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喆
個性車型的興起,在汽車市場引起了一場“車”藝復興。無論是傳承經典的甲殼蟲,還是來自亞平寧半島的菲亞特500,無不引起粉絲們的追捧。在這些座駕上,人們開始放棄尺寸、動力、配置等數據,轉而向外觀設計和品牌歷史傾斜,本期我們就遇到了這樣一位“小清新”的文藝青年。
CAM主張
20萬元的預算,選擇一款個性車型似乎是有些昂貴了,但是對于文藝青年來說,理想永遠高于現實,而車的價值也不僅僅是空間、動力或者是油耗,有時候一輛車就像他們身邊的一個朋友,可以陪他們聊天、購物,甚至是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因此,本期在我們的《我選我車》中你不會發現評價汽車常用的性價比,對于個性車型,討論那些數據也許并沒有太大意義。
主人公介紹
姓名:張倩
職業:銷售駕齡:2年
本期的主人公是一位來自教育機構的課程銷售顧問,平日里習慣與人打交道的她在生活中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讀書、旅行,善于發現,習慣思考,對于這樣的人,也許一款城市家轎遠遠不能滿足她。她到底需要什么車呢?
本期我們的主人公本準備選擇一款大眾甲殼蟲2010款1.6AT,作為“國民車”的經典之作,這款車確實有不少值得稱道的地方,不過我們依然找到了兩個旗鼓相當的對手——菲亞特500 2011款1.4運動版和MINI 2011款1.6L ONE,這兩款車型同樣歷史悠久,也有著大量的粉絲。在強有力的對手面前,我們的主人公會不會改變初衷呢?
初衷車型:大眾甲殼蟲 2010款1.6 AT
推薦PK車型:菲亞特500 2011款1.4運動版、MINI 2011款1.6L ONE
了解一下
聽說你專業是心理學,怎么畢業以后卻干了銷售?
其實心理學是我的第二學歷,我的第一專業其實是數學,現在的銷售職業剛好兩者兼顧。
你的職業挺不尋常,選的車型也不太尋常啊?
喜歡就好。
那對于汽車,你會特別在意空間、動力數據嗎?
不會。我覺得如果太計較這些,永遠也買不到車。
為什么?
因為每一輛車都有一大堆數據,我要一份份地去看去比較,很可能顧此失彼。
有道理,有時候買車確實需要感性。那你為什么在乎車型的歷史呢?
車的歷史就是它的靈魂,一輛車如果沒有靈魂,就只剩下工具的作用了。
汽車本身不就是工具嗎?
有時候,你會開著車、唱著歌、吃著火鍋(……),這時候你的車是唯一的聽眾,也更像你的朋友。
跟你聊天獲益匪淺,走吧,咱們去看看你的朋友。
外觀設計:“車”藝復興的代表作
大眾汽車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語,“有的車外形不可能再改進了”,這句話多少讓人感覺有點霸道,但對于一款銷量已經突破2000萬輛的甲殼蟲來說,這個說法卻顯得頗為真實。作為汽車設計史上的里程碑,甲殼蟲的外觀經歷了長達數十年的洗禮。改變它需要的不僅僅是實力,還有勇氣。
我們選擇的這款新甲殼蟲,基本保留了老款的風格元素,同樣的圓眼大燈以及寬闊的輪拱等等,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熟悉。但是當你沿著它的弧形車頂向后看時,就會發現其中的不同,之前老款車型車頂的曲線如今變得平緩了許多,原本非常女性化的甲殼蟲變得更中性了。
菲亞特的外觀則像一只色彩艷麗的意大利冰激凌,看上去圓頭圓腦,十分可愛,車身幾乎找不到一根筆直的線條,而最能體現復古氣息的地方是它那溜背的車尾,尾燈也同樣保持著懷舊的氣息。類似的設計在一些懷舊的外國電影里面經常看到,但當這種設計仍然出現在21世紀的時候,反而會讓人有一種新鮮感。
MINI ONE在整車造型上與MINI車型保持了一致,與之前的MINI CHEER車型的差別也僅表現在細節的設計,MINI的原汁原味還是依舊得以體現。在前臉位置,MINI ONE取消了下方進氣格柵的中間鍍鉻裝飾條,而在上方進氣格柵的樣式則與其余MINI車型保持一致,依舊為三條式鍍鉻前進氣格柵造型。在前大燈組內,MINI ONE的頭燈為手動控制,采用了沒有透鏡的遠近光一體式鹵素頭燈設計,與轉向燈集成在一起,造型樣式沒有變化。雖然為入門級車型,但卻沒有因此簡配掉前霧燈,與示寬燈分列上下兩端。
內飾設計:菲亞特500獨具匠心,甲殼蟲MINI家族傳承
在內飾方面,甲殼蟲在延續老款圓潤風格的同時,也開始向運動化發展,這表明了甲殼蟲不再恪守平民車型的傳統,開始向更高的平臺發起沖鋒。標準的大眾風格與用料,體現出優秀的品質,在顏色上除了全黑之外,還有黑白搭配的常規配色,以及紅黑配色,未來也許還會推出更多種多樣的配色選擇,畢竟這樣一款小車還是需要一些個性化元素的。
菲亞特500的內飾設計則完全體現出了意大利人的文藝范兒,也許它的用料不算頂級,但是設計卻大都別具匠心。可愛的圓形和大量弧線充斥著車內每個細節,“500”的LOGO也十分醒目,與車身同色的彩色烤漆面板,色彩鮮明,十分招人喜歡。菲亞特500的座椅也很舒服,包裹感和支撐感都非常地道。遙想半個世紀前的某一天,也許就是一群來自亞平寧半島的文藝青年,把一種來自意大利的生活方式帶入了這部小車里,卻讓50年后的全球大批文藝青年頂禮膜拜。
相比甲殼蟲的經典和菲亞特500的另類,MINI的內飾設計顯得普通得多。MINI ONE采用了MINI車型家族式的三幅式方向盤設計,但在方向盤中沒有應用多功能方向盤按鍵。用黑色中控面板取代了老款的銀色設計,儀表盤下方的音響控制按鍵位置也發生了同樣的改變。在中控面板的主機控制區域,MINI ONE搭載了與其他MINI車型相同的單碟CD音響主機。
品牌歷史:甲殼蟲續寫經典傳奇,菲亞特上演“米奇”童話
誕生于1933年的甲殼蟲汽車,是世界汽車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這款由德國的波爾舍博士設計的小汽車,經過了二戰的洗禮,在1949年開始真正大批量生產,并以一種車型累計生產超過2000萬輛的記錄暢銷世界各地。這款車的設計初衷很簡單,打造一款平民車型,它也真的得到了成千上萬人的喜愛。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里,甲殼蟲走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小型車。
而與甲殼蟲幾乎同期出現的菲亞特500,則是另一個歐洲神話。作為菲亞特品牌旗下一款重量級明星產品,菲亞特500在20世紀50-70年代累計銷售三百余萬輛,成為了當時最偉大的國民車,菲亞特Nuova 500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很多車型因為技術或外型的創新而被載入史冊,也有很多車型因走進人們的生活而被銘記,但如果能有一款車將技術與情感完美融合,那么它就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符號。在英國媒體的評選“改變歷史的20輛車”中,菲亞特Nuova 500赫然名列其中。
相比這兩部車,MINI的歷史則要晚到1959年才開始,它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巧妙設計了變速箱與橫置發動機的相對位置,并采用前輪驅動,不但能合理地利用空間、減小車體尺寸,還可以采用小得不能再小的10英寸車輪以及帶橡膠材料的四輪獨立懸掛系統,減少了部件的體積。從那時算起,MINI的奇妙旅程空已經走過了45年。大多數的中國人并沒有經歷或者體驗過舊款MINI的經典和別致,有人說過:“如果你沒聽過MINI,你應該找張它的圖片看看;如果你對MINI沒興趣,你最好親自坐進MINI里面感受一下。”
動力&操控:菲亞特展現實力,MINI實用性強
對于小排量車型來說,動力顯然不是強項,但是本期我們選擇的三款車型卻各有鮮明特點。先從我們最熟悉的MINI說起,“起步猛,加速快”是很多消費者試駕后的第一感覺。在寶馬車型開始走向渦輪路線之后,MINI似乎并沒有改變的意向,這與1.6L發動機在低轉的強勁表現不無關系,3000rpm即可輸出153N·m,在同級車中優勢明顯。此外,在懸掛的使用上,MINI ONE后懸掛采用了多連桿獨立懸架,但調教卻有幾分運動車型的硬朗,增加了操控的樂趣。
菲亞特500的動力輸出則略顯平緩,也許是受先天設計的影響,菲亞特500的空間并不算大,并采用扭力梁式后懸架,也是同級別車型的慣有特點。不過有失必有得,雖然犧牲了一定的空間,可這也使得菲亞特的操控變得十分靈便,與它“小老鼠”的外形相得益彰。
甲殼蟲的1.6L發動機是大眾的老招牌之一,雖然現今已被1.4T發動機取代,但依然夠用。由于車身尺寸的原因,甲殼蟲在操控上不占便宜,可在空間和舒適度上,較其他兩車要強得多。
PK結果:推薦車型失敗,初衷車型勝出
我自己并不算什么文藝青年,但是他們欣賞的不少東西我也喜歡。菲亞特500的外觀小巧,討人喜愛,但是這個品牌確實有些陌生,不過想想意大利的品牌似乎都是這樣的,很奇怪。MINI的實用性很好,但是外觀設計我覺得有些過時了,對于我這樣的菜鳥來說,完全體會不到你說的強大動力。甲殼蟲依然是我的初衷,經典無論在何時都不會過時。
汽車故事
每一款車的背后都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重溫故事有時是銘記歷史的最好方法。
甲殼蟲與希特勒
1933年1月,一個奧地利的流浪漢、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下士,當上了德國元首。他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也改變了汽車的歷史,他叫阿道夫·希特勒。在所有獨裁者中,希特勒是個真正的汽車迷,雖然他一生沒有學會開車。早在因慕尼黑政變身陷囹圄之時,希特勒就提出興建連接全國的高速公路,并在普通百姓中普及汽車。
1933年秋,希特勒將波爾舍召至柏林。兩人在柏林皇家飯店會面討論“國民轎車”問題,雙方一拍即合。希特勒親筆畫了11張“國民轎車”的草圖,其中一張與日后的“甲殼蟲”非常相近,這次會面讓希特勒對波爾舍產生了信任,“國民轎車”的設計全權委托給波爾舍。
1935年柏林汽車展上,希特勒宣布了“國民轎車”即將到來的消息。1937年2月,在希特勒的授意下,波爾舍和希特勒的親信維林組建了“德國國民轎車促銷公司”,具體著手“國民轎車”的生產、促銷的準備工作。當年晚些時候,波爾舍借助奔馳車身廠打造出了30輛原型車。
這些車被稱作“國民轎車30型”,進行了前所未有的200萬公里測試。測試結果讓整個德國興奮不已。這臺發動機排量不足1L,最大功率僅23.5馬力的小車,公路平均車速達98km/h,鄉間土路上的平均車速也有82km/h。
但這些車外形當初并未被人們接受,于是,一個“丑陋”的綽號——“甲殼蟲”不脛而走,而隨著時間演變,人們發現“甲殼蟲”一詞簡單易記、朗朗上口,具有驚人的“公關效應”。因此,大眾公司戰后干脆把它作為“國民轎車”的正式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