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鵬 李剛
摘 要: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中土基工程經常出現的一些質量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市政道路土基工程質量問題
中圖分類號:U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a)-0148-01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私人車數量與日俱增,促使城市交通迅速發展,這就要求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要更高。土基工程作為關鍵的一項施工工程,其施工質量高低,直接會影響到路面的使用效果。土基施工的土方工程量比較大,施工程序步驟復雜,緊密聯系著路面、橋涵、排水等施工,并直接受到地形地貌、氣象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要想達到路基的堅固、穩定,必須認真施工,才能保證路基工程的高質量。
1土基的質量要求
1.1 結構穩定性要求
為避免土基結構受到行車荷載及其它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整體失穩情況,必須采取各種有利措施,因地制宜,施工出穩定的土基整體結構。
1.2 強度要求
當外力作用時,為防止路基超過容許范圍出現嚴重變形,必須采取一定措施保證路基的強度做夠高。
1.3 水溫穩定性要求
路基受到地下水、地面水作用時,強度將會大大降低。尤其是在季節性冰凍區域,變化的水溫狀況,將導致路基周期性凍融而出現凍脹和翻漿,大大降低了路基強度。施工應達到路基水溫穩定性,即使水溫狀況最不利時,路基強度也不會大大降低。
市政道路施工中土基工程出現的典型問題有以下幾種。
2土基碾壓及排水問題
在施工過程中,對于土基碾壓及橫坡處理不夠重視。好多施工人員認為土基沒有必要根據標高碾壓整平,推完路槽以后,只碾壓一遍,就對路面底面結構層開始施工,遇到有些土路絕對標高較低時,也不修整,只顧及進度問題,卻不顧路基排水。
2.1 產生的后果表現為
(1)土基不平整,標高不準確,忽高忽低。勢必會造成土基高的地方承重層結構很薄,厚度的不足容易造成路面出現龜裂,而土基低的地方又浪費了結構材料。
(2)土基橫坡出現不準確,平整度較差,導致承重層及面層厚度不均等,會減少道路的使用壽命時間。土基橫坡未進行整平,排水未做好,就會造成雨天排水不暢,導致土基吸收大量雨水,含水量過高。土基會成為“橡皮土”,給土基碾壓帶來很大困難。
(3)土基施工排水設施沒有設置或者堵塞.會給施工進度及質量造成影響,還會引起翻漿現象,給施工增加難度。
(4)土基回填時沒有根據設計或規范進行回填或碾壓,導致道路行車因密實度不高引發路面龜裂、凸起凹陷等現象。
2.2 解決辦法如下
2.2.1 土基壓實整平
土基壓實與否的因素包括土的含水量大小、土的性質、壓實機具選取以及壓實方法選擇。(1)大量實例已充分證明,當土體含水量最佳時進行壓實,土顆粒結合得最緊密,可以達到最穩定的相對位置,水穩定性最好,所以土體含水量對壓實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和掌握土體含水量。(2)土體性質的影響,土質不相同.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是有區別的。施工過程中,應分析試驗不同土質,求得各類土質的最佳含水量以及最大干密度,以此為標準來對土基壓實進行控制。
2.2.2 正確布置排水與降水設施
施工布置排水與降水設施時,不能破壞土基土壤天然結構,保證臨近建筑物與構筑物的安全。排水與降水設施的設置,不得對原有地面排水系統造成破壞,應當與之進行有機結合。施工排出的水體,應引向距離土基較遠的區域。在細砂與粉砂土中進行降水時,應當采取措施避免流砂。在路塹坡頂外側設置排水溝時,排水溝橫斷面與縱向坡度應通過水力計算進行確定。排水溝設置時,應當在路塹頂部邊緣留有防滲安全距離,或采取一些防滲措施,而且要在路塹頂部建造傾向排水溝方向的2%橫坡。設置排水、降水設施時,應關注天氣情況。在雨天、雨季進行施工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一邊開挖一邊碾壓,必要時停止施工。
2.3 溝槽覆土問題
土基施工時,溝槽覆土沒有按照相關要求操作施工,比如將含水量高的土壤倒入溝槽內,甚至溝槽內填入淤泥,有的填入大塊石塊與混凝土塊舊料導致空隙很大,溝槽填土未按規范標準進行分層夯實。這些錯誤操作都會給道路質量帶來嚴重問題,嚴重影響道路的使用。
2.3.1 產生的后果
道路通車時間不長,溝槽部位由于行車荷載作用,產生塌陷現象,溝槽兩側路面產生明顯裂縫與凹槽。
2.3.2 解決辦法
施工過程中,要嚴格要求操作人員,不要隨便把淤泥、泥炭土、沼澤土、凍土、及大量含有生活垃圾的土質等填入溝槽內。對于塑性指數超過26、液限超過50%、可溶鹽含量超過5%、7000C有機質燒損量超過8%的土,只有通過技術處理才能用作基填料。其次,應當對覆土最小深度把握住,分層夯實機械要選取輕巧方便的,來完成溝槽覆土。
2.4 土基出現“彈簧土”問題
當土基填料含水量過高,或者翻曬,拌合不均勻,碾壓層下面存在軟弱層等情況均會造成“彈簧土”的出現,土基四周彈起,表現為軟塑狀態,無法壓縮體積,無法密實成型,嚴重阻礙了施工進度。解決方法如下:(1)嚴禁使用天然稠度低于1.1,液限超過40,塑性指數超過18,含水量超過最佳含水量兩個百分點的土質作為路基填料。(2)將碾壓層下軟弱層徹底清除,填入良性土壤重新整平碾壓。(3)對出現“彈簧”的部位,進行翻曬、拌和均勻然后重新碾壓,或者將之清除重新填入含水量適宜的土壤。(4)對出現“彈簧”而又急于趕工部位,可以加入生石灰粉翻拌,使土質達到適宜含水量再重新碾壓。
2.5 翻漿與地下水問題
土基施工過程中,經常發生基槽翻漿、地下管線泄漏、地表水位過高等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問題,將使道路使用年限收到嚴重影響。在廢舊管線漏水地方,水體常年沖刷,會沖擊走該處的道路結構層與地下土層,從而形成空洞,導致路面發生塌陷等現象。解決辦法如下在土基施工過程中,操作人員要隨時觀察土基表層,假如發現有些部位土壤含水量出現異常情況,一定要找到原因并制定相關解決措施。
3結語
總之,市政道路施工中,土基工程的施工技術并不是很困難,但是由于施工現場狹小、工藝比較復雜等因素影響,加上交通流量影響大,在施工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困難以及環境條件的制約。因此,市政道路土基工程施工要始終按照技術標準操作,切實加強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員質量意識,一定會使路基耐久性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黃嘉衛.公路路基施工的壓實控制探討[J].山西建筑,2008(1).
[2] 歐秀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探討[J].中國水運,2007(12).
[3] 高速公路路基設計與施工[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4] 李躍軍,吳亞中,李亮.路基施工質量均勻性綜合評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