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雯
宋代是中國玉器制作的高峰期之一,同時亦是景德鎮青白瓷藝術興起的時期。景德鎮青白瓷藝術是在仿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宋代玉器對景德鎮青白瓷的興盛與藝術風格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一、宋代玉器藝術發展概說
中國是世界上制作雕琢玉器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新石器時期即已形成一整套玉禮器系統,玉器在中國政治與文化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玉文化。中國歷代都對玉器制作極為重視,是進行祭祀禮儀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禮器。玉器在中國儒家文化亦占有極重要地位,文人士大夫以玉比德,將玉器視為素潔清高的象征之物而倍加推崇。這樣,因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而使玉器文化不斷發展充實,歷經萬年而不衰。
宋代是中國制玉史上的一個高峰,玉器制作空前發達。不僅宮廷中極盛行玉制禮器,由于宋代工商業經濟發達,市鎮繁榮,新興市民階層亦大量加入到使用玉器的行列當中,從而改變了過去玉器僅為貴族階層使用的局面,民間制玉興起。宋代玉器呈現顯著的市俗化和生活化傾向,不再只是主要作為祭器使用,玉器造型和紋飾都極為豐富。北宋的開封和南宋的杭州都出現了規模盛大的玉器制作和銷售中心。玉器雕琢精良、雕刻紋飾美輪美奐,多姿多彩、氣象萬千。
宋代玉器是宋人審美情趣、信仰觀念的集中體現。其紋飾采用各種雕刻手段制作,加工技藝精湛,主要有獸面紋、龍紋、螭紋、云紋、飛禽紋、花卉紋等等,類型豐富,手法多樣。造型上亦極為繁多,最常見的為各類獸形、花形玉佩飾,而在宮廷中則流行玉制酒器,其中以玉杯為主。宋代玉童子也是頗具特色的玉器品種。玉童子以圓雕展現,以刻劃嬰戲紋作為圖案,形神畢備、生動可愛,在宋代非常風行。在金石學的推動下,仿古玉器亦在宋代興起,其主要仿夏商周三代青銅器和漢代玉器。
二、宋代玉器藝術與景德鎮青白瓷的興起
據現有考古資料考察,景德鎮瓷業興起于五代十國時期,主要生產青瓷和白瓷兩類品種,而進入宋代以后,景德鎮窯卻令人驚異地并未秉承五代風格,而是創造性地生產出了介于青瓷與白瓷之間的青白瓷,青瓷和白瓷品種則很快銷聲匿跡。景德鎮窯青白瓷興起與宋代玉器的興盛有著直接而密切的聯系。
宋代統治階級重文輕武,從而導致文人士大夫群體空前壯大,并出現數量很大的入仕無門之中下層士人。這些士人對玉文化亦極為推崇,渴望擁有精美玉器。然而由于玉器石材歷經多年開采已經出現枯竭,五代+國的戰亂亦導致玉器制作嚴重衰退,從而使大多數一般士人及普通民眾無力得到玉器,亟需替代品,在這種情勢下,景德鎮青白瓷應運而生。
已故陶瓷史專家馮先銘曾指出:“玉器歷來屬于稀有物而為統治階層壟斷專用,青白瓷是在青白玉可欲而不可求的情況下出現的,應是景德鎮陶瓷匠師別出心裁地利用當地優質原料燒出了色質如玉的青白瓷,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那么,為何景德鎮取青白玉作為釉色呢?這是由于宋人對青白玉的格外推崇。《莊子》有曰:“天之蒼蒼,其正色也。”而蒼色即是青白色調,是玉器最為推崇的色調。青白玉以和田玉為佳,因而和田青白玉被視為玉中至尊,用于制作祭天禮器,而普通士人自然無緣得用。因此,青白釉瓷器一經推出立即受到廣泛關注,并促使其不斷改進,并因瑩縝如青白玉甚至受到帝王貴族青睞與禮待,于宋真宗景德年間,以年號賜制作地昌南鎮為景德鎮。
景德鎮青白瓷不僅在釉色上極力模仿青白玉器,并且在紋飾上亦竭力模襲。宋代豐富多彩的玉雕裝飾與造型均為景德鎮青白瓷所效仿。因景德鎮青白瓷質量精湛、裝飾精美,有青白玉之品質卻遠較青白玉價格低廉,因而極受歡迎,影響巨大,為各地瓷窯所爭相競仿,成為宋代影響面最大的瓷窯。
三、宋代玉器藝術影響下的景德鎮青白瓷藝術特征
北宋前期是景德鎮青白瓷初起之時,其以提高制釉工藝為主,以釉色取勝,尚未顧及裝飾,瓷質呈現出素樸之美,與儒家以及道家、禪宗所追求的清靜素雅的審美傾向相合。不過北宋前期釉色表現還不穩定,顯現出純正青白釉色的還不多見。
而至北宋中期時,釉色已經達到相當精美的程度,其精品與青白玉色澤已無甚差異。于是在此基礎上,景德鎮青白瓷興起了各類精湛的刻劃紋飾,這些刻劃紋飾手法與當時北方以刻劃裝飾著稱的定窯和耀州窯都有差別,而與玉雕頗為相似,以后世稱之為“半刀泥”的技法雕刻,靈動揮灑、流暢犀利。因自由用刀,刀痕深淺不一,從而產生不同的積釉狀況,積釉多處則顯現青色,類同于宋代玉器雕刻手法,從而使玉質感更為強烈。
在題材上,景德鎮青白瓷主要為各類花卉紋、嬰戲紋等,而這亦為玉器中所喜聞樂見的畫面。而至南宋時期,景德鎮青白瓷以覆燒方法燒制,更趨于輕薄透亮,裝飾手法則以印花裝飾為主。南宋景德鎮青白瓷印花裝飾有極顯著的模仿北方定窯的痕跡,裝飾紋樣趨于繁縟,與當時的玉雕風格相似,顯示了南宋統治階級審美情趣更趨于世俗化。
從造型來看,景德鎮青白瓷中的不少造型并不與玉器同,但玉器的影響仍然鮮明可見。景德鎮青白瓷中的許多造型如盞杯、酒具、茶具、瓷塑、瓷枕等在玉器中均可見到同類產品。尤其是童子瓷塑,景德鎮青白瓷中有大量小型童子瓷塑,與玉器中的玉童子極為相似。童子塑像的流行反映了宋代社會祈求多子多福的習尚。
這樣,宋代景德鎮青白瓷在追求青白玉色澤與紋飾之美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其胎釉工藝與刻劃和印花技藝。而在宋代為元所滅以后,玉器制作隨時代變遷而發生很大變化,向大型化、粗獷化和多層化發展,而元代青白瓷亦隨之產生相應變化,由此可見,景德鎮青白瓷的發展長期與玉器相伴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