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賢俊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布置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發揮著鞏固知識、訓練技巧、發展能力、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作用. 筆者結合日常的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談談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思考與嘗試.
一、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現狀分析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一些教師往往只注重課堂教學的研究,而忽視對作業的系統籌劃. 有的只圖“量”,不求“質”,一味地搞題海戰術,導致學生思維活動空間減小,不利于能力發展;有的作業內涵與知識點不夠系統,片面注重難題、怪題訓練,忽視基本知識的鞏固;有的作業內容設計不科學,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層次不明,重點不突出;有的作業形式單一枯燥,讓學生找不到作業的樂趣,自然對作業的積極性不高.
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作業的效果、學習的效率,致使教學低效,究其原因在于教師沒有真正認識到作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科學地設計作業布置這一教學環節,作業的作用未能夠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 學生因為缺乏合適、有針對性的作業,而產生了應付、抄襲、少做、不做等情形,有的學生甚至因為老師的題海戰術而對作業、學習產生厭煩和抵觸情緒,部分學生形成嚴重的學習障礙.
二、初中數學作業有效設計的幾個要點
《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在初中數學作業設計這一環節中也必須遵循這一要求,必須重新構建一種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結合,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作業模式,促進學生能力素質的全面提高.
1. 作業設計系統性
在作業設計時要全面透徹地理解數學內容,把握知識的連貫性,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以及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 首先要加強“雙基”訓練,特別是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數學學科的基礎,是培養思維、提高能力的根本. 在作業設計中,要求學生首先完成的就是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對基礎知識的基本運用能力的培養. 其次要注重學習內容重難點的把握,充分利用學生作業的完成促使學生牢固掌握重點知識,同時把學習中的難點分解于作業中,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 另外要注意知識的整體性,一方面注意復習鞏固已有知識,與舊知識銜接起來,另一方面為后續知識做好準備,把后面的內容或方法滲透到前面的知識中形成良好的知識鏈,保持掌握知識與培養能力的系統性.
2. 作業內容精練性
將不在勇而在謀,兵不在多而在精. 同樣,學生的作業不是多多益善,而在于精練. 首先應注意數學作業的“質”,作業應結合課堂所講內容精心篩選,盡量兼顧作業的典型性和全面性. 在作業的選編上既考慮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又注意體現啟發性、鞏固性的原則. 教師要切忌不加深入思考信手拈來的作業布置方式,也忌不切合學生實際好高騖遠或刁鉆怪偏的作業布置,注意充分發揮數學作業應有的能效.其次還應科學地控制數學作業的“量”. 作業量的確定受學生素質、年齡特征和所教具體內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不能一概而論. 應減少不必要的重復練習,精心選擇,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布置高質量的、典型性的作業題,以達到練一題而通一類的效果.
3. 作業形式多樣性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數學學習的先導,是推動數學學習的一種意志力量. 而初中數學中布置的作業大都為筆答題型作業,單調的作業讓學生感到乏味,不但降低了學生做作業的興趣、積極性,也不利于鍛煉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技能. 因此,在作業的形式上要注意變化,實現作業形式的多樣性,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感覺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培養學生對數學作業的興趣,及對數學的興趣. 如設計觀察作業、調查作業、實驗操作、課題探究作業等,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既鞏固了數學知識,又增強了應用數學的能力,讓學生融入社會,實現數學學科的課內外聯系,學科間融合,全面提高數學素養和實踐能力.
4. 作業布置層次性
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素質、智力、能力、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自然差異,對他們提出同樣的標準、同樣的要求,顯然有些不合理,需要實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 創設具有層次性的數學作業,能讓各類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事實上,教育是一個生態系統,沒有足夠的多樣性,就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蓬勃生機.
設計作業時,要針對學生的差異,根據教學的需要,精選不同層次的習題,按照不同能力要求編成題組,有針對性地設置知識、方法、能力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的思維坡度循序漸進,恰到好處,讓學生每解一題,都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規律,領略到解題的意境和命題的構思. 作業分層化處理,有利于提高學生作業的積極性. 在備課中,教師可以在作業中設置必答題與選做題,選做題不作統一要求,將定量作業改為彈性作業. 教師對學生的作業在難易上、數量上有了合理地的調控,可以使學困生緩解過重的心理壓力,又使優等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養.
對同一問題還可以盡可能多角度設問. 設問的梯度由易到難,使學生踏著階梯一步一步探索,讓每名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嘗試. 設問的多梯度性可以幫助學生發掘問題的各個方面,達到深層認識問題的本質,從而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隨著素質教育問題的深入探討和不斷實踐,“作業設計”這一教學環節還有待我們更多教師的創造性工作,加強研究,不斷完善,真正落實,使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