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等
[摘要]目的:探討眶隔脂肪下移經皮外固定在伴瞼頰溝凹陷畸形瞼袋整復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常規行瞼袋整復術的同時,沿下眶骨緣向下在骨膜表面充分剝離術前標記的瞼頰溝凹陷范圍,形成一囊腔,并將眶隔脂肪修整成脂肪墊使眶隔脂肪盡量平整鋪于囊腔,并用尼龍線外固定。結果:本組119例,均進行了3~12個月的隨訪,隨診觀察下瞼袋及淚眶溝均消失,下瞼形態自然,曲線圓滑,效果穩定,受術者自覺外觀滿意。結論:眶隔脂肪下移經皮外固定用于伴瞼頰溝凹陷畸形的瞼袋整形術,能解決常規瞼袋整形術后下瞼局部凹陷而不圓潤的問題。此法既能使下瞼袋及淚眶溝均消失,又能恢復下瞼曲線圓滑的自然形態,且效果穩定。
[關鍵詞]眶隔脂肪下移外固定;瞼頰溝凹陷畸形;瞼袋整形術
[中圖分類號]R78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8-1297-02
瞼袋又稱下瞼皮膚松垂癥,是由于下瞼皮膚松弛,皮膚與眼輪匝肌間纖維組織連接減弱,肌肉與眶隔膜間的張力降低,以致眶內脂肪組織經眶隔的薄弱部位向外疝出[1]。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下瞼膨突,皮膚松弛,下瞼臃腫,老化現象明顯[2]。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瞼頰溝畸形,humra提出保留眶脂肪的眶下緣眶筋膜松解移位固定[3]。筆者從2010年至今采用下瞼眶隔脂肪釋放下移外固定術修復伴不同嚴重程度瞼頰溝凹陷畸形瞼袋[4],共計119例,238只眼。收到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本次總結伴不同程度瞼頰溝凹陷畸形瞼袋共計119例,男16例,女103例。年齡最大60歲,最小18歲,平均39.9歲。其中下瞼結膜入路28例,平均年齡36.8歲;皮膚入路91例,平均年齡44.2歲。均為雙側瞼頰溝凹陷畸形瞼袋,自覺瞼袋明顯,經醫者講解后認識并理解伴瞼頰溝凹陷畸形的瞼袋。
2手術方法
2.1 術前設計:坐位狀態下標記出瞼頰溝凹陷范圍[5],根據實際情況在標記的瞼頰溝下緣注明需要外固定點1到3處 (一般距下眶緣0.5~1cm),經皮膚入路瞼袋整復術根據常規標記切口線。
2.2 手術方法
2.2.1 患者仰臥位,常規碘伏消毒鋪巾,術區1%利多卡因+1/20萬腎上腺素局部浸潤麻醉,采用常規瞼袋方法切開皮膚或結膜,暴露眶隔,打開眶隔膜并充分釋放內中外側眶隔脂肪備用。
2.2.2 沿下眶骨緣向下在骨膜表面充分剝離術前標記的瞼頰溝凹陷范圍,形成一囊腔,用10號針頭從術前標記的外固定點皮面進針,從剝離的囊腔最下方出針,將7-0尼龍線導入針頭,退出10針頭,將尼龍線導出皮膚。將囊腔側尼龍線頭穿5號圓針,然后圓針縫合連接已釋放內、中、外側眶隔脂肪,圓針退出尼龍線,將此尼龍線導出皮膚,與尼龍線導出另一頭橫形相距0.5~1cm左右,牽拉尼龍線兩頭將眶隔脂肪向下填充已剝離囊腔,之間墊酒精棉球尼龍線打結固定。視情況增加眶隔脂肪外固定點,方法同上,最后修整下移形成的脂肪墊表面多余脂肪,使眶隔脂肪盡量平整鋪于囊腔。
2.2.3 常規皮膚入路瞼袋手術方法:切除多余下瞼皮膚,縫合切口,結膜入路則無需縫合切口。3天后拆除外固定縫線,5天后拆除皮膚入路縫線。
3結果
本組119例,均進行了3~12個月的隨訪,隨診觀察下瞼袋及瞼頰溝均消失,下瞼形態自然,曲線圓滑,效果穩定,受術者自覺外觀滿意。
4討論
4.1 瞼袋整復術是常見的美容外科手術之一,最早的瞼袋手術方法主要以眶隔脂肪切除和下眼瞼皮膚切除為主,并不能消除橫向的淚溝和瞼頰溝,若切除過多的眶隔脂肪,可造成下瞼凹陷畸形,甚至造成骷髏樣眼周外觀,使矯正難度增大[5]。這種傳統手術方法認識對求美者影響很深,尤其是二線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求美者為甚,從而帶來與求美者交流時出現差異。
4.2 隨著對瞼袋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很大數量瞼袋不僅只是脂肪凸出和皮膚松弛,一些瞼袋并發淚溝凹陷畸形,及由于年齡增長面部組織重力性下垂出現的沿整個下眶骨緣凹陷畸形,這種情況單純切除脂肪或皮膚必定加重下瞼衰老,主要體現在下瞼局部凹陷而不圓潤,達不到眼瞼年輕化美容效果。Hamra[6]認為人衰老時,眶隔脂肪并未增多,而恰恰是眶隔脂肪減少而導致衰老的表現。筆者采用下瞼眶隔脂肪釋放下移經皮外固定術修復伴瞼頰溝凹陷畸形瞼袋,此手術方法僅在傳統瞼袋復術基礎上升級改良,操作簡單,取得很好效果。
4.3 手術中在下眶骨緣向下骨膜表面剝離范圍一般在1cm左右,形成的囊腔前下方主要為脂肪等疏松結締組織,由于手術視野窄,無法充分暴露術區,將釋放后的眶隔脂肪直接縫合固定在所形成的囊腔下方費時費力,縫合針易變形而出現折斷,縫線太細也容易扯斷,且組織易被縫合時撕裂固定不易成功。采用7-0尼龍線經皮用10號空針埋沒導引技術固定釋放的眶隔脂肪,固定準確牢靠,3天后脂肪與周圍組織循環建立拆除外固定線,數天后局部皮膚無針眼痕跡,尤其適合經結膜切口入路瞼袋整復手術[7]。
4.4 一般情況下只有淚眶溝畸形的瞼袋,筆者則只在凹陷的中點下方將內側及中側的眶隔脂肪下移釋放固定一個點。年齡偏大的患者一般都伴有整個下眶骨緣區凹陷畸形,筆者則視凹陷情況將內中外側眶隔均充分釋放下移,使脂肪合理分配到凹陷區域,視情況固定1到3個固定點,甚至可以增加到4個固定點。固定完畢后有多余的脂肪應一并切除[8]。
4.5有顴頰部軟組織不同程度下垂的患者,Gunter[9]提出的眶下緣眶筋膜松解下移固定的概念。筆者把剝離囊腔范圍擴大達下眶骨緣外側,眶隔脂肪下移固定后,筆者將下瞼眼輪匝肌外側瓣及顴部軟組織向外眥方向上提固定,下瞼袋修復術后效果更佳。
4.6 眶隔脂肪下移固定術由于兩年隨訪效果很好,目前在我科廣泛開展,據統計該手術方法目前占瞼袋整復手術的80%,對部分沒有瞼頰溝凹陷的患者筆者也嘗試采用此法,術后局部均無異常隆起等怪象。手術時間無明顯延長,手術技巧容易掌握,不隨意切除組織(避免可能Ⅱ期修復時局部組織不足),并且該術式與傳統方法相比并沒有增加手術新的并發癥,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楊曉慧,田永成,劉寧,等.美容整形外科手術學[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442.
[2]Ichinose A,Tahara S.Extended preseptal fat resection inAsina blepharoplasty[J].Ann Plast Surg,2008,60(2):121-126.
[3]Hamra ST.Arcus marginalis release and orbital fat Preservation in midface rejuvenation[J]. Plast Reconst Surg,1995,96:2,354-62.
[4]譚軍,朱軼,鐘茜,等.眶隔脂肪轉移技術在下瞼整復術中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2):221-222.
[5]洪偉,謝常禮,陳亮.下瞼袋綜合性整復127例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2):183-184.
[6]馮俊梅,李宏亮.保留眶隔脂肪的下瞼袋整形術[J].中國社區醫師,2007,9(157):64.
[7]Hamra ST.The use of orbital fat preservation in facial aestheticsurgery:a new concept[J].Clin Piast Surg,1996,23:17-28.
[8]趙紅藝,馬小兵,錢文江,等.經結膜入路釋放眶隔脂肪矯正合并眶下緣溝槽畸形的下瞼整復術[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6):790-791.
[9]王相斌.眶隔脂肪選擇性釋放結合前壁組織加強的下瞼袋整復術[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5):627-628.
[10]Gunter JP,Haclcney FL.A simplified transblepharoplasty subperiostesl cheek life [J].Plast Reconst Surg,1999,103(7):,2029-2035.
[收稿日期]2012-03-25 [修回日期]2012-06-09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