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花山水畫是在花瓶、碗、盤、瓷板的坯胎上作畫。泥坯有較強的吸水性能,用青花料在坯上繪畫,經高溫燒成后,有水墨畫酣暢淋漓的料韻,與國畫山水有異曲同工之妙。青花山水在繪制風格上,吸取國畫技法。把民間青花的筆墨技巧與官窯青花的高檔材質相結合。在表現手法上,根據器型特點,結合當代審美情趣,采用多種繪制形式,形成青花山水畫的藝術特色。
一、古代青花山水畫的常見題材
在明、清民間青花瓷畫中,“漁、樵、耕、讀”是山水畫的常見題材。其裝飾手法有兩種:明代青花瓷畫常將漁、樵、耕、讀分開來畫,其裝飾形式是:在青花碗心,畫上漁、樵或耕、讀,碗的外壁是山水通景。清代青花山水,常將漁樵耕讀畫在一起,也有漁樵,或耕讀分開的畫面。漁樵耕讀圖在民間青花瓷畫上廣為流行,反映了太平盛世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
漁:即垂釣圖,構圖多為在風光明媚的山水中,有一位手執釣魚竿的垂釣人。畫面多為遠山近樹,涼亭邊有一位釣魚人的構圖。表現出:“曲岸深潭一釣叟,駐眼看釣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問他不開口”的詩意。
樵:就是砍柴。青花山水中,樵的單獨畫面很少,漁樵連在一起的畫面多見。明代弘治年間的青花碗,碗心為一位肩挑柴擔的老人,彎腰吃力地下山的紋飾,碗外壁有寫意青花山水通景。
耕:表現農村種田勞動,多為肩扛鋤頭的農夫形象,清代至近代青花碗中常見這種畫面。農民“戴月荷鋤歸”,精神煥發。有的畫面是扛著鋤頭出家門的農戶形象。也有牽著水牛出門耕田的村民,行走在山水間田壩上,使人聯想到農村春耕大忙季節。
讀:捧著一本書坐在山野,江邊靜心閱讀,是多么悠閑愜意的事情。明代青花碗有不少在碗心畫有讀書人沉醉在書里的情景。明代嘉靖年間“松下獨誦圖”青花碗心,一位書生手捧書本,回頭看遠山風景,畫面恬靜。
“漁樵耕讀圖”青花瓷畫,清代較多,既有寫意畫,也有畫得很精細的作品。雖然漁、樵、耕、讀內容完全不同,但是民間青花藝人卻能很融洽地把四者組成一體。“生涯數畦菜,心事一溪云,樵擔夕陽下,漁歌靜夜聞。”清代:漁、樵、耕、讀青花碗,從左到右分別為:江邊是一位釣魚人,他回頭看著涼亭中的讀書人。板橋上,一位農夫牽著牛過橋。山路中,挑著擔的樵夫正在山上艱難地行走。渾然天成的構圖體現出的是古代青花藝人的智慧和今人難以體會的對田園生活寧靜的喜愛。
二、現代青花山水題材
現代青花山水題材,很少出現漁樵耕讀畫面。大多以自然風光,鄉村民居,江南水鄉等題材為主,也有一些新的山居圖,行旅圖。
自然風光:“陶瓷藝人不脫俗,青花釉紅寫黃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的青花釉里紅山水系列作品,以名勝風景為主題,既吸收了民間青花山水表現手法,又揉進了國畫“潑墨”技法,山水畫氣勢雄壯,線條粗獷。
山居圖:“秋夜明光月”青花釉里紅瓶,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戴榮華的作品。他以酣暢淋漓的釉里紅料色渲染山坡,樹葉,以青花料勾勒民居,樹干,以清淡的料色烘托出一輪明月,作品有很強的文人畫氣息,線條灑脫,用筆隨意。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余仰賢的青花釉里紅“夕陽照秋林”瓶,是表現當代農村質樸生活情趣的新“山居圖”。這件作品,是經過在山鄉深入生活,觀察山水,經過寫生變化的作品。以釉里紅畫樹,青花料勾勒房屋,呈現出強烈的色彩對比,樹林的直線與民居的橫線相呼應。
行旅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懷俊的青花釉里紅“輕舟已過萬重山”瓶,是當代行旅圖表現現代人在山水名勝中旅游的情景。兩位登山游客,在觀看長江中的風帆,湖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
江南水鄉:山重水復,楊柳青青,漁船穿梭,虹橋跨江,是江南水鄉的景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的“江南水鄉”系列作品,有青山之神韻,碧水之清秀,漁船穿梭于江肖,瀑布飛濺于山谷。水鄉粉墻黛瓦的民居建筑,點綴于青山綠水之間,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三、青花山水畫的古今變遷
古代青花山水瓷畫中,官窯青花層次繁密,用筆精細。清代康熙年間的青花山水,料分五色,青翠欲滴,層次分明,山水的層次之間,有清晰的色階對比。民窯青花講究裝飾效果,山水畫簡潔明快。明代開始就以大寫意的風格出現。用點、線、面組成的抽象山水畫,在明代中期產生。到了清代,逐漸變成國畫風格,兼工帶寫,清秀耐看。
但古代青花山水畫,完全是用青花料作畫,而現代青花山水突破了傳統材料的限制,用青花釉里紅,高溫顏色釉綜合裝飾。現代釉里紅料,不是單純的紅色,而是紅中透綠,表現山峰巖石,樹木枝干,有別具一格的觀賞效果。用高溫顏色釉在坯上暈染,再以青花料稍作勾勒,畫出樹木、建筑,高溫燒成后,顏色釉在窯變中產生出天然的肌理效果,用來表現巖石裂縫紋理,有很強的質感,天然紋理與精心描繪的自然風光相映成趣,景德鎮中青年陶瓷藝術工作者中有不少人采用高溫色釉與青花綜合裝飾表現山水,作品特色清新別致。
劉好妹 藝名志軍。1971年出生于景德鎮浮梁,高級工藝美術師。主要擅長釉下山水,花鳥,雪景,云龍,作品用筆熟練,構圖格調高雅,給人以輕松愉快的視覺享受。
主要作品有:青花《九龍》超萬件花瓶,陳列于北京火車站正大廳,《廬山風光》,《井岡雄姿》青花超萬件箭筒陳列于中宣部干部學院;青花雕龍超萬件花瓶陳列于最高檢察院大廳;及青花山水《源遠流長》萬件花瓶陳列于中央政法委大廳等,作品還被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臺灣收藏家及陶瓷愛好者收藏。
電話:18979823927
13807985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