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中天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也在不斷地向前發展,目前建筑施工項目目前正在我國如火如荼地開展著,現澆混凝土結構施工方法存在著勞動條件較差,濕作業多,工期較長的缺點,但是這種施工方法較為簡單,與此同時,耗鋼量較少、抗震性好、整體性較佳,所以目前比預制裝配式更為常用。本文結合筆者的實際經驗,從模板工程施工、施工縫處鋼筋處理、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行為,并采取積極措施防治混凝土裂縫的產生這幾個方面對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a)-0075-01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也在不斷地向前發展,目前建筑施工項目目前正在我國如火如荼地開展著,而在這些建筑施工項目中,大量應用著混凝土工程?;炷凉こ叹哂兄T多優點,在建筑工程結構中占主導地位。諸如:其具有可就地取材、節約鋼材、耐火、可塑性好、整體性好、耐久等特點,一般來說,按其施工方法,鋼筋混凝土工程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和現澆混凝土結構工程。
現澆混凝土結構施工方法存在著勞動條件較差,濕作業多,工期較長的缺點,但是這種施工方法較為簡單,與此同時,耗鋼量較少、抗震性好、整體性較佳,所以目前比預制裝配式更為常用。常見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一般有三種,在常用大模板的施工過程中,一般采用剪力墻結構施工;在滑升模板施工的過程中,大多采用筒體結構施工;其余的施工過程,多采用框架結構施工。
1模板工程施工
在模板工程施工中,材料可以采用鋼板、鋼模板、膠合板等。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務必應該要滿足如下一些要求:不得遺漏預埋鋼管、預留孔洞、預埋件,這些結構附件都是固定在模板上的,這些結構附件在安裝時都應注意偏差滿足規定要求,位置務必準確,安裝必須牢固。混凝土在進行澆筑之前,應注意保持模板內干燥,不能夠有積水的現象存在,應清理干凈模板內的雜物,同時,還應該將模板內澆水濕潤。應注意保持模板的接縫處于密封狀態,不能夠出現漏漿的現象;在混凝土與模板之間的接觸面不可以采用那些妨礙裝修工程施工或者影響結構性能的隔離劑,應該采用那些無毒無害的隔離劑。為了避免出現混凝土漏漿的現象出現,應該在墻、柱腳模板的地方加入必要的導模和墊木。當梁、板跨度≥4m時,其底模應按跨度的1‰~3‰起拱。
2施工縫處鋼筋處理
鋼筋在進場的時候,施工方就應該按照相關的規定來對這些鋼筋進行抽樣檢驗,其力學性能務必應該滿足有關標準的規定。如由鋼筋加工場制作,則應重點控制好配料單的編寫及半成品到現場后的檢驗環節。鋼筋在進行安裝的過程中,鋼筋的數量、規格、級別、品種都應該符合相關的設計要求。對于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樓面而言,一般來說,在樓面上都是不保留施工縫。但是如果遇到特殊原因,諸如水電供應、施工組織、天氣等因素的作用導致樓面不得不設立施工縫的時候,那么為了使得施工縫部位的抗剪能力得到提升,就務必應該在施工縫的地方增設施工插筋。由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兩家單位一起來確定伸入縫兩側的長度和插筋的數量。在上、下受力鋼筋位置上放置Φ20的梁插筋。在板中部放置Φ12的板插筋。
3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行為,并采取積極措施防治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3.1 用好樓板裂縫修補劑
樓板裂縫修補劑具有以下一些優點:(1)力學性能優良,與混凝土粘結牢固,高強度具有補強、加固的作用。(2)固結體具有高粘結力,高抗壓強度且不受結構形狀。(3)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抗沖擊性能,能夠抵抗外力引起的變形,降低體系產生的內應力,提高材料的適應性能。(4)熱膨脹系數與混凝土接近,故不易從這些被粘結的基材上脫開,耐久性好。(5)化學性能穩定,耐腐耐候性好,具有抗滲、抗凍、耐鹽、耐堿、耐弱酸腐蝕的性能,并與多種材料的粘結力很強。
3.2 加強結構方面的控制
樓板裂縫由使用功能而可以分為有害的及無害的兩類,經過實踐證明,引起建筑物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在變形作用下,結構的抗力取決于混凝土的抗拉變形和抗拉強度,實際上也就是抗拉性能,施工單位應該采用各種手段來控制裂縫問題,來加強混凝土結構方面的控制,例如可以采取永久式伸縮的方法、化學灌漿處理的方法。
3.3 完善振搗、澆筑環節的質量管理
振搗、澆筑環節作為整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較為關鍵性的環節,必須嚴格按照具體的施工工藝操作規程來進行。攤灰與振搗應在對稱位置開始,不可過振或漏振,無骨料集中現象,分層清楚,鋪料均勻,平倉分層滿足振搗設備能力的要求?;炷琳駬v有序,以混凝土表面不下沉、無氣泡、產生浮漿為標準,振搗應該插入到下層5cm左右。而澆筑環節中,應嚴格按照澆筑順序進行,振搗時間應均勻一致,不得出現施工冷縫,分排進行施工澆筑,施工縫留在后澆帶處。根據振搗棒的鋪料間歇時間、有效震動長度來確定澆筑時間; 模板、預埋件等在施工中無損壞或變形現象,必須保護措施得當。澆注完畢后,表面要抹平、壓實,排除泌水,清除多余灰漿。為了有效防止出現表面和松頂干縮裂縫的現象,必須在定漿后進行二次抹壓、二次復振。
3.4 加強混凝土的養護及測溫工作
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之后,接下來做的環節就應該是按溫控技術措施的要求來做保溫養護,這個也是混凝土施工的關鍵環節,目的在于保持良好的抗風條件和濕度條件來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降低混凝土塊體的自約束應力,降低混凝土的降溫速度,使得混凝土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養護。施工人員應該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濕潤,應根據溫度應力來對保溫養護的持續時間進行確定和控制,保溫覆蓋層的拆除應分層逐步進行;同時,還可以采用預埋導管注入循環水的方法,減小內部膨脹產生壓力,縮小內外溫差,降低大體積混凝土塊內溫度。
參考文獻
[1] 王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板在施工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工業建筑,2007(S1):123-125.
[2] 馮東利,李慧.混凝土保護層設定及實施[J].科技信息,2009(17):112-115.
[3] 黃斌.砼最小保護層厚度和板面厚度控制的作用與施工方法[J].中國科技信息,2005(12):169-170.
[4] 陳肇元.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設計要求急待改善——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問題討論之一[J].建筑結構,2007(6):145-150.
[5] 蔣利學,陸偉杰.混凝土結構中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控制[J].工業建筑,2005(S1):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