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張艷梅 蔣合聰 李春野
天津市薊縣是盤山磨盤柿(又名盤山蓋柿)的主產區,據市林業蟲情測報網點調查,常見的、危害柿樹較重的病蟲有10余種。這些病蟲對柿樹的生長、結果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病蟲能致柿樹嚴重減產至絕產。因此,掌握病蟲害發生規律及時防治,是保證樹體健壯生長,奪取柿果豐收的關鍵。
1 病害
柿樹病害主要有柿圓斑病、角斑病、柿瘋病3種。
1.1 柿圓斑病
柿樹圓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柿蒂。該病菌以子囊殼在病葉、病蒂中越冬,第2年5、6月份隨風、雨傳播,在葉片上初生針頭大的黑色斑點,擴展到1毫米時周圍有一個黑圈,中部為淡紅褐色。后逐漸變成淡褐色的圓斑;在圓斑周圍有深褐色的邊,當中呈灰白色,病葉隨之變紅,直至干枯早落,這時在落葉的背面出現許多小黑點——感病的病源(子囊殼)。病葉早落后,進而柿果變紅、軟,直到脫落。該病從感染到造成柿樹落葉、落果共持續5個月左右。
防治方法:
(1)于早春(柿子發芽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源。
(2)于柿樹落花后的1個月內,連續噴打兩次多量式波爾多液(1份硫酸銅+4~5份生石灰+600倍水),7月份加噴1次80%大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能有效防治此病發生。
(3)每年柿樹落葉后,徹底清除園內枯枝落葉和柿蒂,深埋或燒毀,盡量消除菌源,減少危害。
1.2 柿角斑病
柿角斑病主要危害柿樹的葉片和柿蒂。該病以菌絲在病葉、病蒂上越冬。所以殘存在柿樹上的柿蒂是該病菌絲的主要載體,是角斑病的傳播中心。葉片感病的時間和圓斑病大體相同。危害初期,葉面呈現不規則黃綠色暈斑,接葉脈變成黑色,病斑變成淺黑色,隨后病斑的顏色變得更淺,而斑中出現小黑點兒——感病的病源(分生孢子座)。這些病斑受葉脈的限制,形成帶棱角的斑,所以稱此病為角斑病。染此病的柿蒂,病斑無棱角。在柿蒂的四周有褐色的帶黑點的病斑。
防治方法:
(1)落葉后至翌年新葉抽生前,徹底摘除樹上殘存的病蒂,清除病源。
(2)6—7月噴1∶5∶400~600倍波爾多液2次,此外也可選用70%代森錳鋅干懸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3)增施有機肥,提高抗病力。
1.3 柿瘋病
病樹春季發芽晚,生長遲緩,葉脈黑色、枝干木質部變為黑褐色,嚴重的擴及韌皮組織,致枝條叢生或直立徒長或枝枯、梢焦,結果少,且果實提早變軟后脫落,嚴重的不結果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或利用抗病砧木育種。
(2)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抗病力。
(3)選用健樹作砧木,嫁接無病接穗。
(4)必要時可向樹體注入四環素類抗菌素。
2 蟲害
柿樹蟲害主要有草履介殼蟲、柿綿介殼蟲、柿蒂蟲和二齒莖長小蠹蟲3種。
2.1 柿綿介殼蟲(俗名柿樹虱子)
該蟲主要以若蟲危害柿樹的葉片和果實。它1年發生2代,若蟲紫紅色,發生盛期分別為4月下旬(越冬代)、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中和下旬、9月中旬(越冬代)。以若蟲在樹皮縫、干柿蒂和2年生以上的枝條上越冬。4月下旬若蟲開始危害柿樹,初在嫩枝、葉片背面和葉柄等處,以若蟲和成蟲刺吸式口器吸食被害部的汁液。受其危害的嫩枝枯萎,葉片變黑,畸形。6月中旬以后大部分蟲子轉移到柿果上危害,造成果實麻臉、柿烘,直至脫落。該蟲隱蔽性強,當發現它時蟲體已出現保護它的白色介殼。所以除治的好壞對柿樹的產量、果品的質量影響很大,尤其到8、9月后前期除治不力的柿樹枝、葉、果上已形成白色蠟殼的成蟲,很難除治,即使治下去了,也失去了商品價值。
除治方法:
(1)通過冬剪、剪去病蟲枝和殘留的干柿蒂,刮除老樹皮,燒毀或深埋,可消滅部分越冬若蟲。
(2)在柿樹發芽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打枝干,消滅越冬若蟲。
(3)抓住若蟲發生盛期,尚未形成蠟殼前、抗藥性尚差的有利時機,噴打撲虱靈2000倍液或25%殺蟲威1500倍液都有良好效果。對已形成白色蠟殼的噴400倍蠟蚧靈、1000倍殺蟲威也可達到除治效果。
2.2 草履介殼蟲
薊縣地區每年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來年1月下旬開始孵化(亦有頭年年底孵化的)。若蟲孵化后,暫停居在卵囊內,隨著溫度上升,開始出土上樹。若蟲于2月初開始出土,2月中旬達到盛期,3月上旬結束。若蟲多在中午前后,溫度高時活動,沿樹干爬到嫩枝、幼芽吸食汁液。蟲體稍大喜于直徑5厘米左右粗的枝上危害,并以陰面為多。4月上旬,若蟲脫第1次皮后,蟲體增大,開始分泌蠟粉。成長后常有日出后上樹危害,午后下樹潛入土縫等處的習性,也有不上樹于地表下莖、根部危害的。4月中旬,若蟲第3次脫皮,隨后雄性若蟲潛伏于樹皮、土縫等處化蛹,約10天左右,羽化為成蟲。雌性脫第3次皮變為成蟲。5月中下旬,雌蟲開始下樹,鉆入樹下周圍5~7厘米深的土縫內或石塊下,分泌白色棉狀卵囊,將卵產于其中,越夏過冬。
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秋冬季節結合挖樹盤,施基肥,挖除樹干周圍的卵囊,集中燒毀。2月初在樹干基部刮除老皮,涂上寬約10厘米的粘蟲膠,阻殺上樹成蟲、若蟲,每天用刷子將黏附的死蟲去掉,效果良好。粘蟲膠可用棉油0.5千克,加熱后放入松香粉0.25千克,溶解后即可使用。雌蟲下樹產卵時,在樹干基部周圍挖坑,里面放些樹葉、雜草,誘集成蟲產卵,然后燒毀。
(2)化學防治。若蟲期噴灑3~5波美度石硫合劑,2月中下旬孵化出土盛期也可用速蚧克1000倍液噴藥觸殺,效果不錯。
2.3 柿蒂蟲
柿蒂蟲又名柿實蛾,柿食心蟲,主要以幼蟲從柿蒂處蛀入柿果,使果實變軟成為“柿烘”,而后脫落,危害嚴重時造成絕收。該蟲在津京地區1年發生2代,以老熟幼蟲在樹皮裂縫及柿蒂內結繭越冬。越冬代成蟲產卵期在5月底,第1代幼蟲危害盛期在6月中旬左右。成蟲產卵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2代幼蟲危害從8月上旬直到柿果采收。
防治方法:
(1)柿樹冬眠期,刮樹皮、剪柿蒂燒毀或深埋,消滅越冬老熟幼蟲。其次在6月中下旬幼蟲危害盛期和8月中下旬第2代幼蟲危害柿果期,徹底消除被害果及當年蛹和幼蟲。再于8月上中旬在樹干上綁草把,引誘老熟幼蟲在內越冬,入冬后解下草把集中燒毀。
(2)于5月底6月初和7月底8月初2次產卵盛期和幼蟲孵化期各噴1次2000倍速滅殺丁或3000倍溴氰菊酯,殺蟲效果極佳。
2.4 二齒莖長小蠹蟲
該蟲是近年來津、京地區新發現的惡性蛀干害蟲。該蟲在津、京柿子產區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柿園內外的干枯枝干蛀孔中越冬。3月下旬4月初出蟄,4月上、中旬出蟄的成蟲在背風向陽的柿樹園內危害。它喜蛀食1、2年生枝條,常從葉痕基部蛀入枝、干,蛀入后在樹皮的內側蛀食1周,直接破壞枝、干的輸導組織和形成層等,致使柿樹枝、干死亡。如果新栽1~3年的幼樹園發生二齒莖長小蠹蟲的危害,會造成全園被毀掉。
越冬代成蟲出蟄取食補充營養后,于4月上旬(杏花盛開時),紛紛從蛀孔中爬出后在蛀孔口外交配,之后從被蛀食的活樹枝干上轉移到半干枯或干枯的枝干上進蛀孔取食,并在蛀孔內環形坑道的頂端產卵,卵期長達一個半月。初孵幼蟲沿坑道頂端向上、下縱向取食初生木質部,隨蟲齡的加大,其食量也增加,最后蛀向心材。隨著幼蟲的老熟,在坑道的盡頭蛀一長圓形蛹室,隨之化蛹、羽化成成蟲。成蟲向外蛀食,爬出坑道,飛向死樹和干枯枝、干上繼續蛀食,直至10月上旬在最后的蛀孔內越冬。
防治方法:
(1)加強柿樹苗木的檢疫工作,控制該蟲蔓延。
(2)加強綜合管理,特別是幼柿園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木質化程度,防止早春抽條的發生。
(3)清理園內外干枝、死樹和病樹,集中燒毀或噴打800倍敵敵畏熏蒸。
(4)搞好預測預報。于3月下旬至4月底,抓住越冬代成蟲蛀食枝、干,身體尚留在孔外的有利時機及時噴打3000倍速滅殺丁或3000倍功夫等都可有效除治該蟲。
(作者聯系電話:1392063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