從一開始就瞄準了北京的高端市場,尤其是對有機食品認知度很高的外國客戶。美國駐華大使館首先同意接受樣品。一周后,使館通知前去看結果。一到使館,翻譯說,你們的牛奶6個小時就全脹包了,王占利當時頭“嗡”的一下,感覺這些年的辛苦白費了。但他不死心,想讓翻譯向美方解釋……還沒等王占利開口,翻譯就說:“美國使館決定訂你們的奶,你們的奶非常好!”王占利疑惑不已,美國人為什么訂壞的牛奶呢?他以為自己聽錯了,問怎么回事。翻譯說,正因為奶壞了,他們才訂的。原來使館拿到樣品奶后,將奶放在常溫下實驗,6個小時以后奶就變質了。這充分證明歸原有機奶是純天然的,沒有人工合成添加劑。老外說,喝歸原奶,就像喝家鄉的奶一樣。
繼美國使館之后,韓國和澳大利亞使館也成為訂戶。如今,歸原有機奶走進了美、韓、日、巴西等國的駐華大使館和上海各領事館,以及大型商超。銷路打開了,歸原獲得了利潤與口碑的雙豐收。
做強未必做大
采訪中,王占利一直強調,歸原的經營理念是“重質不重量”,他說,在新西蘭、美國等國家,不會像中國乳制品企業這樣,一天內加工那么多牛奶。在國外,做有機奶的企業都是小型的。食品本身就是一個特殊行業,乳制品又對保鮮度要求很高,產品質量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注重品質,做強未必做大。
“歸原”之名有特殊的含義,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牛不吃飼料,只吃些粗纖維食物,牛奶富含營養。現在,為了提高產量,農戶大多用精料喂養,牛奶營養和安全大縮水。歸原寓意為回歸原始。歸原致力于做出真正讓百姓放心的產品,因此堅持做原生態奶,從奶牛的乳房中直接提取,全程不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
目前,歸原奶牛存欄量680頭,每頭平均單產牛奶為12公斤左右,年總產量在1500噸以上。王占利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做一杯好奶完全靠源頭,奶好不好主要在奶牛。在歸原,牛的待遇很高。走進歸原牛場,仿佛走進了花園,紅磚綠瓦,綠樹掩映,一排排牛舍干凈整潔,慵懶散漫的奶牛看上去無憂無慮,怡然自在,享受著“貴族”般的田園生活。臥在松軟舒適的沙床上,吃的是純天然的有機飼料,夏天喝清水,冬天喝溫水。2009年牛場又投入3000多萬元重新改造了牛舍。為了保證牛健康成長,每年開春牛場都會種薄荷和板藍根喂牛,板藍根一年要吃三季。7月份,牛場把茶葉攪拌在飼料里,給牛喂上,同時每天給每頭牛吃半斤白糖,這樣可以防暑。除此之外,牛場每天定時播放舒緩的音樂,幫助奶牛放松心情,這樣不僅能夠提高產量,還能夠有效防止奶牛因為精神緊張而在體內分泌激素,影響牛奶品質。王占利開玩笑說,選音樂也是有規律的,經常換的話,牛會犯糊涂,就分不清了。
此外,歸原有機奶加工程序簡單,只經過低溫巴氏殺菌一道工序。由于牛奶在25攝氏度時細菌繁殖得最快,因此降溫速度越快,質量就越有保障。歸原不惜增加成本來提高降溫速度,在10分鐘之內就把牛奶從38攝氏度降到4-6攝氏度。牛奶在生產過程中不能脫離冷鏈,全部采用冷藏車配送,保證牛奶新鮮到家。經檢測,每毫升有機奶中的菌落數不到2萬,僅是國家新頒布標準200萬菌落數的1%,是歐盟及美國標準10萬菌落數的五分之一。
目前歸原有機奶的品質已經得到認可。提到銷量,王占利一臉笑意,他說,“現在慕名前來訂奶的人很多,不過,因為產量有限,歸原接受的訂單主要還是高端訂戶,盡管價格高,依然供不應求。”另外,王占利投資100多萬元將歸原奶送進北京40個主要面向海外人士的高端超市,每個超市每天只送兩箱,很多消費者抱怨:“歸原奶特別不好買,都要提前排隊,去晚了就沒有了。”
在未來的規劃圖景中,歸原希望用5年時間將養殖中心的奶牛存欄量擴大到1萬頭左右,將延慶奶牛養殖業統統納入有機奶生產體系。
有機奶帶來循環效益
在歸原公司,記者看到了一幅生態農莊的循環經濟示意圖。企業與當地農民簽訂協議,歸原以高出市場零售價30%的價格收購農民種植的有機玉米,而且僅玉米這一塊,農民一年的收入就比以前增加了500多萬元。
奶牛排除的糞便發酵后產生沼氣,附近1000多農戶均可免費使用。剩下的沼渣、沼液作為有機肥料還田。在歸原的帶動下,周邊1萬畝牧草和1100畝玉米實現了有機轉換。
雖然目前歸原的規模不大,但是,他們正在用良心做中國最好的牛奶,歸原有機奶貴在了純真。現在,企業已經真正建立起從種植、養殖到加工銷售的產業鏈,實現了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