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紅
數學課堂枯燥乏味,學生無精打采,這是教師非常頭疼的現象. 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一個充滿活力、激情四射的課堂,應是由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互動組成的動態過程. 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 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呢?怎樣才能使數學課靈動起來呢?
一、游戲教學,體驗樂趣
孩子們天生愛玩,好動. 游戲更是他們的最愛,如果我們把游戲引入課堂,寓教學于游戲之中,是否可以使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掌握數學知識呢?我在教學中,嘗試設計了許多游戲,如奪紅旗、開火車、小貓釣魚等,把它們穿插在課堂教學中,這些游戲能照顧到點,又能覆蓋到面,信息反饋較及時,孩子們興趣盎然,其樂融融.
例如:在教完“30以內的加法”后,我讓孩子們玩21點游戲,說完規則,他們就投入到游戲中,因為牌上有花型、點數,對于計算不熟練的孩子,還可以借助數點數的方法來計算;對于多數孩子,只要看到兩張牌,對方小組的孩子就已經搶答出得數. 我看著孩子們一個一個激動的神情,看著他們因為搶答成功而歡呼的樣子,我內心也激動不已.
在游戲教學中,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應該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熟練了計算方法,這樣自由的數學課堂,使得他們愛上數學課.
二、設置情境,激發興趣
情境可以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可以喚起他們的記憶,讓他們在自己最熟悉的情境中學習新的知識. 因此,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我總是會想方設法的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用來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的學習情緒達到最佳境界.
例如:在教“長方體體積”時,我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首先讓他們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然后拿出土豆問:“怎樣求它的體積呢?誰能想出辦法來?”有的說:“切成碎塊拼出長方體求出. ”有的說:“給一個缸里盛一半水,把土豆放進去,水面就會上升,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土豆的體積. ”然后,我對孩子們的回答作出了肯定,并給予表揚. 這樣不僅啟迪了他們的思維,發展了他們的能力,還活躍了課堂氛圍,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 他們在這種情境下,學得開心,學得靈活,學得扎實.
再如:在“教10的認識”時,我為了讓孩子們能對10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給他們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天,0~9幾個數字在做比大小游戲. 9最大,就驕傲起來,他看不起其他數字. 他神氣地走到0面前,很不屑地對0說:“你呀,最小了,和我比起來真是差遠了. ”0聽了很難過,非常的委屈,一句話也沒說,就悄悄地走掉了. 看到9如此的欺負0,1坐不住了,他非常生氣,他牽著0的小手走過來,對9說:“你看,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還要大吧!”9聽了非常吃驚. 那么1說的話到底對不對呢?孩子們看著我,都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通過這樣的故事,創設出學習情境,課堂氣氛顯得生動有趣,孩子們的積極性大大地被調動起來,我也不用再擔心他們一上課就走神了,學習效果自然會很好.
三、動手操作,體驗數學
如果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親自體驗數學知識,他們會更容易理解那些生澀難懂的、枯燥的數學公式. 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 的確,孩子們的思維在動手操作中,是最活躍的. 他們在操作過程中,能真正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例如,我在教“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先讓學生們看畫面:一樣大的紅磚鋪成的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小區行人道. 這時畫面切換到兩個裝潢工人,正為誰鋪的面積大而爭吵,你能幫幫他們嗎?我鼓勵他們動手操作,利用自己手中的白紙和剪刀,用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他們在操作中,很快明白了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底、高、面積的關系,十分順利地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這樣做可以把抽象的知識設計成動手操作的具體活動,有趣易理解,獲得的數學體驗更是無比的深刻,比枯燥的講解效果好多了.
四、成功體驗,愛上數學
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真正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師的肯定. 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讓孩子們在參與學習時,體驗到艱辛,并通過教師的教學評價,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品嘗到甘甜的學習成果,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激發更持久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教“分數的意義”時,我設計了一個練習,幫助學生們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通過電腦展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畫中有許多不同的事物. 要求學生圍繞:把什么看做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幾份是它的幾分之幾?進行思考,從圖中選取不同的事物,以“看誰說出的分數多”的形式進行練習. 答對的同學,可以到老師處領獎品. 拿獎品時,必須根據老師的要求拿. 比如:拿獎品總數的1/8,1/7,1/6,…取對獎品的,獎品就屬于他,拿錯的不給予獎品. 對于理解能力強,學得快的學生,還可以試著提出還剩幾分之幾的問題. 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僅及時鞏固了新知識,同時還能夠激起他們的競爭意識和自我表現的欲望,使他們愛學數學.
總之,要想讓數學課堂動起來,關鍵在于要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刺激學生的神經,激發他們的思維,把被動的學習變為他們自身的需要;我們還要善于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探索新知識的活動中,讓他們獲得成功,以增強成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整個身心都沉浸于歡樂和喜悅之中. 這樣,小學數學課堂就會真正成為師生共同進行創造性勞動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