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珍
摘要:財務分析是企業對過去經營活動的總結,也是為企業領導提供正確決策的依據。但是,就我國企業現狀來看,財務分析還未達到要求,本文針對財務分析中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財務分析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c)-0189-01
1 財務分析的定義
所謂財務分析就是以企業生產經營中的財務報表等相關的會計資料為根據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術,它是對企業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資金運營狀況進行分析的財務活動,是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手段。通過財務分析可以對企業過去的經營狀況進行正確的評價,對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進行客觀的反映,并可預測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并為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提供準確信息,從而實現有關利益各方效用最大化和股東權益最大化。但是,財務分析受到各種主觀條件和客觀因素的制約,從而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廣大財務分析工作者應正確認識財務分析中得問題,使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中發揮重要作用。
2 企業日常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
2.1 對財務分析作用認識不清
由于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發展還不夠不完善,以及企業自身等因素,財務信息在企業投資者和管理人員的管理決策工作中越來越不受到應有的重視和依賴,導致投資者對財務信息的需求及了解嚴重不足,財務人員對財務的服務對象和財務信息的提供方面運用不當,進而,為相關業務部門提供個性化的財務需求更是難以實現;與此同時,部分企業過于頻繁的調整會計準則和財務準則,這將會使企業財會人員在學習新制度、新準則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財務分析的工作就會有所減少,導致了重視會計核算,而輕視財務分析的不樂觀的現象在企業的出現。
2.2 對歷史數據分析過分重視,忽視對未來財務管理的分析
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大部分管理者傾向于對過去已經確定結果的經營活動進行財務分析和檢查,并且分析的非常詳細,分析結果所揭示的問題也非常到位,但是分析結束后便到此為止,不再有下文。這種不注重服務于未來的財務分析,并不能夠有效的總結過去,認清現在和著眼未來,所以這種財務分析的結果根本不能在企業管理和決策上發揮財務分析應有的作用。
2.3 對財務分析風險意識的缺乏
缺乏風險意識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是一個隱性而且致命的問題,很多企業在財務分析上很少考慮風險甚至從不考慮風險,不去研究財務分析結果中的風險問題更談不上對風險進行調整,習慣于把偶然的成功當成是決策的必然所至,長期以往,導致企業的決策層脫離實際,好高騖遠,眼里只有對小概率利益的追逐,風險也會越來越大,慢慢就會在激烈的競爭中因缺少風險意識以失敗告終。
還有些企業由于缺乏對風險的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缺乏風險的管理和責任制度,一味的害怕風險,躲避風險,回避一切存在風險的業務,這樣雖然不會給企業帶來損失,但是卻永遠看不到風險背后蘊藏的巨大商機,不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和進步,商場如戰場,像這種不進步的企業慢慢就會被市場淘汰。
3 企業日常財務分析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加強對財務人員素質的提高
隨著市場經濟的加速發展,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日趨上升,財務分析在企業的決策與治理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目前,財務管理正向著戰略財務管理的方向發展,財務分析工作涉及的知識面越來越廣,財務資料也越來越復雜,加之現代財務分析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提高,這就無形的提高了對財務分析人員的素質的要求。具體要求可從以下方面加以改進和提高(1)要求財務人員充分掌握企業財務分析的知識,可得當運用財務分析方法,對企業各項業務活動全面了解的同時,還要做到與時俱進,加強對現代科學技術、現代通訊技術、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的學習,以便更充分的發揮務分析結果的作用,為企業領導者決策和管理企業提供有建設性的決策信息。(2)企業要對財務人員的工作給予大力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是在資金和時間上,要積極創造一切有可能的有利條件,充分借助技術平臺,努力為財務人員創造一個良好的自由自主的學習和工作環境,提高其能力素質。(3)加大對財務分析人員的監管力度,不斷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使之制度化,規范化,以保證財務分析結果的公正性和客觀性,為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財務信息。(4)努力引導財務分析人員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的同時也培了其養積極創新意識以及終身學習的先進理念,確保財務分析人員在工作中公正和客觀的立場,使財務分析結果得到最準確的詮釋。
3.2 建立科學的財務分析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規范企業的財務分析制度,就要制定科學的財務分析制度,良好的財務分析制度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財務分析的質量,不論是什么性質的企業,都要建立科學的財務分析制度。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企業財務分析制度上的存在的弊端也逐漸顯現,要及時的對財務分析制度的完善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1)在企業里形成財務分析工作的專一化,具體化,可設立專門的財務分析崗位,培養專門的財務分析人員;(2)加強工作責任制,明確財務分析的目的、任務和責任,提高財務分析人員工作責任感;(3)在制度中明確指出提高分析工作質量的要求,從根本上解決分析工作質量不樂觀的問題。
3.3 加強實際調查,確保財務信息質量
高質量的資料是保證財務分析效果的基礎。做好財務分析最基本的就是要有齊全的核算資料和充分的調查研究,這些是財務分析的基礎,在此基礎上財務人員才可以運用特定的核算技術方法和科學的分析方法,為企業提供有理有據,有說服性和建設性的財務分析報告。要確保財務信息的質量就要深入實際調查,以第一視覺發現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完善的環節。另外,還要加強誠信建設,適當的加大處罰力度,將財務造假成本提高,客觀上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準確性,為企業領導者作出正確決策提供確依據。
總之,企業財務分析工作的加強,財務分析信息質量的提高,會有效促進我國市場經濟朝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財務分析,認識到目前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從根本上加以改善,使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同時也能更好地為企業投資人服務。
參考文獻
[1] 董玉.企業財務分析存在問題及其改進[J].商業會計,2005(24).
[2] 張先治.現代財務分析程序與方法體系重構[J].求是,2002(4).
[3] 況培穎.從上市公司的調查研究看企業潛虧.財經研究,1999(9).
[4] 劉素斌.目前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08(16).
[5] 王澤霞,牟輝.國有電子企業財務管理調查報告.財務與會計,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