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娟
摘要:對在壓力表的檢定過程中,發現壓力表出現前慢后快或前快后慢等非線性故障。文章重點闡述其產生的原因和快速處理方法。
關鍵詞:前慢后快前快后慢非線性原因快速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TH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c)-0053-01
在壓力表檢定過程中,尤其是剛入場檢定的壓力表往往發現出現前慢后快或前快后慢等非線性故障。我們說遇到此類問題可以進行返廠退貨處理,但這一問題應做一下具體分析,現就產生的原因及快速處理方法予以闡述。
1 壓力表非線性故障產生原因
首先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兩種。
第一,大家知道,壓力表的主要感壓元件是彈簧管,而目前國內壓力表生產廠家都不是自己加工彈簧管的,包括所有的零部件全部外購。壓力表質量的好壞決定于這批彈簧管質量的好壞。所以就有為什么同樣的生產廠家,壓力表質量卻變化無常的問題。這里有兩個原因,一是壓力表廠從不同的彈簧廠家進貨造成的。二是即使是同一廠家的彈簧管,由于操作者不同或經營者急功近利的思想造成質量參差不齊。
第二,彈簧管的壓制工藝不過關,通過查找資料我們知道壓力表彈簧管的壓制工藝為普通表不少于36遍次,精密壓力表不少于72遍次。也就是壓力表的彈簧管被壓管機擠壓的次數越多,它的彈性變形才越小。塑性變形才越好。由于制度,管理,責任心等原因,現實情況一只彈簧管5~6遍次就能成型。一般來說還不好檢查,只能從產量和用戶評價中反映。由于價格競爭過于激烈,彈簧管廠家也不給予追究。這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根源。
即使出現上述原因生產的彈簧管只要組裝時進行自然失效處理,問題也不大。自然失效的方法是將加工后的彈簧管放置在自然環境中進行自然老化。普通表放置期3個月以上,精密表放置期6個月以上。這樣的彈簧管再進行焊接組裝,一般也不會出現非線性問題。因為彈簧管經過自然失效后已從彈性變形變成了塑性變形,也就是彈簧管已經定型了。進行焊接,壓力表的270°初始角也不會改變了。可是有些壓力表廠采用強制老化手段或根本不進行此種工藝,由于著急組裝發貨,就將不符合加工工藝又未采取任何處理的彈簧管進行了焊接組裝。而這樣的表在出場檢驗還是合格的。也就是組裝廠出廠時對每塊表都進行了檢驗也保證了合格,只不過是自然失效期放在了路途和用戶倉庫中,而你使用前的檢定可能已超過3個月,這種現象就產生了。如果是生產、采購、檢定在一個月內你也不會發現這一現象的。只不過在第二周期開始體現。
2 壓力表非線性故障快速處理方法
以上是出現前快后慢或前慢后快的非線形故障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由于壓力表制造工藝問題造成了壓力表彈簧管焊接后出現的270°初始角變化后造成的這種現象。出現這種現象不可怕,明確產生的原因就有處理的方法。在以往的文章或老師傳授的方法中多數是發現這種現象后,卸掉壓力,去掉指針與表盤后,通過調整機心或游絲來進行調整,這樣的方法只能是盲目調整,不可能一次調整完畢,所以速度慢、效率低。
現在,筆者推薦一種快速調修此類現象的方法——調整270°初始角。方法是首先選擇一塊與故障表同量程或大一些的精密壓力表并與有故障的壓力表一同安裝在校驗臺底座上,然后按順序拆卸有故障壓力表的指針與表盤并開始加壓至精密壓力表指針微動后,開始在故障表上或水平或垂直定針,然后繼續加壓,并觀察精密表到故障表的滿量程位置后,再來觀察故障表,此時,如果是一塊好表的話,此時表針應該是垂直的或水平的,也就是說270°初始角是對的,而故障表就會發現它的垂直度(或平行度)一定是有偏差的,或左或右,也就是270°初始角變化了,這樣的表你怎么檢定,或單純的調節連桿,都是沒用的,雖然說修理就是將誤差調整到誤差的允許范圍之內,但方法并不正確。
既然有偏差,就要調整,方法很簡單,也快速,就是帶壓調整,就是說在不卸壓的情況下,用尖嘴鉗輕輕地向左或向右搬動壓力表彈簧管末端(自由端、堵頭)。人為來改變270°初始角,注意一定不要過于用力,以免損壞彈簧管,調整一下后,松手觀察指針,一直到垂直(或平行)為止,此時270°初始角就調整好了。把壓力卸掉,取下表針。
這時再按順序裝上表盤,然后將壓力加壓到故障表的中間壓力位置(從觀察精密表中得到)并在故障表的中間位置定針(以前有人習慣在第一點定針)而從中間定針的好處是將誤差的兩邊分配,然后卸壓,重新加壓再觀察壓力表,會發現非線性問題消失了,但可能產生了線性故障即成倍比的加差或減差,只要調整連桿就可以了。
通過實踐掌握了修理此種現象的方法,能夠大大縮減修理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熱工測量及儀表.1986.
[2] JJG52-1999彈簧管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檢定規程.
[3] 計量技術基礎.國防科工委科技與質量司組織編寫.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