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
前篇我們提到9月中旬開始,市場可能出現轉機。9月7日的一根長陽,似乎顯示市場有噴發狀,但是很快在外圍領土爭端惡化的情況下,市場又被打回原形。實際上,我們分析如上的變化,不難看出,根本原因還是內部政策層面沒有跟進,以致轉融通開放的融資盤信心滿滿地進入后,又被空頭利用外圍消息狙擊融資盤。我們注意到,自2010年3月31日融資融券開始之后,市場多次出現這樣的現象,只要短期融資盤大量增加,后面必然會遭遇做空盤的狙擊。這或者表明,9月7日市場的放量大漲,其中成分多為短多盤。
但是,我們注意到,中日釣魚島爭端由來已久,這也不是短期能夠解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背后的核心,是中國的海權戰略興起,以及日本經濟的衰退。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能源對外依賴大國,油品的對外依賴已經達到56%以上,影響經濟的成分高達92%。所以,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結構轉型而言,獲取更多的替代能源,以及國內的能源消費節能問題,是整個國家戰略結構轉型的組成部分。而達到減少能源對外依賴的路徑,大約可分為幾個:
第一是加快國內油頁巖氣的開采。去年年中,我們即提出這個方略,認為油頁巖氣在未來的2.5年左右,應該出現整體放量。而這種放量所帶來的是,宏觀經濟中油頁巖氣的經濟總比重不斷提升,由此提升的總市值,未來將填補地產經濟壓抑后總市值的減少。我們認為,作為代表未來社會洪流推動的方向,中端的產業個股,必然也會逐步被市場認識。而在目前指數的相對低位區域,選擇這類的品種做中長線投資,其實不用太多顧慮指數的漲跌。
第二是節流問題。目前中國家庭汽車的保有量不斷增大,這是中國能源對外依然持續走高的主要原因。假如未來有一天,中國家庭的汽車保有量達到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那么,中國的能源消耗將達到世界油品產出的四分之三。這顯然是不能容忍的,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世界一定會大亂。所以,新能源替代的汽車之發展,將是中國經濟必然的選擇。而高鐵、輕軌城際交通、重軌運輸,同樣也是節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相關的稀有磁材、機電控制、石墨稀、電解液等,均可能出現階梯式放量。它們同樣也是代表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當然也是值得關注的投資品種。
第三是海權戰略的鞏固問題。中國有遼闊的海疆,且處于爭議之中的不少。綜合考量國家的海權戰略與能源替代問題,我們認為,海工重裝裝備產業鏈,未來將會出現獨立于前面周期性產業的主流集團資金投資關注的重要方向。據了解,在今年中國經濟極不景氣的情況下,這類大央企依然保持著極高的增速,這是一個令人值得關注的現象。
雖然我們認為中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轉型期目前可能還要持續好一陣,但是,轉型期中,必然會有一批前導產業率先崛起。
我們相信,只要中國保持穩定,人們的信心必然會得到提振。而現在的市場并不完全是缺錢,更缺的是政策明確給予的信心。而種種跡象表明,目前的大局還是穩定的。當一切都落定之后,跌了四年的市場必然會得到信心上的提振,并出現一輪恢復性的上漲。鑒于上述的判斷,我們認為現在是時候了,是到了應該著手研究行業與公司前景,篩選符合未來社會發展方向的個股,準備階段做多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