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中
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標志著中國股市由投機炒作市向投資分紅市轉變的開始階段正式起動。對其它如制度分紅、退市制度等等的配套措施也不可小視。這樣,才能使新股發行的改革順利推行。
過去,在暴富神話的刺激下,一方面,虛假包裝上市時有發生,如:綠大地,由于造假騙取上市,已進入刑事司法程序,將被擇日宣判。這方面可分為兩部分:(1)虛假財務數據和報表、夸大未來業績、提前預支并透支可能的盈利,出現此種情況,往往上市二、三年即利潤每況愈下,不久就業績大變臉,甚至變為虧損企業。(2)子虛烏有地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騙造為一個公司,或者把一個點、一個小車間夸大為某行業的領軍企業,一旦上市,除維持不死不活的局面,其余募集資金則悉數落入策劃騙造者私人腰包。證監會及有關部門應加大對參與造假的高管及會計師事務所、保薦人等的嚴厲懲罰,特別應對這兩年造假上市、辭職套現的案件一件件查證落實,不罰到傾家蕩產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懲戒那些還想重演神話掠財的蠢蠢欲動者。另一方面,有害包裝上市也開始到股市掘金,如:歸真堂,事實上活熊取膽汁不僅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和“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而且并非到了非活體取膽汁就不能治病的地步(已有替代品)。另外,有害技術獲批發明專利,被上市公司等用來非法獲利(如:明膠),也可歸結為這方面的例子。因此,在有害技術是否應獲專利批準的問題上,最近在國內招致頗大爭議。如:所謂低危害卷煙生產技術的創新就引起非議。只想用簡單發明或創新技術來獲得額外最大盈利,而不管其對社會是否有害,這種觀點不僅是人心的貪婪、毫無良心的表現,而且是追求飛來橫財的極端錯誤的思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并非是以賺錢為中心,更不是不顧是否有違社會和人民生命安全、環保、公德、民俗甚至法律、法規去攫取不義之財(紫金礦業就是極端例子)。
為此,我們不得不特別注意美國金融風暴還未真正結束、歐債危機還在繼續的局面。這對我國金融、證券業又一次敲響了警鐘。摩根大通銀行曝出衍生工具信用違約互換品種使對沖基金巨虧20億美元丑聞,引起該行股價暴跌,市值蒸發近200億美元,且虧損額還在擴大,有可能達42億美元。在神賜橫財理念發源地的美國,現在占領華爾街的運動又有了新的題材,人們認為國家用納稅人的稅款對大銀行的巨額注資,不但未查出金融危機產生的真正原因,反而使這種危機繼續發酵、延伸。作為美國最大銀行的摩根大通,其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雖辭職未果,但虧損還是要有人負責的。而恰恰又是該執行官最反對國家對銀行進行嚴厲監管,現在該無話可說了。同時,和美國財富理念一致的歐債危機還在繼續,希臘債務違約風險很可能再次加大,甚至會波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很明顯,歐美金融、債務危機都指向了經濟危機。這是因為只對危機本身作出表面而簡單的延緩處理,不改變長期的透支富裕生活方式,使人們對危機起因的查找永遠只能在上帝光環下的迷宮中盲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歐美各項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新股發行、現金分紅到退市更要加快制度改革,防止神話編造故事推動的虛假包裝上市、黑幕操縱股價、以虛假信息誘騙股民上當,防止因歐美上述危機資金的不當流入利用股市引發的掠奪我國財富的案件的發生,防止QF11增加500億美元利用歐美手法在中國股市興風作浪、掀起惡意炒作的干擾,很有必要。一些歐美大公司、大超市在他們國內很守規矩,一到中國就什么假冒偽劣都使出來了;在股市上也搞過虛假包裝上市,然后打下,兩頭賺錢。這些都給國人帶來惡劣影響,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
盡管和新股發行、現金分紅相關的可喜現象已經出現:新股發行市盈率正在降低,已從過去的50~60%降至20~30%;六成上市公司表示對2011年盈利進行現金分紅。但利用外資增速和進出口貿易增速的下降,不僅和國際經濟有關,而且和國內經濟主動下調有關,從炒作角度看大行情難以產生。這正好提供了一個股市新政實施,使股市重歸有真正投資價值的投資市的良好契機。
(作者系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特邀副研究員、民盟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