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由于“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連”諧音,所以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團結、聯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潔清雅來象征事業和諧和世界和平。因此,某種意義上說,賞荷也是對中華“和”文化的一種弘揚。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雍容高貴,其清新脫俗的優雅氣質在中國自古以來被尊崇為君子,深受大眾喜愛,更為文人墨客、風韻雅士所寵愛。周敦頤的《愛蓮說》,把蓮和各種類型的人物聯系起來,“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影響深遠。因此荷花被認為是高尚品德的象征。荷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寶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據說后來成為佛祖的悉達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所以荷在佛教中以荷花為佛教的主要象征。
正是荷花基于宗教因素和世俗觀念,在中國繪畫藝術中,荷花作品受到普遍喜愛,對于景德鎮陶瓷藝術來說,荷花作品作為一個類別,好的力作也是層出不窮,追捧無數。
要畫好荷花,對于一個具有一定繪畫功底的人來說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充分表現荷花的韻味,既在表現上尊重自然事實,在思想上又高于自然事實,使其同時具有現實的觀賞性,又體現出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內涵,是許多荷花創作者感到比較棘手的問題。本人從事陶瓷繪畫藝術多年,“師法造化,中的心源”,對在陶瓷上進行荷花創作頗有心得,現概述如下,與同仁們共同探討。
陶瓷荷花的技法與中國傳統荷花繪畫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表現的載體不同。一個是立面的瓷胎,一個是平面的紙張。因此,陶瓷繪畫在作品的構圖布局、線條描繪、色彩渲染上要根據瓷胎的造型不同,色底不同有所區別,不然則千篇一律,達不到作品應有的表現力。
關于荷花的構圖布局:一幅完整的荷花構圖,是不容許在創作過程中隨便輕易地補充或修改的。“意在筆先”,“胸有成竹”中國畫壇上許多前輩總結出很多寶貴經驗,值得我們借鑒。陶瓷繪畫藝術中荷花的構圖并不僅僅是安排位置,而是和立意構思、色彩搭配、造型變化緊密聯系的。首先是要突出主體,其次是要善于剪裁,講求布局中的虛實對比與顧盼呼應。這就看我們所要表現的主題是花還是葉和桿。
在創作過程中,把要表現的主體景物布置在適當位置,擺好主賓關系,是構圖的關鍵。沈宗騫在《芥舟學畫編》里說:“畫面賓主,不可使賓勝主……凡賓者遠近折算須要停勻。”,也就是說,主體的位置布置完成后,客體才根據主體遠近、掩映、疏密的對比關系,予以適當的配置。這樣就能起到點題的作用。
關于荷花的色彩渲染:色彩在作品的表現中的位置十分突出,是其它技法無法替代的,無論是單色的黑,還是多色的彩。總體上,荷花作品的設色應該以清新淡雅,明快為主基調,這樣才能更好地表現出荷花清新脫俗的骨風。如果色彩濃艷,對欣賞者來說很容易產生色彩審美反差疲勞,更何況人各有所好,對不同色彩的欣賞和認可都是因人而異。
創新是藝術的生命,過去在陶瓷繪畫領域中,荷花作品在色彩渲染使用上相當兩極分化,不是專一的“黑”(所謂“墨彩”),就是專一的“彩”(所謂“粉彩),這樣在色彩藝術表現形式上就顯得單薄。雖然這兩種表現方式各有千秋,但綜其特點還是給人以表現力不足的感覺。因此,本人嘗試將兩者結合起來,取二者之長,彌二者之不足。
或以粉彩為葉、墨彩為花為桿,或以粉彩為花為桿、墨彩為葉,或交叉使用,通過嫻熟的技巧,巧妙的構思,使畫面具有古風雅韻,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和美感。
關于器形的選擇:一件好的荷花藝術作品,造型的選擇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因為不同形狀的瓷胎除本身所具有的美感外,對荷花的表現力度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使作品更具完美。
對于初畫者和功底尚淺的創作者來說,選擇平面的瓷板較為適宜,這對于繪制過程中的構圖布局,線條拉伸和色彩的渲染相對容易一些。而對于資深創作者來說,選擇立面的瓷瓶更能體現其深厚的功底。一般荷花作品的形體應較粗壯,不宜瘦長。這是因為形體粗壯的胎體相對面積較大,構圖布局可以靈活多樣,也能充分表現出荷花的大氣和力度。而瘦長的形體相對面積狹長,構圖布局無法展開,荷花也就顯得瘦弱單薄。
現在的瓷胎器形多種多樣,釉色也異彩紛呈,這為陶瓷荷花繪畫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于單一的白釉瓷胎來說,色彩的運用和表現相對簡單,而對色釉瓷胎來說,荷花的色彩運用和表現要與瓷胎的色彩融合互補,在選擇色釉瓷胎時,可考慮以瓷胎的釉色為背景來構圖布局和施彩,使其渾然一體。同時注意色彩的反差不能太大,起到反客為主的作用。如有一種中間為白釉,上下兩端為青釉的瓷胎,上寓藍天,下寓碧水,中間的荷花如布局得當,施彩適度,恰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情畫意,使作品起到“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
畫筆下的事物美,靠的是創作者的藝術形式美。自然界的萬物靈性與生俱來,不僅僅是荷花,因為荷花僅僅是諸多繪畫題材中的一項,畫什么并不重要,只要畫得好,什么不能畫?什么題材幾乎都有名人。因此,在陶瓷藝術創作中既師古人之跡,又師古人之心,領世間萬物之靈性,甘于寂寞,在自身修養上下功夫,好的作品一定會源源不斷,得到普遍的認同。
李國紅
1969年生于江西景德鎮,1995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職工大學美術系,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收藏家最喜愛的陶瓷藝術大師。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西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高嶺陶藝學會會員。從事陶瓷藝術創作工作以來,共獲國家、省、市、金銀銅獎項20余項,藝術傳略及作品入編《陶瓷藝術文化審美》、臺灣《紫玉金砂》、《景德鎮當代陶瓷美術百家》、《江西省陶瓷藝術展作品集》、《景德鎮陶瓷》百期珍藏版等辭書,作品深受廣大愛好者的青睞。
電話:13030519967
1860798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