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龍 王濤
摘要:如何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素質是大學生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以筆者指導的一項東北農業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為例,從項目申請與項目結題2個階段闡述分析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與培養大學生創造性思維、鍛煉大學生實踐能力以及提高大學生科學研究能力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大學生科技創新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c)-0252-01
現代社會已進入知識與科技的時代,科技創新已成為時代的主題,只有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民族與國家,才能引領世界發展的步伐,才能屹立在發展的前沿。大學是知識與信息的生產之所與傳播之所,大學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大學生的創新素質是影響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關鍵[1]。圍繞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全國很多高校都開展了各種各樣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這些科技創新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在國家和學校有關部門組織引導下,依靠教師的指導幫助,自主開展的科技學術活動[2]。以筆者2010年指導的一項東北農業大學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為例,淺析幾點對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和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看法與體會。
1 東北農業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簡介
東北農業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大學生科學素質,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鼓勵和支持大學生盡早地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實踐等創新活動。東北農業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申請流程主要分為八步:第一步,學生收集資料,做好申報準備;第二步,填寫項目申請書;第三步,指導教師進行評價(若評價不合格,返回第二步);第四步,上報學院;第五步,學院學術委員會初審(若初審不通過,返回第二步);第六步,上報教務部;第七步,學校評審(若評審不通過,返回第一步);第八步,正式立項。項目結題流程主要分為九步:第一步,學生做課題,撰寫結題論文;第二步,填寫項目結題報告書和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學分申請表;第三步,指導教師審閱結題論文和結題報告書(若審閱不合格,返回第一步);第四步,上報學院;第五步,學院學術委員會初審(若初審不通過,返回第一步);第六步,上報教務部;第七步,學校評審(若評審不通過,返回第一步);第八步,公示結果;第九步,正式結題。
2 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包括多個方面,不同學科和專業要求的側重點不一樣,以東北農業大學水利與建筑學院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為例,2010級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里要求學生具備的創新能力包括具有較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新實驗能力、科技開發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
2.1 項目申請階段與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關系
由東北農業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申請流程可知,項目申請主要分為八步。筆者認為在這八步中,第一步是最重要也是最難操作的,對于大學生來說,基本上沒有從事科學研究的經歷,這使得他們不知道怎么選題,怎么收集資料,如果只是憑自己的想象或興趣,那么他們的選題有多大的可行性、科學性和創新性都是值得考慮的。因此,筆者認為在項目申請階段,需要把第三步(指導教師進行評價)提到前面,與第一步融合,也即是說,在收集資料之前,學生首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問題,指導教師對這些想法和問題進行分析,判斷,或者首先由指導教師提出一些大致的研究命題,然后與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對提出的研究命題進行進一步細化,在上述基礎上由指導教師和學生共同確定要研究的命題,然后由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對確定命題的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趨勢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制定出具體的研究內容,提出創新點,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2 項目結題階段與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關系
項目申請成功后,接下來便是項目的具體實施和準備結題過程,這一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試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為完成項目研究內容,需要項目組成員學習掌握項目采用的研究方法、收集統計資料、進行試驗獲取數據、解決收集統計資料和試驗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筆者指導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為例,受時間、試驗條件和經費等因素的限制,項目中所用數據不是項目組成員通過試驗獲取的數據,而是從UNSODA V2.0數據庫下載的數據,但是下載的數據有一部分不能直接用于該項目的研究,需要借助于相關軟件和模型進行轉換,筆者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解決思路,提供了相關軟件和模型,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項目組成員順利地將項目所需數據整理出來。這一事例表明在指導教師的啟迪下,讓學生親自動手解決某一問題,則非常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養成,這可為他們以后從事科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掌握相關研究方法與獲取試驗數據之后,接下來便是如何整理數據和分析數據,進而撰寫結題論文,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從事科學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某一具體項目中,這一步成功與否直接影響項目得出結論是否科學合理、項目是否能按時結題,對學生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與鍛煉有著重要作用。數據表面上只是一連串的數字符號,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這一連串數字符號反映的信息,得出結論則是從事科學研究的關鍵之一,也是撰寫結題報告的前提。以筆者指導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為例,筆者發現學生收集到數據后,不知道如何處理數據,不知道如何挖掘數據隱含的信息,得不出相關結論,只是單純的將數據進行羅列,撰寫的結題論文更像一個試驗報告,這反映出學生科學研究能力的匱乏。但是經過指導教師的指引與啟迪,部分學生表現出較強的發展能力,也就是說,經過這一過程的鍛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
總之,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價值在于通過項目的申請和結題,揭開科學研究的神秘面紗,讓大學生了解什么是科學研究、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如何處理分析科學研究中的相關數據與資料、如何利用相關數據與資料撰寫科研論文、如何整理與總結研究成果,從而培養大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的能力,促進大學生創造性思維、實踐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的養成與提高。
參考文獻
[1] 瞿浩,何家霖,宋之帥.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5(1):9~12.
[2] 臧宏,劉宏街,楊方.淺談對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管理[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6):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