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強 程旭東
1 梨小食心蟲的危害特點
梨小食心蟲簡稱梨小,又名桃折梢蟲。屬鱗翅目,小卷葉蛾科。梨小食心蟲食性復雜,危害梨、桃、李、杏、蘋果等多種果樹。春季幼蟲主要危害桃梢,夏季一部分幼蟲危害桃梢,另一部分危害桃果,秋季主要危害梨果。桃梢被害,幼蟲多從新梢頂端2~3片葉的葉柄基部蛀入,向下蛀食髓部,在蛀孔處有流膠及蟲糞,不久新梢頂端萎蔫枯死,1頭幼蟲可轉移危害桃樹多個新梢。幼蟲蛀果,多從果實肩部或萼洼處蛀入,被害果蛀孔很小,近似果實表面的果點,表面無蟲糞而不易被發現。幼蟲蛀入果實后往往直達果心,在果核周圍啃食果肉,致使種子產生的赤霉素不能正常向果柄傳導,造成果實脫落。
2 梨小食心蟲形態特征
梨小食心蟲成蟲體長4~6毫米,翅展10~12毫米,體色為暗褐色,翅上密布白色鱗片,靜止時兩翅合攏,兩外緣構成的角度較大,成為鈍角。卵扁橢圓形,直徑0.5~0.8毫米,初產的卵乳白色,后變淡黃色。老熟幼蟲體長6~8毫米,淡紅至桃紅色,腹部橙黃色,頭褐色,幼蟲受驚較活躍。繭絲質白色,長6~7毫米,長橢圓形。
3 梨小食心蟲發生嚴重的原因
(1)梨、蘋果和桃混栽或相鄰建園,梨小食心蟲前兩代危害桃,后兩代危害梨和蘋果,形成世代交替,造成梨小食心蟲越來越嚴重。
(2)有些果園農藥選擇、使用不當,使防治效果大大下降,有的果園梨小食心蟲果率已超過80%。
(3)相當多的果農認為套袋可減輕病蟲害,往往后期對梨小疏于防治,造成梨小食心蟲在中晚熟桃、套袋梨果上發生較重。
(4)近幾年桃果價格相對偏低,果農投資減少,桃園管理粗放,造成梨小食心蟲嚴重發生。
4 梨小食心蟲的無公害防治技術
4.1 農業防治
在休眠期刮除老皮和翹皮,清除果園落果;結合冬季果園翻樹盤,破壞梨小食心蟲幼蟲的越冬場所,減少越冬基數;及時剪除剛出現萎蔫,但尚未枯萎的新梢,帶出果園埋掉或燒毀。
合理配置樹種,盡可能避免桃、梨、李、杏混栽,避免桃園和梨園相鄰,以減少相互轉移危害。
4.2 誘捕成蟲
(1)利用梨小食心蟲為“性誘芯”誘殺雄成蟲,使用時用細鐵絲將性誘芯縱向穿透,橫架于水盆上沿,盆內放清水至2/3處,清水內混加少量洗衣粉,將水盆懸掛于樹冠距地面1.5米的背陰處,每畝使用5~6粒,使其在田間均勻分布。桃樹上誘殺時期從4月份開始,如是梨、晚熟桃6月懸掛,9月份結束。性誘劑在田間的有效期一般50天左右,使用50天后應換1次誘芯。性誘芯在不使用的情況下應在冰箱中的冷凍室保存。
(2)利用糖醋液誘殺。利用梨小成蟲對糖醋液的趨性,在果園內放置糖醋液誘殺。糖醋液的配比為:糖5份、醋20份、酒3份、水80份。
4.3 物理防治
果園內懸掛佳多牌殺蟲燈進行誘殺,結合掛1~2粒性誘劑誘殺雄成蟲,效果更好。懸掛高度以殺蟲燈底部略高于樹冠頂部為宜。
4.4 藥劑防治
防治關鍵期:早熟桃在4月中下旬、5月上旬、6月份幼蟲孵化蛀梢前,中晚熟桃和梨在7月份幼蟲蛀果前,具體噴藥時間應以測報為準,噴藥時間為梨小成蟲高峰過后3~4天。藥劑應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如:1.8%齊螨素乳油4000倍+2000倍功夫菊酯,25%殺滅菊酯2000~2500倍+25%滅幼脲3號1500倍等。
4.5 保護利用天敵
利用松毛蟲赤眼蜂、小繭蜂寄生幼蟲。在梨小卵發生初期,釋放松毛蟲赤眼蜂,每5天放1次,共放5次,每畝每次放蜂量為2.5萬頭左右。也可在高溫高濕季節用白僵菌等無公害藥劑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