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份的電商價格亂戰并沒有真正打起來,究其原因,戰爭的挑起者并沒有弄清中國家電行業的水到底有多深,認為可以翻演當年搶占圖書市場的舊戲。
結果證明,幾家電商經驗主義以及準備不足,最終上演了一場頗具戲劇性的營銷口水戰。
為何會出現這種局面?中國家電行業不乏千億級別的生產商和零售商,他們在線下早已形成了穩定的利益共同體,不會允許有人對既有規則進行明目張膽的破壞。
在價格戰后期,供應商根本不供貨給京東,并嚴格管控自家的渠道商,與其說京東準備不足,不如說它根本無貨可參戰。整個行業都在期待一種更為健康的線上零售模式,而不是盲目侵犯所有行業參與者的利益。
這場價格戰盡管帶有戲劇性,但確實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它會是線上與線下零售商模式之爭的分水嶺。前一陣有不了解電商的傳統企業老板問我說:電商如果虧錢,為何還要繼續做?幾乎每一個傳統零售行業的領導者都在這個問題上猶豫過,而互聯網電商一度認為這是正常的,認定自己走的高科技路線,只需要融資擴大規模即可。實際上,這兩派正從模式之爭走向相互融合,未來一定會涌現一批既懂互聯網又懂傳統零售的電商企業。
以成本競爭為例,真正的價格戰優勢是建立在采購成本與運營成本基礎之上,在此次價格戰中庫巴能夠不落下風,主要是因為,我們背后對接的是國美每年過千億元的采購規模,并且,還共享著國美在國內200多個倉庫,整體成本是非常低的。
盡管從長期看,線上比線下零售會擁有更高的運營效率,但現在電商受制于規模以及融資問題,優勢目前還沒有顯現出來。例如,線上零售商的配送費用率是一個變動成本,賣一件就得配送一件,這個問題的解決只能靠有規模效應的物流基礎設施,而這恰恰是線上零售商目前的短板。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零售都需要擁抱低毛利,最后比拼的是存活能力,而這要企業實現互聯網營銷能力與零售運營能力的融合。庫巴為此確定了兩大突破方向:一是提升互聯網用戶的購物體驗,采用更多的互聯網營銷方式,不斷提升客戶服務水平、物流配送、頁面購物體驗等綜合能力;二是提升供應鏈的整合能力,從原材料配件一直到最終的配送和服務,每一個環節都有著分割的利潤空間,庫巴正通過定制開發、聯合促銷、包銷等方式深化供應鏈整合,組建新的價值鏈條,這才是未來競爭的關鍵能力。
今年8月份,庫巴完成了與國美集團的系統對接,將原來的3個系統升級擴容至7大系統。
其中,越貼近前端用戶體驗的系統由庫巴團隊開發,如EC(網站前端)、CRM(客戶管理系統)和OMS(訂單管理系統)等,而越靠近企業后臺的部分則對接國美的成熟系統,如SAP的財務系統、戴爾Dragon供應鏈系統等。
這種有針對性的系統對接方式,使得庫巴的訂單處理效率提升了5倍以上,又提高了庫巴的抗高流量能力,避免了促銷活動中的頁面卡死、登陸困難等問題。
在9月份的第一波促銷中,庫巴的銷量已經攀升到平時銷售的3倍以上,而庫巴今年的目標是沖擊百億元,較去年增長400%。
在模式融合的過程中,庫巴也在反思如何引領行業回歸零售的商業本質。目前價格戰、口水戰充斥在電商領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供應商觸網深度不夠,也未與網絡零售商形成良性的利益分成機制,如何教育供應商將是電商需要解決的一項環境成本。
這種融合對接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將線下產品直接放到網上來賣,二是零售商進行產品的定制包銷,三是C2B的模式,即先在互聯網上進行需求定制,然后實現零庫存生產。
目前,庫巴的產品品類中已有15%是包銷定制的產品,未來這一比例有望突破50%。庫巴之所以積極推進這一進程,就是想通過供應鏈整合,以及精細化的運營和推薦,幫助消費者購買到更好的東西,這才是零售商存在的獨特價值。
國美集團對庫巴的定位也逐步清晰,就是搭建一個綜合型性購物平臺,并在規模上進入行業前三。在國美線下與線上所打的三張牌中,庫巴更像是一個電商前鋒,會在品類百貨化擴張、線下與線上渠道融合、價值鏈整合等方面做出大膽的探索。
(丁東華系庫巴網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