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菲菲

5年前,誰也想不到摩托羅拉、諾基亞這樣的2G王者會落于孫山之下;5年后,誰又敢保證微軟不是步后塵者?
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感覺有點冤。在2000年他執掌微軟之后,微軟似乎進入了緩慢衰退期,股價從上臺之前的119.94美元的巔峰滑落至30美元。微軟元老、年輕員工甚至IT同行都不約而同地將矛頭指向了這位昔日被蓋茨委以重任的哈佛高材生,是他極其愚蠢的領導才能葬送了微軟帝國的未來。
首虧
用“迷失的十年”來概述微軟的過去,這大大惹惱了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如往常一樣,他像個炸藥桶,再次被點著了。在接受一家外媒采訪時,他用數據證明了微軟正朝更輝煌的方向走去。
鮑爾默表示:“我們交付了創紀錄的第四季度和年度營收,而且正迅速接近微軟歷史上最令人激動的產品發布季節。在未來一年中,我們將發布下一代Windows、Office、Windows Server和Windows Phone,以及其他許多產品和服務,這些產品和服務將推動我們的業務前景,并為我們的客戶和合作伙伴提供史無前例的機會?!?/p>
在截至6月30日的這一財季,微軟的凈虧損為4.92億美元,每股虧損6美分。微軟第二季度業績中計入了與收購在線廣告機構aQuantive相關的62億美元減記支出,不計入這項支出以及與購買Windows操作系統升級相關的5.40億美元遞延營收,微軟第二季度凈利潤為69.3億美元,每股收益73美分,好于分析師此前預期。FactSet調查顯示,分析師平均預期微軟第四財季每股收益為62美分。
不過,從另一組數據中我們又看到了這家邁入成熟周期的企業,產品規模邊際效益的遞減趨勢已經不容忽視。2011財年第四財季,微軟的凈利潤為58.74億美元,每股收益69美分。微軟第四財季運營利潤為1.9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1.71億美元下滑97%。微軟第四財季營收為180.5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73.67億美元增長4%,這一業績不及分析師預期。財經信息供應商FactSet調查顯示,分析師此前預計微軟第四財季營收為181.5億美元。
2012財年第一財季,微軟Windows和Windows Live部門營收為41.4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47.43億美元;運營利潤為23.9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9.08億美元。微軟2012財年凈利潤為169.78億美元,每股收益2.00美元,不及上一財年。微軟2011財年凈利潤為231.5億美元,每股收益2.69美元。微軟的財報已經發出警示:Windows傳統業務的利潤增長空間已經十分有限。
迷失
一個微軟研發的故事有必要拿出來分享。
上世紀90年代,在位于華盛頓雷蒙德的微軟總部,一群高管們正在開發一款電子閱讀器。他們看到了電子書市場的可觀利潤,10年的時間就可能達到數十億美元產值。在這個平臺上,用戶可以下載數字版文字材料如圖書、雜志、報紙。不能不說微軟的先知先覺早于時下這一市場的利潤主導者——亞馬遜和蘋果,但僅僅因為高管的私心,讓微軟與這項創新性業務擦肩而過。
據稱,當1998年微軟的電子書原型機研發出來,遞到比爾?蓋茨面前時,他的五官擠在一起,直接否定了進入電子閱讀器領域的決策。這時的蓋茨已經不再是那個穿著拖鞋瘋狂創業的年輕人。他位居厚厚的企業墻內,享受著Windows95、Windows98帶來的榮譽和利潤。一度,微軟利潤的90%以上來自于這個界面的操作系統。
一位曾經介入該項目的程序員回憶說,他否定的理由其實很簡單,“蓋茨并不喜歡該電子書的用戶界面,因為它與Windows的用戶界面并不一樣?!鄙w茨的否定讓微軟當時的電子書開發團隊認為,Windows對電子書而言完全不合適。電子書就應當以圖書為中心,整個屏幕只有一本書,因為真正的書上并不會出現Windows圖標漂浮的圖像。而當初開發電子書閱讀器的團隊,便被取消了向蓋茨直接匯報產品的資格,并被編入Office軟件的開發團隊當中。
微軟的“老帝王”還沉寂在昔日的江山輝煌里,而外面的世界已翻天覆地。慕名來到微軟的年輕人希望感受到當年的創業激情,通過產品影響世界。而這些都統統成為幻影。即便鮑爾默上臺之后,微軟仍然生存在蓋茨的陰影之下,每一次產品的創新都需瞻前顧后,試圖與Windows匹配,一再錯失機遇。自2000年以來,隨著蘋果、谷歌和Facebook的崛起,微軟在每個新涉足的領域均以失敗收場:電子書、音樂、搜索、社交網絡。
IBM沉浸在先前一代計算機產品帶給該公司的成功之中,這讓這家公司忽視了PC產業的轉型。然而,微軟在嘲笑IBM之后不久,自己變成了那家被嘲笑的公司,而IBM卻通過“自宮”PC業務,轉型企業級產品及咨詢業務,成功再造藍巨人。
固守
一個令微軟稍稍寬慰和興奮的消息是Windows 8將于10月26日上市。Win8系統可以在原Windows XP,Vista上使用,Win7用戶可以進行升級。
Windows 8是微軟專為平板打造的系統,也適用于傳統臺式機。專門為平板打造的系統命名為Windows RT。但產品未上市,麻煩就開始找上門。歐盟競爭事務專員阿爾穆尼亞(JoaquinAlmunia)周二宣布對微軟展開一項重大調查,以確定微軟是否未能兌現此前做出的有關允許用戶輕松換用其他網頁瀏覽器的承諾。
Windows之外,微軟另一項重要的財源是IE。瀏覽器是很多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Firefox、Chrome、IE、Safari、Mozilla、Opera正與IE瀏覽器展開競爭,而微軟IE市場份額已經不到60%。微軟在2009年的時候就向歐盟承諾,會提供瀏覽器安裝選擇。但是有人投訴微軟在Windows 7的SP1推送中沒有提供瀏覽器選項頁面,歐盟就開始展開調查;微軟在稍后的聲明中解釋到由于技術問題,漏過了這個選項,并且承諾采取應急措施修補。
但這次歐盟開始深入調查運行 ARM 處理器,采用微軟Windows 8系統的Windows RT 平板電腦只能用自家IE瀏覽器的問題;并且微軟也沒能在其中為第三方競爭瀏覽器提供完整的API接口。
阿爾穆尼亞誓稱將迅速展開非常嚴格的調查,確定微軟是否未能恰當地履行歐盟監管機構的一項要求,即為用戶提供選擇窗口并讓用戶選擇自己青睞的網頁瀏覽器。
微軟想要順利地推出新品,看來必須扎扎實實地解決這個老問題了。近來微軟85億美元收購Skype,12億美元收購Yammer,甚至打算收購諾基亞,與谷歌、蘋果抗衡。收購也好,合作也罷,微軟企業的基因問題得不到根本的解決,也難重拾失地。優識營銷管理培訓學院院長穆兆曦說,大企業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后,往往更不希望這個格局被打破,因此就反身成為創新和進步思維的阻礙。唯有IBM如此斷臂救腕的氣魄,才能保持基業長青。
據悉,谷歌當前賬面上已經持有500億美元的資金,與微軟的580億美元相差無幾。蘋果從則已經持有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金。當年全球市值最高的那個微軟已經遠去。
企業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倒下的因由卻大致相同:缺乏創新、固步自封,管理層級增多,官僚作風盛行,內耗嚴重等等。5年前,誰也想不到摩托羅拉、諾基亞這樣的2G王者會落于孫山之下;5年后,誰又敢保證微軟不是步后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