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聯手市保障房建設中心共建安置房
1月11日,西城區政府與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簽訂對接安置房投資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約定,西城區政府將委托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專門負責保障性住房建設。
據了解,此次簽約是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與中心城區政府的首次合作,也是中心城區借助市級保障性住房建設平臺,拓寬對接安置房項目建設資金利用渠道的一次積極嘗試,對中心城區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的全市保障性住房投融資、建設及運營管理平臺,承擔著為市級統籌公共租賃住房項目以及市政府委托建設的對接安置房項目籌集資金等重要職能。西城區作為中心城區,平房多、老舊樓房多、人口密度大,舊城保護性改造任務重。西城區政府此次與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合作,將有利于緩解項目建設資金壓力,為西城區對接安置房建設提供強大的資金保障。
近年來,西城區政府按照北京市“以區為主、全市統籌”的要求,自行建設對接安置房項目,解決中心城區居民的住房困難。從2010年至今,通過市政府統一劃撥土地,西城區已在昌平回龍觀、房山長陽、豐臺張儀村等地塊開工建設各類保障住房。2012年,西城區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任務將達到1.5萬套;2013年至2015年,西城區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總量預計將達到3萬套。
朝陽區:成立民間音樂家協會
朝陽區民間音樂家協會正式成立。該協會是朝陽區文聯的第七個協會,共有39名聞名全國的藝術家成為首批會員,這39人全部為市民耳熟能詳的知名藝術家,如著名藝術家李光羲擔任藝術顧問一職,中國廣播電聲樂團團長魏金棟擔任名譽主席,總政歌劇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任音協主席。
據朝陽區文化委主任黃曉偉介紹,作為一支全區群眾性的音樂團體,今后,協會將定期組織具有朝陽區文化特色的文化藝術節、音樂節等各類音樂展演、比賽、評獎等活動,對優秀的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音樂理論成果以及對在音樂教育和其他音樂工作中有顯著貢獻的音樂家及優秀音樂人士予以獎勵和表彰。
海淀區:打造“15分鐘文化服務圈”
1月17日,海淀區發布了關于率先形成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新格局的實施意見,提出要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目標,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最大限度地滿足區域內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據海淀區文化委主任陳靜介紹,從今年起,海淀將興建一批標志性的公共文化設施,計劃用2至3年時間構建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打造“15分鐘文化服務圈”,讓居民享受文化福利。
目前,海淀區現有的文化館、博物館和圖書館3個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標準相對較低,與海淀科技文化大區的地位不匹配,也不能滿足區域人口的文化需求。
根據規劃,海淀還將利用現有的文化設施,構建區級文化交流中心、區域性文化活動中心、街(鎮)級文化服務中心、社區(村)級文化活動室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讓居民就近就地參加文化娛樂活動。
除政府出資大力發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海淀區還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文化領域,興辦各類民營文化設施和機構。并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上博物館”工程,用數字技術對區域內的非遺項目進行全方位的展示等。
房山區:現代生態休閑新城論壇進北大
1月7日,房山現代生態休閑新城論壇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開幕,四百多名來自政產學研各界嘉賓齊聚北大,共享文化產業盛事。據了解,該論壇由北京大學主辦,房山區委、區政府和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共同承辦。
房山現代生態休閑新城論壇是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文化改革發展做出全面戰略部署之后舉辦的一次高端學術交流盛會。論壇以“文化立國:我國文化發展新戰略”為主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深入解讀我國文化發展新戰略,暢談文化產業發展新趨勢,重點探討了作為世界城市重點建設的新城房山區,如何把文化發展融入現代生態休閑新城建設的全過程,真正實現文化與城市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路徑。
目前,依托資源優勢,房山正在全力打造房山歷史文化旅游集聚區。該歷史文化旅游集聚區是經市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小組批準設立,于2008年4月成為北京市第二批11個集聚區之一,涉及周口店、城關、韓村河、大石窩、長溝五個鄉鎮,是本市惟一一個空間最大、地域最廣、涉及內容最多、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集聚區,也是目前本市31個集聚區中惟一以歷史文化旅游為特色和主導產業的集聚區,是集參觀、研修、度假、會展、交易功能為一體的文化旅游集散地。
通州區:建成全國數字城市建設示范區
日前,歷時兩年半建設的“數字通州地理信息公共平臺”正式開通,這一平臺不僅能為居民生活帶來便利,也推動了城市的精細化管理。通州也因此被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授予全國數字城市建設示范區。
據通州區常務副區長張勇介紹,數字通州是數字北京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經濟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下一步,通州將按照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和市規委要求,著力在推動公共平臺有效應用、加強公共平臺管理維護和深化數字通州建設上下功夫,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努力在建設科技北京中做出更大貢獻。
通州建設現代化國際新城,要求城市管理與決策必須以精細化、實時化的現代技術信息手段作為支撐。2009年,通州作為全國試點,由區規劃分局牽頭,開展了以基礎數據庫、共享平臺和應用系統為主的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目前,此項工作已完成,主要成果包括“一庫一平臺五應用一環境”,即建立了一個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搭建了一個數字通州地理信息公共平臺,開發了三維規劃輔助決策系統、應急指揮管理信息系統、地價管理信息系統、地名庫管理與應用系統、地理信息公眾服務系統五項典型示范應用系統,并為地理空間框架的順利運行開展了支撐環境建設。
據了解,數字通州地理空間框架系統不僅能在城市規劃、精細化管理以及應急指揮、地價評估等方面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支撐和幫助。其中的地理信息公眾服務系統還可以為普通大眾的生活、旅游、辦事等方面提供便捷信息服務,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信息檢索,定位到想去的餐廳、酒店或者商場。并為來通游客提供詳細的游覽說明及簡介,通州區所有區屬部門的位置,聯系方式,職責職能等都可以通過系統進行快速查詢。該系統將成為展示通州的新名片。
延慶縣:旱船技術跑上北京“春晚”
在2012年的北京電視臺春晚舞臺上,來自延慶鎮勝利街村旱船隊首次登臺獻藝。據介紹,延慶旱船融文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筑等藝術于一體,具有道具獨特、套路豐富、音樂粗獷等特點;具有很高的研究推廣價值,這也正是北京臺看中延慶旱船隊的原因所在。
數說
20萬 1月15日,朝陽區區長程連元對外表示,由于“以業控人,以房管人”等措施的落實,作為人口大區的朝陽區在人口增長上已經得到控制,實有人口數連續三年降低,僅2011年一年就降低了20萬。
20萬1月3日,密云縣政府發布消息,目前全縣327個村已有九成以上的村完成了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村集體資產量化到每名農民身上,讓近20萬名農民變成了擁有村集體資產的“股東”。
聲音
其實前門地區的大部分地下早已經被挖空。
——1月17日,東城區區長牛青山透露,前門地區的停車難問題馬上就會得以解決,東城區經過反復論證,最終決定將利用挖空的地下空間,在前門大街地下建設北京城內面積最大的地下停車場。
金融街將向西擴展到南二環西側。
——1月15日,西城區委書記王寧表示,未來5年,西城規劃將現在2.59平方公里的金融街擴大至6至8平方公里,新增400萬至5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最終,金融街整體建筑面積將達到1000萬平方米。
朝陽區的財政收入很高,但人均財政支出很低,去年人均財政支出從全市倒數第一變成了倒數第二。
——1月15日,朝陽區區長程連元表示,朝陽區去年的財政收入300多億,在全市各區縣中排名第一,但要上交三分之一收入給市里統一安排,這是北京為統籌城鄉發展做出的一項特殊的政策,所以朝陽區可支配收入其實沒那么高。再有就是朝陽區人口多,尤其是流動人口多,人口基數大,使得人均財政支出很低。
2012年,麗澤金融商務區計劃新開工面積達200萬平方米。
——1月15日,豐臺區區長冀巖表示,截至目前,麗澤金融商務區累計引進注冊機構及企業71家,注冊資本金超過239億元。隨著中鐵物資、中鐵銀通、建信股權基金、通用財務、中經社控股等一批機構和企業的入駐,麗澤金融商務區對豐臺區經濟發展的貢獻作用正在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