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兵

2011年10月,“2010-2011年度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500強發布會”在上海金茂大廈隆重舉行。會上公布:江蘇蘇絲絲綢股份有限公司再度躋身中國紡織行業競爭力500強,中國絲綢行業前10強。
2011年11月,SPCC(蘇絲) 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1年11月16日,“蘇絲”牌拉絨蠶絲毯獲得國家絲綢一等品質量證書。2011年12月15日,“蘇絲”品牌榮獲由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中國國際出版集團)頒發的2011CIPG中國對外媒體“最具推薦價值國際品牌”證書。
這是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的后100天里“蘇絲”所獲得的榮譽。
“作為中國傳統的文化使者,蘇絲為弘揚中華絲綢文明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秉持創新的精神,運用現代技術不斷開發符合現代人需求的新產品,把古老的絲綢賦予新色彩、新形象,向中國,向世界傳遞我們對絲綢新的理解和追求。”2012年,本刊記者專訪蘇絲絲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韓興旺時,他如是說。
中國報道:在上世紀60年代,上海中孚絹紡廠遷至江蘇泗陽,當時只有168名職工,2100錠絹紡配套設備以及6噸重的鍋爐。經過50多年的發展,“蘇絲”成為一家知名企業。請您談談“蘇絲”成功的主要優勢有哪些?
韓興旺:五十余年的風風雨雨,滄桑變化,“蘇絲”走過了一條坎坷而又輝煌的歷程。企業能有今天,依靠的是創新、科技進步、管理變革和職工素質的提高,最終達到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這是民營企業唯一的生存發展之路。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近年來我們特別注重抓兩個方面的發展:
一是堅持抓研發。研發是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必然之路,有了自主研發的產品就等于掌握了市場話語權。為此,我們成立了絲綢新產品研發部和技術中心,并與東華大學、蘇州大學絲綢學院和浙江絲綢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聯手,將傳統絲綢文化與現代高科技相結合,先后成功開發了床上用品、居家服、服裝和服飾共四大類、四百余種絲綢家紡服飾新產品。最新開發的“高檔膨化拉絨蠶絲毯”產品,已經投入批量生產并投放市場。
目前,我們的絲綢成品主要有內衣、褲襪、家紡用品,面向中高端消費群體。為了追求健康與環保,“蘇絲”積極研發新技術,解決了絲綢掉色、易皺、“難伺候”等問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二是堅持抓人才。人才是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核心。企業依靠創新,就是要依靠頭腦、依靠知識,說到底,就是依靠人才。把人才放在絕對重要的位置,是“蘇絲”走創新驅動之路的內在要求,也是“蘇絲”轉型發展的核心。我們一直采取多管齊下的辦法來建立一支創新型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隊伍,以優惠的政策引進外部人才,以優厚的待遇留住人才,以良好的機制激勵人才,以合作的形式借重人才。比如,我們向國內外相關高校院所尋求合作,不斷加大與南通大學、江南大學、東華大學、蘇州大學絲綢學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高校院所的研發平臺和專業技術人才,進行時尚新產品的開發研制。
現在,全公司擁有教授級高工、高級技術職稱的有22人,中級技術職稱的有280人,技術專家5人。此外,公司還聘請了10位技術專家,全部具有高級職稱,涵蓋了紡織工程、絲綢工程、經濟管理等專業。
中國報道: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經濟結構轉型,需要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努力推動。作為一家明星企業,請您談談“蘇絲”在這方面有哪些新的想法?
韓興旺: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對外絲綢貿易規模有所下降。我國絲綢行業依賴出口的格局受到了挑戰。與此同時,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穩步提高,絲綢家紡、絲針織品、絲綢飾品和絲綢混紡制品等內銷比例相應擴大。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十二五”的主題是經濟轉型,這是一次機遇,更是一次挑戰。對照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我們正在著力采取三個轉型,逐步實現企業的三個轉變。一是從外銷向內銷轉型,實現“從世界走向國內”,并以內銷為主的轉變;二是從生產絹絲向絲綢成品轉型,實現產品向高利潤的轉變;三是從加工型向品牌型提升,實現企業以品牌為導向的轉變。
“蘇絲”期望在5年內把市場從國外轉向國內,并在國內市場占據60%的份額。在轉向國內市場的同時,瞄準國內一線絲綢品牌,注重企業自身品牌的建設。在國內開設絲綢專賣店,進駐高端百貨商場,生產出世界最好的絲綢產品讓國人消費。
中國報道: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實現“文化強國”的目標,并把文化產業作為實現文化強國的重要途徑之一。絲綢文化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疤K絲”人在多變的經濟形勢中捕捉和把握發展機遇,成立了江蘇蘇絲絲綢股份有限公司。請您談談公司在傳承中華文化方面有什么想法和打算?
韓興旺:絲綢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絲綢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弘揚,是絲綢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絲綢企業提升水平的需要。只有把絲綢文化和絲綢產業密切、有機地結合,才會使絲綢業得到不斷的提升與永續發展。
目前,“蘇絲”牌絲綢家紡、服飾以其優異的產品質量和中國絲綢家紡十大品牌的聲望,呈現了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前幾年開設的北京、哈爾濱、深圳、南京、蘇州等蘇絲專賣店、代理店的銷售形勢喜人。2011年新開的蘇絲北京二店、上海、西安、威海和新疆等專賣店、代理店也都有著良好的業績。我們將在內部進行更加合理的架構調整,把有效資源、人才優勢集中到蘇絲絲綢的市場開拓上,力爭于“十二五”末實現在全國建立專賣店300家、銷售10億元的目標。
同時,實施退城進區,在泗陽經濟開發區興建“蘇絲產業園”,對企業進行全面的技術改造,進一步提升產品檔次和適應市場的能力,著力把“蘇絲”打造成中國絲綢一線品牌,早日實現上市目標,為江蘇的“三蘇”品牌增添光彩。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主題,是產業進步的靈魂,更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主旋律。灌輸創新理念,提升創新能力,是中國紡織產業保持活力,持續、健康、穩定、快速發展的重要源泉。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立足企業經濟發展,瞄準未來上市的目標,著力以品牌建設、渠道建設為抓手,運用現代技術不斷開發符合現代人需求的新產品,給古老的絲綢賦予新色彩、新形象,傳承、弘揚、保護、發掘絲綢歷史文化,推動絲綢文化的發展,打造蘇絲文化產業,向中國,向世界傳遞我們對絲綢新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