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平縣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為依據
為實現“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加快轉型升級、構建中等城市、爭創全國百強”的奮斗目標,遼寧省建平縣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水平招商、高質量施工、高效率運作的“五高”標準,以氣勢磅博的大手筆繪制了紅山新城宏偉藍圖,著力打造文化魅力新城、文明和諧新城、生態宜居新城和旅游休閑新城。
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建平投建紅山新城
為加速建平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大城鄉統籌力度,實現“十二五”發展目標,建平縣以“東進、中優、西拓”為城市發展方向,全力開發建設紅山新城,進一步優化區域職能分工,打造地區發展動力引擎,形成“一體兩翼、組團遞進”的空間發展布局,打造遼蒙邊界最具活力的現代中等城市。
紅山新城建設的總體思路是堅持科學發展和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設計新穎、造型獨特、功能齊全、低碳環保、文化品位高、人居環境好的城市風格,實施“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求平衡、滾動發展”的發展戰略,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并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基礎先行、項目帶動;生態宜居、突出特色;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32字原則,發展目標是建設文化魅力新城、文明新城、生態宜居新城、旅游休閑新城。
為高質高效完成紅山新城建設任務,建平縣將整合規劃資源,擴大公眾參與面,以《建平縣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為依據,科學編制和實施紅山新城規劃。高標準建設好供水、供熱、電力、燃氣等基礎設施,推進城市地下管網一體化,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服務設施;加強對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戰略研究,增強現代服務化發展活力,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著力建設生態節能環保新城,創建生態宜居環境;大力傳承歷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吸收外來先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積極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招商;全面啟動銀信融資工作。
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2011年新城建設成果顯著
為了把建平縣建成最具魅力的現代化城市,紅山新城規劃區管委會超前謀劃、合理布局,為新城的開發建設提供實施依據。據悉,管委會曾多次赴張家港、常熟、昆山、鐵嶺、遼陽、赤峰、寧城、鄂爾多斯、西安浐灞等地對新城建設情況及先進的管理經驗進行學習和考察,對新城規劃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縣國土局第四批300畝增減掛鉤的土地已報件并進入審批階段,用于解決路網建設的用地問題。
紅山新城規劃區管委會還因地制宜,全力抓好基礎設施及重點工程建設。目前,正在進行山口河橋、跨鐵路橋、建安路和繁榮路的立項、可研、環評、規劃選址工作。管委會在組織項目開發建設中,嚴格按照國家工程建設程序來實施,全面完成基礎設施項目的前期各項可研、評審和行政許可申報工作,公開招標、監督管理;同時,優化設計方案、合理投資,高質、高效推進新城各項工程的建設。
2011年,紅山新城管委會緊緊圍繞建設目標,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將招商引資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吸收社會各界資本,推進新城區的開發建設,已與太平洋建設集團和東兆長泰投資集團簽定了60億的路網改造項目和牛河梁文化旅游產業園區項目。目前,兩個農民安置樓項目、熱電聯產項目、天然氣供應、通信管網等項目在招商工作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在2011年12月28日,與遼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朝陽明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平巖出天燃氣有限公司、中國聯通建平分公司舉行了簽約儀式。
事實上,2011年,紅山新城的各項重點工作都在有序開展??h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原炮團土地置換工作已基本完成,方永剛中學項目已啟動,建安路、繁榮路一期工程項目和山口河橋、跨鐵路橋項目等立項均已批復。
建設工程全面提速
2012年新城開發目標明確
2012年,圍繞加快新城開發建設這條主線,全面推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新城開發將進入全面提速的實質階段,新城建設工作既要按時序又要超常規進行。具體工作任務如下:
一是要加強信息管理,促進新城建設。堅持科學發展的原則,協調各方資源在建設中的矛盾,在開發規劃進程中始終堅持以信息為導向、以發展建設為核心、以創新思路為基礎,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使紅山新城發展成為設計新穎、造型獨特、功能齊全、低碳環保,文化品味高,人居環境好的現代化新型城市。
二是要做好規劃編制,保證新城有序開發建設。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要求和“控制長遠、系統規劃”原則,編制體系科學、結構合理、可持續性強、特色鮮明的各級各類系統規劃。隨著各項目的不斷推進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規劃的逐步細化,繼續做好項目土地報批資料準備工作,加快市政道路(含管線綜合、道路照明)、供電、通信(含有線電視)、景觀綠化、生態環境等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及時組織各項目規劃設計工作,上報辦理相關規劃手續,進一步做好紅山新城建設項目的監管與協調工作。
三是規范管理,抓實招商引資工作。2012年招商引資方面,要“選好商、慎選商”,要嚴格審查,跟蹤管理,控制規范投資商的投資建設行為,在完善招商引資載體和優化招商引資環境上形成新突破,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軟環境,提升服務水平。
四是快速推進新城基礎設施及重點工程的建設步伐。實施BT、BOT融資經營模式,加快新城土地市場開發,充分發揮建平縣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融資平臺作用,創新融資渠道和模式。在符合新城發展規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公司在新城開發過程中的各種優勢,多渠道、多模式吸納社會閑散資金,盤活社會資金,走“以城建城、以城興城”的市場化之路,實現新城建設投融資的良性循環。
五是繼續狠抓征收安置工作,確保新城開發順利進行。征收補償安置工作涉及千家萬戶、方方面面、難度較大,2012年的征收安置工作圍繞項目開工建設的需要,及早安排、及時介入,為項目正常開工,順利推進打下堅實基礎。加大力度制止搶種、搶栽、搶建、違建等行為,確保征收工作順利推進;繼續進行征收、安置、補償政策的宣傳教育;積極調動富山街道、村(社區)的主觀能動性,支持紅山新城的開發建設。
六是加強民生工程建設,協調做好社會保障的基礎性工作。民生工程建設不容忽視,在新城開發的同時,要以前瞻性、根本性、全面性、系統性的大局觀念來妥善解決。針對失地農民現有基礎、意識、素質和新城發展需要,加緊實施農民安置小區建設工程,力爭年內建成2個高標準、高品質的安置小區,完成規劃區內農村居民全部集中安置。
七是全力以赴,積極完成各項重點工作。2012年計劃總投資60億元,預期實現稅收7億元,于4月1日全面啟動一期工程,項目建設總用地5581畝,其中規劃建設用地4022畝,其余為綠化、道路用地。擬建項目共47個,包括路網等基礎設施項目16個;廣場、公園、綠地、文化娛樂公益項目6個;商業開發16個;中學項目2 個;安置區項目2個;行政商務辦公項目4個;旅游項目1個,力爭到2012年末,基本完成建設內容。具體啟動項目有:“三橫十四縱”路網建設項目,先行建設13條規劃道路,預計總投資7億元,道路總長度26523.53米,力爭到2012年末全面完成;方永剛中學和鏡湖中學建設項目,總投資5億元,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于年底完成主體工程,2013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為初中城市化夯實基礎;跨河橋、跨鐵路橋建設項目,預計總投資7586萬元,兩橋總長度435米,2012年9月末投入使用;核心區縣行政中心及各部門公建大樓項目預計投資6.52億元,總建筑面積38.34萬平方米;大蒿子店、澇泥塘子兩個安置小區建設項目,安置富山街道4個村2000多戶農民,總投資3.14億元,建筑面積20.91萬平方米;熱電聯產項目,預計總投資4億元,規劃建設用地200畝,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覆蓋新老城區3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地產開發項目,2012年共啟動14個組團開發建設項目,總投資26.18億元,總建筑面積174.55萬平方米;綠地及廣場建設項目,建設市民廣場、濱河公園、植物園等,總投資0.81億元,建設規模達到1209.55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