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京華
性冷淡固然大煞風景,但如果性沖動像潮水一樣,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的話,這樣的沖動,你也傷不起。
在大多數人看來,性沖動乃人生中一大幸事,是一個人性能力的體現方式之一。可問題是,當你已經精疲力竭,想跟沖動說“明天見”的時候,它卻非要跟你“天天見”“時時見”,甚至可能在某些不當場合隨時“造訪”你,這樣的沖動,真的就是魔鬼了。
生殖器喚起紊亂
2001年,美國新澤西羅伯特·伍德·約翰森醫學院性與性關系健康中心主任桑德拉·雷拉姆首先發表了有關持續性生殖器喚起紊亂(PGAD)的文章,他對這一癥狀的定義為“沒有任何性欲望的強烈的生殖器充血感覺”。
PGAD癥的沖動不同于一般的性沖動,因為這種沖動并非由欲望所致,沒有任何身心上的愉悅感,更要命的是,它甚至根本不受思想的控制,而且發作頻率極高,持續時間可能是幾分鐘,也可能是幾小時甚至幾天,總之是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由于長時間沒有得到人們的關注,持續性生殖器喚起紊亂有各種稱呼,比如持續性性喚起癥、生殖器不安癥等等。據說,在美國即將于2012年公布的新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將會收錄持續性生殖器喚起紊亂,對同一癥狀的不同名稱也可能會有所統一。PGAD這一名字消除了人們長期以為這一癥狀是性病表現的誤解。
PGAD可能發生在各個年齡段。一篇于2006年發表的文章稱,自從2001年PGAD這一癥狀報告出現以來,大約有400名女性被確診患有這一疾病。而事實上,也許很難統計具體的患者人數,因為很多人可能感到難以啟齒。
沒完沒了的沖動
PGAD可能嚴重地影響家庭關系,甚至完全摧毀一個人的生活。患者珍妮·艾倫是最早報告這一癥狀的患者之一,艾倫不想讓丈夫感到壓力,于是欺騙丈夫說她過得不高興,兩人就這樣離婚了。
另一位患者海澤·戴爾曼則確確實實讓丈夫汗顏,丈夫曾經盡力滿足她的性沖動,但是最終“敗下陣來”。對她來說,自慰沒有什么性快感,只是為了釋放百爪撓心般的痛苦。戴爾曼甚至無法進行正常的社交活動,因為她不得不隨時準備應對突如其來的“狀況”。
讓患者鬧心的還有社會的誤解以及醫生的無能為力。戴爾曼在看了一連串婦科醫生以及精神醫生之后,覺得自己的情況反而更糟了。心理學家認為她可能是性心理受到了過多的壓抑,甚至建議她換換口味,驗證一下自己是不是喜歡同性……而她的護士竟然說,我倒真希望跟你一樣天天有自慰的沖動。可見,人們對這種病的患者有多么不理解。患者南希·布朗的精力難以集中,自己陷入了嚴重的抑郁中,在持續的失眠之后,懷著對家人的極度愧疚,她甚至想過自殺。
在2002~2006的5年中,美國費城公眾與性健康研究院性內科主任蘇珊·克勞格診斷出5位患有此癥的患者,這些患者保持著穩定的一夫一妻的婚姻關系,所有患者都承受著巨大的肉體和心靈的折磨,沒有任何的性渴望或者性幻想。
治療手段五花八門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足夠的醫學研究證實到底是什么方面的問題引發了這一疾病。自從2001年以來,雷拉姆一直在收集相關的材料,但還沒有足夠多可以做醫學研究的患者數量,患者只能都被作為個例進行治療。雖然性行為可能是最直接的緩解沖動的方法,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根據雷拉姆的研究,通過性行為獲得短暫的緩解之后,沖動的感覺反而可能有所加強。
不了解疾病的原因,治療起來就格外糾結,比如上文提到的南希,就嘗試了幾乎所有可能有所成效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神經減壓手術以及42次電擊治療,現在這些治療的負面效應(比如健忘、失憶)已經開始顯現,但是持續性的性喚起卻沒有絲毫緩解的跡象。
對于前邊提到過的戴爾曼,抗抑郁藥物帕羅西汀(Paxil,這一藥物同時可能降低性欲)減輕了這一癥狀對她產生的影響。她自慰的次數也從2天自慰1次減少到7~10天1次。也有病人稱服用了穩定情緒的藥物雙丙戊酸鈉(Depakote)之后,癥狀有所緩解。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圣地亞哥州立大學心理學系喬安娜·柯爾達的研究中,化學藥物瓦倫尼可林(Varenicline)可能能夠降低發病頻率。
然而,一種藥物可能并不適合于所有PGAD患者。在雷拉姆的研究中,一些患者甚至認為服用抗抑郁藥物成為了他們發病的誘因。
美國女性性健康基金會的執行理事麗莎·馬丁內斯直言,現在還沒有確定治療此癥的有效藥物,她特別提醒有此種困擾的女性朋友謹慎采用諸如電擊療法等在內的特殊療法。
男人就能高枕無憂?
從2001年起,人們所知的報告都是女性患病案例,不過男人們可別得意,最近有研究者首次報告了男性發病的案例,情況也是相當的鬧心。其中一個案例是這樣的,患者從34歲開始出現無意識自發射精的情況,射精可能出現在工作中,開車回家的時候,甚至體育鍛煉的過程中!
在這些時候,患者都會感到射精的沖動非常強烈,但是只能射出很少量的精液。而且關鍵問題在于,射精時患者并沒有感到性高潮,也沒有勃起。這情況每天可能會發生1~3次,伴隨著陰莖躁動不安的感覺。在射精之后的1個半小時左右,他又會感到射精的沖動。
所以,男人們也還是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