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建榮
〔關鍵詞〕 學校管理;人文性;校長;集體活力;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37〔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8—0020—0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對開展學校管理及學校自主性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為本、以校為本”的管理理念,對校長的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挑戰,這就要求校長對如何在學校管理中實施人文管理多做研究與探討。
一、校長要全心全意地熱愛學校
好學校的聲譽不是吹捧出來的,而是全體教師用汗水澆灌出來的。要建設好一所學校,首先校長要擺脫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態,腳踏實地。校長的權威不是來自職位和權力,而是來自人格力量。在學校的利益分配中,校長更應用強大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師生,既對領導負責,又對教師負責。要全身心投入到學校建設中,深深地熱愛學校、老師和每一位學生。把自己的命運和學校榮辱緊緊地連在一起,和學校一起成長。
二、展示校長魅力是實施人文性管理的前提
校長的魅力是指校長的政治道德素質、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對師生的感染力。一個好校長必須是一個政治過硬、道德高尚的賢者;一個樂學好問、知識淵博的智者;一個多謀善斷、講究藝術的能者;一個胸懷坦蕩、心中有愛的仁者。要本著看主流、看本質、看發展的原則看待教師,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教師的積極性;要盡可能地去發現教師身上的長處,努力向他們學習。只要做到了愛其人、知其心、長其善、補其過、激其勤,盡可能地寬以待人和誠信包容,才能形成良好校風。
三、激發集體活力是促進人文性管理的關鍵
校長的魅力影響著領導集體的活力,校長對方向的指引、決策的把握、品德的影響、精神的感召起著關鍵作用,是增強領導班子凝聚力的催化劑。因此,校長手里不應拿著鞭子,而應高舉著旗幟。領導集體的活力是學校工作取得成績的關鍵。無數事實證明,一個校風正、學風濃、管理好、質量高的學校,就一定有一個團結、勤勉、實干、高效而又具有活力的領導集體。
四、校長要有問題意識,反思意識,要善于發現問題
只有發現了問題,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做出符合多數人利益的決策,讓教師心情舒暢地工作,讓學生快樂地成長。對此,校長首先要常深入課堂、辦公室,通過參與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活動,和教師交談,了解真實情況,并切合實際地去對學校的發展進行思考。要通過網絡、報刊等多種途徑向名校學習,在比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次,要不斷地學習政策法規,增強政治敏銳性,通過對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學習不斷完善學校管理,明確在管理中面臨的問題的輕重緩急,由此來制定學校的發展目標。再次,關注時事,從多種媒體信息發現問題,吸取教訓。如安全方面的報道就應引起高度警惕,以防止類似影響學校發展的安全事故發生。
五、轉變評價觀念,發揮評價人文性作用
“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評價是所有成功教學的基礎。在“人文性”的管理理念下,學校的核心是“人”,僅靠量化的數字來評判一位教師,既不科學也不全面。教師是一個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群體,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和較強的自主意識。如果忽略教師的情感和尊嚴,僅靠行政命令,強調模式化的管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就會明顯降低,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所以不能把領導對教師的考評或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作為惟一的標準;要將偏重教學結果的終極性評價,改變為重視教師發展過程的發展性評價。評價教師,不僅要看教學成績,還要注重教學態度、教學過程、教學行為及教師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等。要重視對教師的正面引導,鼓勵他們開展教學研究,不斷促進他們向研究型、發展型轉變。
總之,如何在學校中進行人文性管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方面,還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并學習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為開創教育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編輯:馬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