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明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源遠流長的中國繪畫史中,梅花一直是各個歷史時期藝術家喜歡創作的重要題材,形成了梅花的文化藝術源流。
梅花的陶瓷裝飾,是我國陶瓷裝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梅花本是一種植物,從它出現在圖案紋飾上,到陶瓷裝飾的運用,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這說明梅花裝飾適應了文化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對梅花題材在陶瓷裝飾中的運用進行研究,對于陶瓷裝飾藝術的發展有一定的益處。
一、梅花與梅花裝飾
梅花是我國傳統名花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唐宋以來梅花以它斗雪迎春、堅貞不屈的形象大量出現在藝術作品上,數量之多,影響之廣,文化內涵之豐富是任何其它花卉所無法企及的。梅花是中國畫的常見題材,將中國畫的這類傳統題材應用到瓷器裝飾中的圖案,形象優美,紋樣內涵寓意豐富,不僅具有令人賞心悅目的裝飾功能和審美價值,而且能夠反映文人追求人格完善的審美觀念。
二、梅花題材在古代陶瓷裝飾中的運用
1、歷代陶瓷裝飾中梅花題材的裝飾工藝技法
①刻劃工藝:在宋代的瓶、盤、碗等瓷器上就有很多的梅花圖案。在坯胎上采用半刀泥技法刻劃出梅花紋飾,盛開的梅花花瓣與瑩亮的釉色,細潤的胎質,巧妙地組合成整體。宋龍泉窯青瓷劃花月影梅紋碗,胎體較薄,釉色淡青,內壁刻劃月影梅花,筆法生動洗練,具有較高的制瓷工藝水平和藝術水平。
②剪紙貼花裝飾:宋代江西吉州窯典型裝飾技法。用剪紙的梅花花紋,在坯胎上貼伏平整,施釉后把紙花剝去,然后燒制而成富有民間質樸無華的藝術風格。江西省博物館收藏的黑釉梅瓶是梅影貼花中的精品,梅花的造型構圖非常生動,大小布局錯落有致,枝梢的伸展很有講究。
③印花裝飾:清代梅花紋碗,運用模印裝飾技法,先在范模上雕刻梅花紋樣,壓坯成型后稍作修飾,該器物便呈現出相應圖案,因為這樣的裝飾具有工整、規范的藝術效果,所以另有一番風味。
④堆塑裝飾:堆塑的裝飾技法是將印出的立體狀紋飾貼附在陶瓷的坯胎上,然后罩釉燒制。這種手法豐富了造型,裝飾效果如同浮雕,立體感強增添了藝術感染力。清光緒景德鎮窯米色地堆塑梅花紋觀音瓶,器型素凈,周身堆塑一枝老梅,蒼勁有力,姿態生動。
⑤鏤雕裝飾:鏤雕的工藝技法是將裝飾的梅花紋鏤雕成浮雕狀或將梅花紋飾外的坯胎鏤通,成兩面洞透的鏤空花紋。在挺秀飽滿的壺身上運用鏤雕手法,形成了粗細、疏密的對比,體現了層次的豐富性和立體感,刻畫了梅花的英姿。
⑥釉下彩裝飾:元、明、清的釉下彩繪梅花紋樣中,以青花梅花紋為主,也有釉里紅梅花圖案,以花卉紋為主。梅是元代具有時代特點的裝飾題材,常見與新月為伴或與松竹合壁。明嘉靖年間梅花作為瓷畫裝飾已大量出現。清中期以后梅花廣泛地被用作瓷面裝飾,多配喜鵲表達人們追求吉祥喜慶的愿望。清代青花“歲寒三友”紋瓶器物造型挺拔,在畫家筆下形象生動,其裝飾與器物渾然一體,另有一種典雅清新的韻味。
⑦釉上彩裝飾:清代粉彩梅鵲盤,同治款黃地粉彩梅鵲盤主題鮮明突出,以物寓意,情、景、物融為一體。“梅花花開,喜上眉梢”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清豆青釉粉彩過墻梅花盤,構圖疏朗,用筆靈活,形象生動。
三、歷代陶瓷裝飾上的梅花題材的表現形式
①圖案形式:在構圖上,宋代刻花朵花是單朵,花瓣豐滿。構圖飽滿,圖案性強。清代多為百花滿地裝飾,在花瓶、盤、碗中多見。吉州窯剪紙貼花裝飾的梅花很多。一株梅枝獨占盞的內壁,黑色剪影的畫面,一派寧靜的月夜梅影景象。清代青花、粉彩陳設瓷中多見,以數枝梅花對應的形式構思。在布局組合上,器型中間的梅花與旁邊的梅花形成呼應關系,多用寫實手法描繪,構思嚴謹。
②繪畫形式:這一時期梅花題材逐漸由圖案畫轉為國畫形式,由明清時期的青花花卉圖案,變成與祥瑞禽鳥、花卉相結合,成為花鳥畫的一個品種。吉州窯黑釉彩繪中畫梅的題材最多,它表現出一種文人畫的寫意之風,既有繪畫性逸氣之感也不乏工藝裝飾中因器梅花的特性。
四、現代陶瓷裝飾中梅花題材的運用與創新
現代陶瓷裝飾中的梅花題材,繼承了傳統梅花裝飾中的優良技藝,結合當代審美觀念創作,創造出不少新的表現形式。不但有青花、粉彩、新彩梅花,而且運用高溫顏色釉綜合裝飾、指畫、刷花等新技藝,采取把繪畫、書法、雕刻等藝術形式融為一體的表現手法創作。梅花為歷代畫家的一個重要題材,梅花名家層出不窮,珠山八友名家田鶴仙以梅花著稱創立瓷畫上的“梅花弄影”技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寧勤征創作的亞光顏色釉梅花瓶采用形似珍珠般的器型,以黃亞光釉為底色,以蘭花釉裝飾梅的枝干,以白釉堆畫梅花、表現了梅花凌寒傲雪的個性品質。陸云山為了豐富梅花瓷畫表現力,創造了粉彩與新彩裝飾相結合,創圓筆與扁筆及指畫技法相結合,令人耳目一新。
從歷代的傳統梅花題材陶瓷裝飾瓷畫中,可以發現不論是表現手法還是表現形式都還需要改進和發展,所以現代陶瓷裝飾的創新是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的綜合體現,應追求更多的表現手法豐富自己。不斷地吸收外來文化,增強和發展自身的藝術表現力。
電話:13507985883
E-mail:xuguoming079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