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亮
“都和公司簽好供菜協議了,因為圖便宜未按要求使用指定農藥,結果種出來的菜被檢測出農藥殘留超標,全砸手里了。一畝地省了10塊錢卻損失四五千元,得不償失。”近日,在山東省榮成市上莊鎮植物醫院,菜農劉新平正逐項對照農藥采購單選購農藥。他苦笑著告訴記者,以后再也不敢動歪腦筋了,必須嚴格按照公司的標準和要求種菜,現在各種檢測儀器太先進了,被檢測出殘留超標一年就白忙活了。
榮成是農業生產大市,也是農產品出口大市。水產品產量連續29年位居全國縣級第一,淡干海帶占全國產量的40%,占全球產量的1/8;每年出口美國的貝類罐頭占中國出口美國總量的70%以上,榮成大花生年出口量占日本市場的1/3,榮成蘋果暢銷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歐美高端市場也占得一席之地。全市共有農產品出口企業264家,年出口農產品30多萬噸,創匯7.2億美元。
這種外向型貿易結構對榮成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提出了嚴格要求。一旦出現農產品質量事故,往往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和惡劣的社會影響。如何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控?一道十分沉重的課題擺在了榮成決策者面前。通過深入走訪調研發現,農產品加工企業處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是連接農戶和市場的紐帶。只要牢牢抓住“企業主體責任”這個關鍵,管好企業就把住了農產品進出兩道關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才能有根本保障。
思路清,方向明。榮成市迅速走出了兩步棋。
出臺優惠政策推進土地流轉,鼓勵引導企業集團建設自有生產基地,促進規模化和標準化經營。目前榮成市已流轉土地8.5萬畝,10%的耕地成為龍頭企業的原料基地。泰祥集團先后在省內外建立了5處標準化種養基地,總面積達到4萬多畝,全部按照國際標準和操作規范,實行種苗供應、藥肥供應、病蟲害防治、藥殘檢測和收購加工“五統一”管理模式,公司種養基地先后獲得無公害水產品基地認定和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認證,通過了日本農林水產省肉類產品注冊、輸美水產品HACCP驗證等10多項認證。
然而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訂單數量的增長,僅僅依靠企業自身建立的生產基地難以滿足生產需求,而從分散的農戶手中收購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難以保證。為此,榮成市又迅速出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政策,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和促進合作社規范運營。截至目前,已培植起農民專業合作社287家。合作社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實行農藥、種子、化肥等生產物資統一供應,生產技術和流程統一標準,農產品統一銷售,促進了標準化生產,大大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和供應數量,贏得了許多農產品加工企業的青睞。
兩步妙棋大大促進了全市農產品的規范化、標準化生產,但受農民認識水平的制約,提高產量和產出效益與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安全的矛盾卻日益突出。部分農民為增加產量,往往在生產過程中大量、過量和不合理使用農業化學投入品。一粒老鼠屎能壞一鍋湯,僅靠政府職能部門的檢測能力難以面面俱到,監管壓力依然很大。為此,榮成市及時引導大型企業集團建立檢測中心,嚴格把好農產品采購關和出口關。好當家、泰祥等企業先后投入5000多萬元新上檢驗檢測設備,在加強常態自檢的同時,為周邊農產品出口企業提供檢測服務。目前,全市共建起200余家企業檢測中心和實驗室,基本滿足了企業對收購和出口農產品的檢測需求。政府檢測機構重點負責對產地土壤、農產品藥殘、養殖、加工出口等環節進行動態監測監控,環保等職能部門重點對農業面源污染進行綜合治理。市里將農產品例行檢測和面源污染治理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每年投入數億元。
近年來,榮成市大力實施了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鎮村污水處理設施、農村河流域治理、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和農村沼氣五大工程,累計投資10億多元,建設了2處市級垃圾處理場、25處鎮級垃圾轉運站,在全市中心村鋪設300個地埋式垃圾箱,實現了農村垃圾收集設施全覆蓋;建設了3處市級、18處鎮級、33處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年內市區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6%,鎮街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對35條河道流域進行綜合整治,對42處規模化養殖場進行高標準治理,有效凈化了農業生產環境。
在加強檢測的同時,榮成市還不斷加大對農業化學投入品質量、銷售、使用的監管力度,在全市范圍內實行嚴格的經營許可制度、農藥專營制度、獸藥經營許可制度、投入品追溯制度、農獸漁藥備案制度等,推行“市專營、基地直供”的農資配送模式,在市區及各鎮街建立農資專營店定點銷售。投入品經營單位必須建立詳細、準確的進銷貨臺賬,記錄每件商品的進銷情況。對農產品出口企業的備案基地、“三品”生產基地用藥實行定點采購制度,定點之外的采購行為將導致基地資格被取消。同時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藥統一采購行為,對違規批發、零售農藥的行為將予以取締。如今,在榮成買農藥也需要登記身份證明,全市僅有的20個高毒農藥專柜,實名制銷售已成為一條“鐵律”,每一瓶農藥的去向均做到有記錄可查。
榮成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主任叢培杰告訴記者。“抓好處于農產品供應鏈中間環節的企業,就等于牽住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牛鼻子。對內直接影響著農民的安全生產意識,對外直接決定著消費者餐桌安全和經濟效益,可以從源頭、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中杜絕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
目前,榮成市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等“三品”認證企業數量達到157家,產品358個,基地面積80萬畝,其中綠色及有機農產品41萬畝。195家企業獲得日本、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的質量保證體系認證,認證規模超過80萬畝。全市農產品種植養殖總規模150萬畝,國內外認證總規模達到120萬畝,認證比率高達80%。榮成市先后榮獲中國綠色食品城和中國海洋食品名城等稱號,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推廣與監管示范縣,被山東省政府批準為全省首批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授予“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先進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