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友農
咱們人類有兩幅牙齒,第一幅是吃奶時長出來的,因而叫作乳牙,上下左右各5個,共20個。乳牙的壽命不長,從半歲長出到12歲掉完大致也就十多年的光景。乳牙讓我們學會了咀嚼,讓我們的面部健康發育。
第二幅牙鹵從6歲開始萌出,18歲前后才完全長出。上下左右各7到8個,故總數是28個到32個。恒牙一旦萌出,就恒久地陪伴著我們,因而呼作恒牙。如果我們珍愛、保護它們,它們就將與我們白頭偕老,共嘗人間的酸甜苦辣。
知牙愛牙
知之越深,愛之越甚。我們講愛牙就先要知道牙齒的貢獻:
1吃嘛嘛香民以食為天,食以齒為先,人不可一日不食,而食物人口都要先經牙齒這道關。蘋果、米花糖等脆性食物被排在門面的8顆門牙咔嚓一聲咬斷,然后送入口中進一步體驗其甘甜,那是多么爽快的瞬間;餓了許久,終于又見到一大塊噴香撲鼻的烤肉,排在口腔中部的4顆虎牙和8顆雙尖牙立即顯示出威風,20個牙尖刺入肉中,將其牢牢抓住,加上手的拉扯,一塊肉便到了口中,大嚼起來,何等痛快;呷一口美酒后,將油炸花生米或是麻辣胡豆等美食送入口中時,排在口腔后面的磨牙就忙起來了。有窩溝的寬大合面和強有力的磨壓會讓這些小而堅硬的食物頓時變成碎屑,與唾液混合后便有了美妙的享受。試想,如果因為缺牙、爛牙、疼痛而躲避食物,咬不爛食物,那將是多么難受的事。所以,牙齒讓我們吃得香,是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
2面容俊美衣食足后,人對美的要求自然會提高。說到美,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眼睛,其實牙齒是否漂亮也非常重要。“明眸皓齒”,“齒白唇紅”,“齒如編貝”等成語就說明了牙齒在容貌上的作用。漂亮牙齒的標準可概括為四點:干凈無漬,形態正常,色澤自然,排列整齊。想想你心目中的俊男靚女,除了他們動人的眼睛之外,看看他們的牙齒,是不是大體上符合上面的標準呢?再看看朱元璋皇帝就是牙齒排列,上下牙齒的關系出了點問題,下大上小,地包天,所以史書上從不說他俊,只說他有“異相”。
3口齒伶俐中國的京劇演員講究的是字正腔圓;美國總統是在無數場成功演說后登上大寶的。他們的成功固然離不開聰明的頭腦,但也離不開一口好牙,特別是前牙的幫助。前牙有洞、發黑、搖搖晃晃或缺失者大概很難能在說唱中贏得掌聲,更難在競爭中取勝。
4咬牙切齒記得泰森嗎?這位老兄眼看自己的金腰帶要被霍利菲爾德奪去,情急之下張開血盆大口,咬傷了對手的耳朵。要不是教練秉公執法,戰局就因為這牙齒的幫助而逆轉了。其實。對于咱們的老祖宗,這就是牙齒最重要的功能:爭斗時做武器,攫取食物時當工具。當然,用牙當爭斗武器的時代已經久遠,用牙攫取食物的人也不多了。但某些極端的情況下,逼急了文明人也會把牙齒用上。
養牙護牙
恒牙能不能恒久,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態度,是否把它當成寶貝加以愛護。你護它,它就恒久,反之,它就可能“中道崩殂”,離你而去。故應養牙護牙,原則如下:
1干凈清潔齲病、牙周病等幾乎所有的牙齒疾病都與不清潔有關。口腔是個濕潤、溫暖、有營養的所在,是細菌最喜歡的場所。牙齒表面和周圍堆積物得不到及時清除,細菌便會大量繁殖,產生各種毒物來破壞我們的牙齒。好在刷牙這個成本低、操作簡單的措施就能收到很好的清潔效果。只是要提醒幾點:(1)用軟毛牙刷;(2)牙膏的品種不要固定不變;(3)不要橫刷,也不要縱刷,而應剃刷。這樣才能刷凈而不刷傷牙齒;(4)爭取做到“三三三”,即3頓飯后的3分鐘內刷3分鐘。如果做不到至少也該做到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當然,就是刷牙再認真,也難免留有死角。因此定期到口腔醫院潔牙是現代人應養成的衛生習慣。
2謹慎使用牙齒是身體中最硬的器官。它的耐磨、抗力以及抵抗各種惡劣環境的能力都是非凡的。考古發現,歷經千年的古尸能夠完整保存的往往只有牙齒。但這并不表明牙齒就是無堅不摧的。相反,那些喜歡用牙齒咬開啤酒瓶蓋的、要開核桃的人,牙齒上會留下硬傷,甚至導致牙齒裂開。因此,應該像愛護精美的瓷器一樣,避免硬碰硬地使用牙齒。牙齒除了怕硬之外,也怕甜、怕酸。那些糖不離口、不斷飲用可口可樂等碳酸飲料者,牙齒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腐蝕。
3適當鍛煉用進廢退的道理大家都懂。健康的牙齒應適當鍛煉,如每天可輕輕地叩齒幾十下。還要適當吃一些有硬度有韌性的食物。如果只吃幾乎不需要咀嚼的精細食品,長此以往,相關的肌肉、韌帶等都會退化。注意雙側牙齒要交替使用。有的人因各種原因只用一邊牙齒咀嚼,時間一長,過度使用側發達,廢用(不用)側萎縮,面部不對稱,成了歪臉。不僅難看,還會導致顳頜關節紊亂等疾病。
4有病早治“小洞不補,大洞吃苦”。這句話用以形容不及時就醫的牙病患者,再合適不過了。許多患者因為懶惰或是因為害怕,更因為不懂,有了牙病,一拖再拖,到疼得忍不了時才就醫。結果怎樣呢?將用更長的時間、花更多的錢,得到復雜得多療效卻差得多的治療。切記:牙齒疾病不像感冒發燒,能夠熬過去。一般說來不會停止,且只會越來越重。明白了這個道理,相信您不會再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