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熙

年度漢字應是社會核心價值文化構建的重要通道和借鑒。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2011年12月公布了代表2011年日本社會世相的“年度漢字”——絆。像往年一樣,京都清水寺住持森清范在一張高1.5米、寬1.3米的紙上用毛筆寫下了 “絆”字。“絆”字當選的確實至名歸,在過去的一年里,日本的經濟與社會都經歷了大海嘯。面對這一年來的種種波折,“悲”、“災”、“震”并不足以表達日本國人的復雜心境。從1995年起由日本漢字檢定協會每年都會公布年度漢字,這些漢字由民眾投票產生,票數最多者隨即當選。此后,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也開始以漢字總結年度社會話題。
起源于日本的“年度漢字評選”活動,雖然在媒體的炒作中,已經染上了某種娛樂性,但瑕不掩瑜,僅用一個漢字就能夠概括和濃縮全年國際國內整體發展問題的活動,漢字的言簡意賅與漢文化的博大精深,高度融合而成為“漢字評選”的創造,本身的文化意義不可小覷。在整個人類社會的語言文化中,恐怕沒有哪種文化能在它面前驕傲吧?不過,一直到2010年以前,漢字的文化與社會價值倒是“墻里開花墻外香”,并未被中國人所重視。
過去兩年是中國漢學全面復興與全面走向海外的高速增長期——由國家漢辦主導的孔子學院在全球各國快速擴張。漢學在走出國門傳播漢學的同時,也在為自己的發展與豐富積累了更多的資源。此外,中國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與日俱增。年度漢字的評選隨著中國漢學的流行而變得廣為人知。
民間的年度漢字評選活動如雨后春筍版涌現。大陸出現了諸如《華商報》、《羊城晚報》、《重慶晨報》、《廈門商報》、《上海博客多報》、貓撲、騰訊、天涯社區、東快網等“民間意思”的“年度漢字評選”活動。
“年度漢字評選”應該算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活動,它既能促使人們關注國際國內的發展現象和問題,又能夠提高人們辨別國際國內發展現象和問題的能力,更有可能激發起人們參與到解決國際國內發展現象和問題的過程中來,這也許就是“年度漢字評選”這種娛樂活動的意義所在。
《中國商界》與北京東方樂活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單位聯合發布了“2012年度漢字”——“真”,這次年度漢字的發布與以往的民間活動的不同之處在于,2012年度漢字由書法家、語言學家與文化學者共同研究推薦,而不由民間票選。
著名語言學家白雙法從文字、文化與歷史等角度,結合當前現實講述了“真”字的含義,指出對應2011年爆出的各類假丑惡事件,2012年應該是“求是尚真”的真龍之年。在他看來,推出2012年度漢字,其目的是期待社會各界不僅通過漢字來總結舊歲,更應該通過漢字來展望新年。
從年度漢字里,能看到普羅大眾的民生表情。更進一步,對待年度漢字背后的社會意義,我們也許不該停留在表面的總結與展望。年度漢字展現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社會認同感,也對當下社會問題有效地表達與壓力紓解;更應該是對政府民生改善與社會核心價值文化構建的重要通道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