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于20世紀初。最初出現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中。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人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有不同的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從文化產品的工業標準化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角度進行界定。
文化產業涵蓋范圍廣,根據它的定義,文化產業可以分為文化服務和相關文化服務兩大部分九大類。在這個具有千年陶瓷文化底蘊的城市里,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窯爐燒造技術、古窯遺址遺存,可作為文化遺產來保護,它所生產出的陶瓷產品,又可以作為工藝品銷售、拍賣、收藏。無論是悠久歷史,還是民間習俗,陶瓷產業都應當成為景德鎮文化產業大發展的主體。
陶瓷作為景德鎮文化產業大發展的主體,實際上也是擺在陶瓷產業發展面前的一個新課題。那就是陶瓷不僅僅是陶瓷市場上銷售的陶瓷商品,而且要成為文化市場上的文化產品。要實現這個轉變,就需要有一種創新精神,這種創新是在傳承保護基礎上的創新。無論是日用陶瓷,還是藝術陶瓷,都要通過原材料、器型、工藝、技法、裝飾、題材上的創新,力求傳統與現代的融會貫通,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人看到千年陶瓷文化的積淀,讓人品嘗到畫面題材凸顯的獨特韻味。陶瓷作為商品在陶瓷市場上銷售,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是必需的,也是其基本的功能。但作為文化產品進入銷售、收藏、拍賣市場,那它的附加值就更高,它產生的作用就更大,傳統的制瓷技藝就能得到更好地傳承和光大。
陶瓷作為景德鎮文化產業大發展的主體,這是景德鎮的地方特色、是景德鎮的市情、是千年陶瓷文化所決定的。陶瓷公司利用改制后的企業資源,創辦陶瓷文化創意園,一個企業一個特色,憑借著歷史的脈絡和靈氣,傳承著千年陶瓷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新建的陶瓷文化創意園如何搞好招商,想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的企業如何進園發展,珠山八友街、陶瓷文化創意一條街如何打造等,文化產業大發展的載體和渠道很多,這都要集思廣益,不然的話花了錢,又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使文化產業大發展,關鍵是要有文化產業大發展的理念、規劃、政策和措施。按照文化產業振興發展規劃,創造一個文化產業大發展的良好氛圍。陶瓷、文化等主管部門要有具體措施,做好服務與引導,把企業的、民間的、外埠的陶瓷技藝人員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把政府的、民間的、外來投資的資金聚集起來,抓住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機遇,形成陶瓷是景德鎮文化產業大發展的主體共識,共同參與文化產業的大發展,文化產業大繁榮景象一定會呈現在我們面前。
(廖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