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祥
風翔村果農收入倍增
如今,在陜西省鳳翔農村活躍著這樣一批農民,他們拋棄了傳統的種植模式,在政府的幫助下,學習西安果友協會推廣的果園管理新技術,不僅收入翻倍增長,而且逐漸變成了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鳳翔地處渭北蘋果最佳優生區,是國家級蘋果標準化生產示范縣、全省確定的30個蘋果基地縣之一。截至目前,鳳翔建成優質蘋果基地15.8萬畝,300畝以上優質蘋果示范園10個,預計今年總產15萬噸,年產值4.1億元。
近年來,鳳翔縣范家寨鎮政府把發展蘋果產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橋頭堡”來抓,大力扶持“果友合作社”,促進果農增收。
李智:讓蘋果變成“金蛋蛋”
會員李智憑借“蜜脆”、“富士王”等新品種早熟優勢,巧打時間差,成功搶占市場先機。
別的地方蘋果論斤賣,他的蘋果裝進禮盒卻論個賣。那么,一個蘋果為啥能賣到5元錢?
鎮長魯海濤道出了秘密:群眾在經銷蘋果中發現,別人種啥咱種啥,盲目跟風收效甚微,即使遇到豐產年,蘋果也賣不上好價錢。范家寨鎮的果農悟出了一個道理——別人沒果子上市時,咱們的果子上市,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果農積極調整果樹品種,讓早熟品種唱“主角”,巧打時間差,掙了大價錢。從今年8月中旬開始,范家寨鎮的蘋果便上了市,收購的客商絡繹不絕。為了搶購,上海、廣州、四川、西安等地客商竟然決定蘋果論個收購,一個果子5元錢。范家寨鎮僅早熟蘋果就讓果農收入2600萬元,同比增長20%。
談軍:樹高千尺不忘根
今年4月正式退休的職工談軍,早些年對果樹就情有獨鐘,未退休時曾先后4次栽種蘋果樹,現有果園5畝多。他的園子由于管理到位,在范家寨鎮大沙凹村周邊是小有名氣的示范園。說起管理技術,他很欣慰的說:“近幾年來,果友協會推廣了果樹綜合管理技術,協會技術老師定期來會員的園子‘開小灶,才使我的果樹真正變成了‘搖錢樹。現在,我的成齡樹畝產蘋果連年穩定在4000多千克,今年畝收入17000多元。鄉親們的果園管理水平整體都在逐步提高,大多數靠蘋果樹走上了富裕路。”
看到豐收的果園,有經營頭腦的談軍喜上眉梢,他主動施展本領聯系客商,幫助果農銷往四川、河北等地25萬多千克蘋果。他說:“希望大家務出能進高檔超市的精品果,鄉親們靠務蘋果樹走上富裕路,那日子就會喜洋洋!”
安祥:舍得投入果飄香
安祥的示范園位于范家寨鎮沈家溝村4組,總面積5畝。品種以富士為主,喬化、矮化栽植各占一半。他投入到位并能夠嚴格按照協會推廣的先進栽培管理技術操作,取得了好的效益。
他說:“近幾年來,果園的病毒病比較嚴重,我在3畝果園里,每棵果樹用木美土里生物菌肥和沃田鉀礦物肥及迪米佳復合肥秋施基肥,并結合不同時期進行追肥,喬化樹每棵樹年平均投入70元,矮化樹每棵樹年平均投入50元,大大改善了“花臉果”的品質,今年的商品率提高50%以上,3畝盛果期的園子產量提高了20%,畝總收入超過1.7萬多元。”
(作者聯系電話:029-83312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