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和 雷世梅
重慶是枇杷栽培的生態適宜區,在重慶的氣候條件下每年能抽發4~5次新梢,樹冠能迅速擴大,如果按先進的栽培技術進行管理,能獲得早投產、優質、高產、高效益。是一個促進農民增收的好途徑。重慶從上世紀末開始大量引種優良品質“大五星”枇杷,現在重慶近郊發展枇杷規模已達20余萬畝,但因重慶的氣候條件和管理技術等因素使重慶枇杷產量低品質差,經濟效益不佳,這既影響了果農的收入,又影響了市民的消費需求。筆者分析了重慶枇杷低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優質豐產栽培對策措施:
1 低產原因探究
1.1 枇杷花芽分化與發育
大五星枇杷有樹體容易衰弱和抗花穗病能力低的生理弱點。加之枇杷有頂芽成花的結果習性,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要依靠頂芽去完成,旺樹或旺枝因營養生長過旺,不容易形成花芽。相反弱樹或弱枝因營養生長較弱,頂芽的氮素含量較低,容易形成花芽。但弱樹或弱枝葉面積較少,制造和積累的營養物質少,果實生長發育不良,標準果率低。
另一方面,枇杷雖較耐陰,但要實現優質高產,依然要求樹冠有較好的光照條件。幼齡枇杷園,樹冠小,果園通風透光好,樹體健壯。隨著樹齡增加,樹冠不斷擴大,果園郁閉度增高,使樹冠由橫向生長為主轉為縱向生長為主,冠高至3~5米,形成典型的上部旺盛下部衰弱、外部擁擠內部空虛的樹體結構。造成花芽分化不良,花器官發育不完整,樹體未老先衰,逐漸失去生產能力,產量低品質差。
1.2 不良氣候的影響
重慶的年氣候差異較大,常遇春末夏初梅雨、夏季高溫伏旱與秋季陰雨連綿等不利氣候。生產上常出現花腐病、裂果發生嚴重,致使坐果率低、品質差。
1.3 技術措施不當
由于缺乏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造成果樹上旺下弱,外擁內空以及旺樹(枝)不結果,生產上也有過度地控制營養生長,造成大五星枇杷樹每年都處于衰弱或嚴重衰弱狀態,也使枇杷產量低品質差。
2 大五星枇杷優質豐產的技術對策
2.1 控冠復壯
2.1.1 控冠 根據枇杷的生長結果習性進行控冠修剪,把樹冠控制在合理的高度和適宜的范圍內。如栽種密度3米×3米,樹冠高度控制在2.5米,冠徑控制在3米以內??毓跁r間,第1次在2月至3月上旬進行,第2次在采果后及時進行。
具體操作技術如下:(1)疏剪或回縮上部過高過長的大枝和徒長枝,控制樹冠縱向生長;(2)疏剪外部和下部過密的大枝,回縮過長的枝;(3)疏剪內部密生枝、重疊枝和病蟲枝;(4)環割內部或下部過空的大枝,促進內部和下部萌發新枝。
通過控冠技術的實施,培養大枝少而均勻,小枝多而不密,上部不旺下部不弱,內膛不空虛外部不擁擠的理想豐產樹形。起到調節樹體營養,樹體各部平衡健壯生長,提高結果枝比例的作用。
2.1.2 復壯 在控冠修剪前后各施1次肥,每株施腐熟有機肥30~50千克,尿素150~200克,過磷酸鈣400~600克,硫酸鉀70~100克,施肥后視天氣情況確定是否灌水。為促進內部和下部萌發新梢和樹體恢復健壯奠定基礎,使其健壯生長。是獲得優質高產的關鍵。
2.2 分期促花
根據重慶氣候條件,結合枇杷的結果習性,使枇杷的春、夏、晚夏梢陸續進入花芽分化,使其陸續開花,用拉長開花時間的方法避開不利氣候對枇杷坐果的影響。具體操作技術如下:
2.2.1 枝梢管理 在5至8月,當大多數枝的粗度和長度達到健壯結果枝標準時采用修枝、扭枝和拉枝的方法促進花芽分化。一是疏掉頂端過旺的徒長枝;二是將上部或外部的旺枝進行扭枝或拉枝處理;三是抹芽,首先是側枝、主枝上萌發的春芽、夏芽,晚夏芽作為結果枝,秋芽,冬芽作為更新枝。一般20~30厘米留一個芽,其余芽及早抹掉。其次是有空間的旺枝上萌發的春芽、夏芽可留1~2個芽作為結果枝,其余芽及早抹掉。
2.2.2 土肥水管理 一是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塊深挖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高溫干旱時期樹盤覆蓋雜草或秸稈防旱保濕;二是噴施磷酸二氫鉀、481、多元素葉面肥等微量元素;三是對旺樹控氮控水,增施鉀肥,在夏梢、晚夏梢萌發前對旺樹或旺枝噴施多效唑、PBO等生長調節劑。通過以上措施既能起到提高通風透光,增強光合效能,減少營養消耗,調節樹體營養,促進春梢、夏梢和晚夏梢陸續進入花芽分化的作用,又能提高枇杷的花量和花質,是獲得優質高產的保障。
2.3 診樹施肥
診樹施肥就是根據不同樹體狀況施用不同的肥料元素和不同的施肥量,做到因樹制宜。
(1)鑒別健壯結果枝和健壯結果樹。鑒別時間5—6月。健壯結果枝標準:①枝的粗度及長度,枝粗0.7~1厘米,枝長20~40厘米;②標準成葉的寬度及長度,葉寬6~8厘米,葉長18~23厘米;③標準成葉的數量,常年保持在7~12片。超過以上標準的為徒長枝。低于以上標準的為弱枝。
健壯結果樹標準:①樹冠在栽種密度應有的范圍;②大枝小枝配備合理,分布均勻;③上不旺下不弱,內不空外不擁;④健壯結果枝在70%以上。
(2)施肥。幼果生長期和采果后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氮磷鉀混合施用,可適當加大氮肥的用量,以促進營養生長和樹勢恢復;果實成熟期、花芽分化期和開花期施肥應少施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能促進細胞分裂,提高細胞液濃度,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果實成熟;具體元素比例及用量應根據樹齡大小、樹體強弱、結果多少而定。弱結果樹或嚴重衰弱樹應在果實采完前施1次肥,果實采完后速施1~2次肥,應適當加大氮肥用量。能促進營養生長,加速樹勢恢復。旺樹應以磷鉀肥為主,少施氮肥,能控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采用診樹施肥既能促進果樹旺盛生長,又能抑制旺樹徒長,有效解決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矛盾。既能提高果樹體質和果品質量,又能促進花芽分化,提高花量花質、提高坐果率。是獲得優質高產的基礎。
2.4 病蟲綜合防治
(1)認真搞好農業防治,有條件的結合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2)根據各種病蟲害的發生時期、發生條件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如病害發生時期就以防病為主,蟲害發生的關鍵時期就以治蟲為主,病蟲害都有發生的時期就病蟲兼治。殺菌劑選用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10%世高可分散粒劑2500~3000倍,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殺蟲劑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5000倍,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2.5%敵殺死乳油1000~1500倍,40%辛硫磷乳油600~800倍,90%晶體敵百蟲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