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昕
[摘要]目的:觀察A型肉毒毒素治療腋臭的臨床效果。方法:采用A型肉毒毒素行腋部真皮深層和皮下淺層注射。結果:本組30例患者,注射后隨訪3~6個月,出汗量明顯減少,異味消除,平均有效期5個月。結論: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療腋臭,安全有效,操作簡單,并發癥少。
[關鍵詞]腋臭;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
[中圖分類號]R758.74+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8-1288-02
腋臭是局限性臭汗癥的一種,腋臭患者的大汗腺的數量和體積均比正常對照組的大,其特異性氣味的產生是由腋部大汗腺分泌的脂肪酸-丁基異戊酸引起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與遺傳有關〔1〕,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社會交往和生理健康。自2007年6月~2009年3月,我們應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療腋臭30例,取得良好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患者30例,男性8例,女性22例,年齡16~34歲,病程0.5~7年,均為雙側腋臭,有明顯家族史28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腋部異味,未經手術治療。
1.2治療方法:將A型肉毒毒素結晶凍干粉(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用2.0ml生理鹽水稀釋,用1ml皮試針抽取備用。患者取仰臥位,雙上臂上舉外展,屈肘掌心向上置于枕后,剔除腋毛。常規消毒鋪無菌巾,用甲紫標記腋毛區外1cm注射區域,在此區域內每隔2cm畫一條縱線和橫線,其相交點即為注射點,每點注射A型肉毒毒素2~5U,藥物注射至皮內真皮深層和皮下淺層,每側注射50U。
1.3 治療效果評定標準:10cm內聞不到氣味為優;10cm內可聞到為良;10~30cm聞到為中;30cm外聞到為差。
2結果
本組30例患者,注射后48~72h局部出汗明顯減少,異味減輕,1~2周后異味基本消失,隨訪6~12個月,療效優18例,良7例,中4例,差1例。療效維持4~6個月,平均5個月,全部病例無紅腫、水腫、瘀斑、皮疹、過敏等并發癥發生。
3討論
3.1 腋臭的治療方法較多,傳統的局部梭形皮膚切除術遺留瘢痕明顯;激光、小切口刮吸等方法存在創傷大,恢復時間長,療效不確定,并發癥多等不足[2],兼顧效果和美觀是目前人們對治療腋臭的要求。
肉毒毒素是肉毒桿菌產生的一種強烈的神經毒素,它有8個血清型,其中A型的作用最強,也是臨床最常用的類型,其生物學作用是在神經肌肉接頭處阻滯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從而用于治療各種痙攣、強直、以及震顫性疾病,由于腋臭的發生和人體大汗腺分泌功能異常有關,而汗腺的分泌受膽堿能神經支配,皮內或皮下注射肉毒毒素,通過阻斷局部神經節后膽堿能神經纖維的作用,使汗腺的分泌減少或停止,達到治療腋臭的目的[3-4]。
3.2注射前準備要點:排除有嚴重心、肝、腎、肺、結締組織等疾病和對蛋白過敏或過敏體質者;注射前2周停服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和阿斯匹林類藥物,以防該類藥物拮抗A型肉毒毒素,以及擴張血管使藥物作用時間縮短,影響療效;由于肉毒毒素其性能不穩定,故在稀釋時應使用粗針頭,注射時使用細針頭,輕輕振蕩避免產生氣泡直到完全均勻溶解,一般稀釋后的濃度為每0.1ml含肉毒毒素5U,將配置好的溶液立即使用或置于2℃~8℃冰箱中4h內用完。
3.3注射中操作要點:注射區域大于腋毛區外1cm,避免遺漏腋毛區邊緣的汗腺;消毒時待乙醇揮發后再注射,注射時避開血管,垂直進針,遵循少量多點原則,將肉毒毒素注射至皮內或皮下淺層,不宜過深,以免擴散到肌層,影響療效。
3.4注射后注意要點:注射后數小時內不進行局部按摩,避免雙上肢劇烈活動。
綜上所述,應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療腋臭,操作簡便,效果顯著,安全可靠,并發癥少,不良反應輕微,是一種有效的非手術微創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粟穎利,陳輝.腋臭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美容醫學,2010,7(19):1082-1084.
[2]彭友林,唐有建,孫詩賓.腋臭的四種手術方法比較[J].中國美容醫學,2002,11(2):110-111.
[3]Flynn TC.Update on botulinum toxin[J].Semin Cutan Med Surg,2006,25(3):115-121.
[4]Heckmann M,Plewig G.Low-doseefficacy of botulinum toxin A for axillary hyperhidrosis:randomized,side-by-side,open-labelstudy[J].Arch Dermatol,2005,41(10):1255-1259.
[收稿日期]2012-04-09[修回日期]2012-06-25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