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國良

所謂藝術,通俗來講藝術就是人的知識、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現。因為人類的某些經歷是難以用言詞來表述的,為了表述深藏在內心的這些最強烈的感情和思想,我們就使用一種稱之為藝術的更敏銳、更精巧的語言。而一旦這種美的藝術與“產業化”聯系起來,不僅讓我質疑藝術的最初衷。是不是今后的藝術創作都變成一種模仿呢?但經過我對藝術產業的相關了解以后,大致領悟到了藝術與產業的基本理解。第一個意思理解為,藝術作品信息可以被制成不同仿真度的藝術品進行傳播,通過授權企業,作品變成它產業的內容,是可以復制的、被批量制作的。第二個意思就是在作品創作過程中可能要動用一些我們所謂的機械技術來完成作品創作。
談到藝術產業化,不得不解釋一下“文化產業概念”,在一本有關經濟與文化的文章中作者用一個同心圓對其進行了多層次的形象說明。按照他的看法,音樂、舞蹈、戲劇、文學、視覺藝術、手工藝等創造性藝術是最里面的一環,處于這一同心圓的核心,并向外輻射;環繞這一核心的是那些在技術基礎上形成的帶有文化產業特征的、生產其他非文化性商品與服務的文化藝術行業,如電影、影視、廣播、報刊和書籍等;處于這一同心圓之外的則是那些帶有文化內容的其它行業,包括建筑、廣告、旅游觀光等。而藝術產業通常被看作“文化產業”所構建的諸多圓圈之一的一個圓心或者廣泛定義的藝術和文化產業。藝術產業化表明藝術生產不僅是最美的藝術創造,它同時還是一種經濟行為,是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產業化的藝術生產不僅要服從審美藝術創造的規律,同時要服從經濟規律。如果違反了經濟規律,就無法進行產業化的藝術生產和再生產。
藝術陶瓷,是指在陶瓷白胎或坯胎上,包括瓶、尊、瓷板畫、薄胎碗、雕塑等其它器皿,通過陶藝家、陶瓷藝人精心創作繪畫燒成后,可供人們陳列、欣賞、收藏的陶瓷藝術制品,也稱陶瓷藝術。而藝術陶瓷產業化,則要求具有同一屬性的藝術陶瓷企業或組織集合成社會承認的規模程度,以完成從量的集合到質的激變,真正成為這一產業的排頭兵。隨著人們對生活精神的藝術追求不斷提高,藝術陶瓷產品的市場不斷升溫,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已經滿足不了對藝術陶瓷產品的需求,藝術陶瓷產業化迫在眉睫。
藝術陶瓷如何實現產業化?請教有關專家我了解到:一是企業組織形式的創新。按照產業化的要求,要使藝術陶瓷成其為產業,首先要達到一定的規模程度,才能從量的集合實現質的飛躍。過去幾千人的藝術瓷廠為景德鎮藝術陶瓷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成千上萬的工作室和生產作坊,雖然也能帶來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繁榮景象,但形成不了規模效應。這就要創新企業組織形式,像農村的經合組織、文藝界的經紀人公司,承接訂單、接洽業務、負責銷售,或按照品種器型成立各種專業協會,來負責與各工作室和作坊的溝通,藝術陶瓷才能達到一定的規模,形成量的結合。藝術陶瓷的生產很大程度上要靠手工制作,景德鎮千年窯火不斷,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繼往開來的,父傳子、師傅帶徒弟、祖祖輩輩做陶瓷的,在景德鎮比比皆是,陶瓷技藝的傳承、提高、創新得到了保證。現在,雖然大專院校、職業學校能培養一些陶瓷技術的專門人才,他們可以補充到創作設計或高級技工人員隊伍里,但實際操作的做坯、燒煉、繪畫工人,還是要師傅帶徒弟的辦法來傳承。要改變這種傳統的傳承模式,那就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加大陶瓷技藝人員的培訓力度,發揮陶瓷創業基地的作用,為企業和陶瓷小作坊輸送合格的人才,也可以把培訓工作辦到企業去,還應該給那些享受政府津貼的陶瓷技藝傳承人壓擔子,讓他們也承擔起培訓陶瓷技藝人才的責任,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絕技傳給后人。二是藝術陶瓷的產銷要有創意。光有量的集合,沒有適銷對路的產品,也實現不了質的飛躍。所以在藝術陶瓷產業化形成時,就要做到生產一代、研制開發一代。根據人們的需求、掌握市場的變化,在陳設瓷、紀念瓷、慶典瓷、旅游瓷等眾多領域里,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器型優雅、畫面獨特,有創意的藝術陶瓷精品,這樣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藝術陶瓷是景德鎮的優勢,藝術陶瓷是景德鎮人的驕傲,把握藝術陶瓷產業化的發展機遇,景德鎮藝術陶瓷將迎來百花爭艷的藝術春天。
電話:1380798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