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

文交所一度被視為是藝術金融化成功探索的模式,但是因為大量不規范的操作,在2012年有可能迎來洗牌
藝術品市場與資本對接的模式急需改變。
不久前,北京首家藝術品交易所漢唐文交所在開始營業三個月后,率先宣布停牌。漢唐停牌的背景是2011年底國務院下發《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后簡稱38號文),對從事產權交易、文化藝術品交易和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等各種類型的交易場所進行了規范管理。
其中“五不得”的規定讓2011年瘋狂的文交所藝術品份額化交易面臨消失危機。因為漢唐T+0、電子撮合、集合競價等交易模式不符合要求,遭遇停牌。
2011年對于文交所來說,是瘋狂的一年。風風火火的上馬、份額化交易模式的創新、大量熱錢的涌入都繁榮了這一市場。然而,在市場熱情極度膨脹、交易亂象頻現之時,呼喚理性投資成為必然。尤其是處處開花的文交所創造出一種“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模式。
這種模式將經過估值的藝術品細拆成若干均等份額發售,并采取類似股票的方式上市交易。在樓市與股市低迷中,“藝術品份額化交易”被一些人等同為股票交易的“藝術品股票”,吸金能力顯出超乎預料的強勁。
“一百多萬元進去,幾十塊錢出來?!焙芏嗤顿Y者在文交所亂象里坐了趟過山車?!叭绻憬洑v了天津文交所100多個跌停,你就會感覺股市實在是不錯的。”
38號文把全國一半以上的文交所逼進了死胡同。再加上去年年底五部委聯合下發通知,要對黃金交易平臺進行清理整頓,這讓很多原本對藝術品份額化產品的前景還滿抱希望的人灰了心。
2012年,文交所何去何從?
文交所亂象
據記者了解,各方圍繞漢唐停牌產生的質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漢唐的工商注冊資料顯示的經營范圍,不包括藝術品份額交易,也沒有得到任何組織關于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的相應批文;第二,漢唐多次修改交易規則,進行關聯交易;第三,漢唐的保薦商資格受到質疑;第四,評估也受到質疑。
漢唐從成立到停牌,只是中國文交所遍地開花,從暴漲到暴跌的一個縮影。
以文交所為載體的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或藝術產權交易被視為是一項藝術品與金融對接的重要探索。國內最先探索藝術品份額化或產權交易的是深圳文交所、上海文交所和天津文交所,分別在2010年8月、2010年12月和2011年1月各自推出“楊培江1號”、“黃鋼1號”,以及白庚延的“黃河咆嘯”和“燕塞秋”。文交所、藝術品持有人、保薦人、管理人、做市商等方面,共同介入了這場藝術品金融化創新。
2011年1月26日,津派畫家白庚延的兩幅書畫作品《黃河咆哮》和《燕塞秋》作為首批藝術品在天津文交所上市,分別被估價600萬元與500萬元,拆分為600萬份與500萬份,每份價格1元。不到兩個月,至3月中旬上述兩只“藝術股票”身價各翻17倍,最高單份價格被炒至18元以上。這意味著《黃河咆哮》的市場價格達到了1億元之高。
當天津文交所大膽邁出T+0藝術品證券化交易時,有專家曾疾呼:步子太快,風險太大。令他們沒想到的是,看到天津文交所吸引大量熱錢入市,全國各地興起文交所熱潮,不到一年時間,天津模式不斷復制,形成了北京漢唐文交所、山東泰山文交所、鄭州文交所、湖南聯合利國文交所、昆明元盛文交所等以份額化交易為模式的文交所;與此同時,南方文交所、成都文交所、山東濰坊文交所等也紛紛成立,仿效與上海、深圳文交所相近的產權交易模式,“大干快上“的文交所達35家。
暴漲之后緊跟的是暴跌。為了給過熱的藝術品交易市場降溫,天津文交所按照天津市政府監管部門的通知對《黃河咆哮》與《燕塞秋》實行停牌,并設定藝術品月價格漲跌幅度為20%。后來,這個漲跌幅度不斷被縮小至10%,再至1%。藝術股票的跌停之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文交所大面積高速度的成長幾近瘋狂,記者采訪的某文交所負責人曾說過:“國家政策還沒出來,現在的百花齊放是國家讓我們先試先行。”
在這個過程中,由于不少文交所操作細節的不規范,引發了不少質疑,其操作細節中不同程度觸及了政策紅線,并由此引來了“38號文”的出臺。如大家所質疑的漢唐在操作中存在的未保障藝民知情權、評估體系混亂、二級市場出現盤中對倒混亂等一系列問題。
很顯然,部分文交所混亂的操作細節不同程度觸及了政策紅線,該文件中的5個“不得”將矛頭直指文交所。
“38號文”中的“五不得”徹底否定了文交所的“類證券化”交易模式:不得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不得采取集中競價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不得將權益按照標準化交易單位持續掛牌交易:任何投資者買入后賣出或賣出后買入同一交易品種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5個交易日;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權益持有人累計不得超過200人。
曾經瘋漲的《黃河咆哮》立馬一路狂跌超九成,2011年12月22日的報價為1.38元,而這支“藝術品股票”在八個月前的最高價為18.7元。漢唐文交所、泰山文交所、海峽文交所紛紛在第一時間進行停牌,并且暫停受理新作品的上市申請和掛牌事項。
對于藝術品份額化產品,雖然38號文之后,國家并未喊停,但諸多規定已嚴重限制了其生存活力。加上繼文交所之后,管理層又開始整頓黃金交易平臺,其間所透露出的整頓力度,讓一些文交所已經萌生退意。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魏鵬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適應政策的調整只能讓份額化交易死掉,因為沒有市場了——“200人以內”的規定,意味著基本上已經沒有活躍連續的交易,而缺乏活躍性的市場是沒有價值的。
目前仍然硬著頭皮上市交易的,以手握國務院金融創新“尚方寶劍”的天津文交所為代表,但旗下十多個份額化產品價格一路走低。而南方文交所則是靜悄悄地迎合38號文的規定改了交易規則,交易模式改成了T+5。
漢唐目前雖然提出了五種解決方案,但業內人士認為,漢唐的幾種方案,只是一種拖延政策,如果沒法復牌,又沒有基金公司接手,最可行的辦法只能是拍賣,但拍賣究竟能賣多少價錢很難說。
以創新求轉型
這場將所有文交所卷入的整頓風暴洶涌來襲,哪些文交所能生存下來?
記者采訪的某業內人士表示,像上海、深圳這樣以產權交易為主,國有背景的,存活幾率很大,其他地方的,不詳。而近期業內多有傳聞,有關部門將出臺對文交所的具體整頓細則。在這場風暴中,各地文交所將面臨重新洗牌,大多數將被取締,而未來可能只會有北京(籌備中)、上海、深圳等幾家有國資背景的文交所多得正式牌照。
“38號文不是要滅了文交所,更多的是針對文化產業與資本對接中走偏的一部分業務?!痹撊耸勘硎?,整頓不會讓文交所消亡,但肯定會讓大批文交所自動退出,剩下的正規軍肯定要轉型。
截止五部委出臺的《關于加強文化產權交易和藝術品交易管理的意見》出臺,關于文交所的一個完整的政策板塊已經形成:一個是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2011)38號文);第二個是由中宣部等5個部門出臺的關于《加強文化產權交易和藝術品交易管理的意見》;第三個是文化部《文化部關于加強藝術品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也就是說,整頓并規范發展文交所的一套組合拳已經亮出。
可見,以上幾個政策基本態勢與指向是一致的,對于文件所捐未來的發展方向,專家認為認為首先應該重視文交所作為一個公開、公眾、公平、透明的交易平臺的作用,發揮好登記與見證交易功能;其次,文交所還是一個資本運作平臺,可以看做不同區域發展藝術金融產業的渠道,充分發揮其在藝術品資本市場建設上的作用;第三要重視大文交所概念依托不同的特定資源走“綜合化+ 專業化”的路子,強調社會化服務功能,推動實現文化藝術資源的流轉、整合與有效的配置;第四是發揮好利用市場化機制提升全民文化素養和社會美育等多方面的作用
轉型也在悄悄進行。
據記者了解,南方文交所近期開始了新的盈利模式的探索:與廣東衛視合作,將廣視春晚的資源產權在文交所掛牌,招商項目涵蓋企業冠名、指定合作、現場廣告合作等多種形式,有意向的合作單位,可參加南方文交所組織的現場競爭性談判及確認、簽約活動。
這種文化節目類經營權在文交所掛牌,尚屬全國首創,廣東衛視把春晚招商資源當做文化產權來認購拍賣,是創新之舉,這為文化企業提供了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隨著將來文化交易平臺的涉及面日益廣泛,未來文化產權的交易“貨架”上將會琳瑯滿目。
事實上,自從國家整肅文交所的消息傳出來后,南方文交所在產權交易平臺上的動作就前所未有的多。如上個月首次試水股權交易,將南方控股所持上海泰泓51%股權在文交所掛牌,最后通過公開拍賣花落深圳歐奇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據介紹,近期還有多個股權交易項目將在南方文交所掛牌。加上版權、債權、專利等交易,產權交易與文化企業投融資服務,已成為南方文交所的兩大業務方向,而藝術品份額化產品的業務比例則進一步縮小。
“38號文”出臺后,天津文交所向專利主管部門提出有關“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模式”的專利申請。據悉,這一想法源自不久前國家發改委對天津文交所的調研結論。
發改委認為,天津創建文交所是落實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實驗總體方案的舉措,發揮了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符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精神和文化產業改革發展方向,因此,它的創新成果應該受到法律保護。
正在謀求轉型的還有湖南文交所,該所在去年6月掛牌并發售兩個藝術品資產包后,一直處于沉寂狀態。去年11月,湖南文交所宣布對交易平臺進行深度調整,并透露以后將改變經營方向,重點打造文化產業投融資服務平臺,助推文化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