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迪
央行年內第二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為市場帶來4000多億元流動性。二級市場各個板塊卻表現不一,其中低碳板塊吸引了各路資金前來。Wind數據顯示,5月開盤以來截止14日,上證綜指下跌0.65%,而綜合反映滬深低碳板塊走勢的中證內地低碳指數上漲了4.1%。
事實上,2012年跨入“十二五”第二年,作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首的低碳產業能否從“概念”類股票蛻變為具有業績支撐的“價值”類股票,一直是市場爭論的焦點之一。
對此,正在發行的海富通中證內地低碳擬任基金經理劉瓔表示,站在目前的時點上,不管是從政策還是資金面看來,低碳板塊都已頗具投資價值。
政策擁抱低碳環保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緊跟政策投資不容易出錯?!?/p>
劉瓔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18次提到“節能”;前不久,國家陸續發布了《中央財政清潔生產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太陽能發電與風電專項規劃》、《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十二五”全國城鎮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等多項具體實施細則文件。一系列的利好政策為低碳主題投資奠定了根基。
以低碳板塊中的環保行業為例,數據顯示,目前,環保投資占我國GDP的比例不到1%,與美國、歐洲的4%~6%相比顯得少之又少。環保行業預計未來1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會達到20%。
劉瓔表示,低碳產業“十二五”將進入高景氣周期。原因有三:一是投資加速增長,由于大量的基礎建設投資拉動了高耗能產業的增長,中國的產業結構在“十一五”期間還未得到很好調整, “十二五”期間中國的低碳投資還將繼續高速增長。二是低碳產業中的第一梯隊正在形成,目前低碳板塊規模企業數十家,一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逐漸脫穎而出;三是技術進步顯著,太陽能、智能電網、污水處理等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將逐漸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低碳產業最“不差錢”
劉瓔表示,未來十年內,低碳環保都可以躋身最不差錢的行業之一。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測算,中國要實現哥本哈根會議的2020年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僅在節能和新能源領域的直接投資就需要10萬億元以上。而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布魯塞爾表示,“十二五”期間,僅環保產業累計投入要超過5萬億人民幣,要知道,政府當年應對金融危機時也只投了4萬億元。
數據顯示,目前低碳板塊的估值相對于大盤溢價1.5倍,處于一年以來的低位(1.4~1.8倍),具有一定安全邊際。以海富通跟蹤的中證內地低碳主題指數為例,目前該指數點位在800點附近,與2011年的750點相差無幾,處于歷史底部區域。
劉瓔表示,低估值讓低碳板塊也成為市場的資金洼地,而且目前A股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低碳主題的優秀上市公司。從行業分布特征來看,這類公司主要集中在清潔能源發電、清潔生產及消費、能源轉換及存儲和廢物處理四大領域;從風格特征來看,主要是中小盤的成長風格。
專家指出,中證內地低碳指數基金涵蓋了市場上50只低碳龍頭股,有助于從不同角度捕捉低碳主題下的多種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