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勻

覆蓋地球表面僅6%的濕地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
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個日子——2月2日世界濕地日。今年是第16個世界濕地日,主題是“負責任的旅游有益于濕地和人類”。
對于濕地,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定義,比較通行的說法是指“長久或暫時性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或為淡水、半咸水、咸水體,包括低潮時不超過6米的水域”。由于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并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
開發過度
1992年,我國正式加入濕地公約組織。目前,我國已有41個濕地,分6批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在我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而且還表現為一個地區內有多種濕地類型和一種濕地類型分布于多個地區的特點,構成了豐富多樣的組合類型。
我國的濕地生長著多種多樣的生物物種,不僅物種數量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國所特有的物種。以鳥類為例,在亞洲57種瀕危鳥類中,中國濕地就有31種,占54%;全世界雁鴨類有166種,中國濕地就有50種,占30%;全世界鶴類有15種,中國僅記錄到的就有9種;此外,還有許多是屬于跨國遷徙的鳥類。我國一些濕地還是世界某些鳥類惟一的越冬地或遷徙的必經之地,如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占世界總數的95%以上。
然而,近些年我國一些內陸湖泊濕地被分塊承包給了周圍的農民,承包人的過度捕撈則將近海魚蝦打得干干凈凈,而這些區域是魚蝦重要的洄游與繁殖場所,這種破壞性的捕撈幾乎給它們帶來了滅頂之災,這種狀況和近海污染導致了整個灘涂濕地生態系統的惡化。
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濕地開墾面積達1000萬公頃,全國沿海灘涂面積已削減過半,黑龍江三江平原的原有沼澤80%消失了,“千湖之省”湖北省的湖泊銳減了2/3,成千上萬的水鳥正在面臨著生存的威脅,在我國東南沿海,56%以上的紅樹林消失了。調查顯示,現在全國各類大小湖泊消失了上千個,約1/3的天然濕地存在被改變,甚至有滅失的危險。
旅游過濫
第十六個世界濕地日的主題,與當前全球風起云涌的濕地旅游熱交相呼應,各種“濕地概念”的旅游層出不窮并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從觀賞斯洛文尼亞斯科鍥楊石窟地下喀斯特濕地,到體驗塞舌爾群島洛奈拉姆薩爾濕地港動人心魄的日落,從觀看巴西阿布洛斯公園海龜、座頭鯨和水下腦珊瑚光彩照人的景致,到徒步跋涉至海拔4600米的印度莫里里湖拉姆薩爾濕地觀鳥……濕地已成為全球旅游美妙體驗的熱點。
據統計,2010年,國際旅游者數量達9.4億人次。估算與濕地相關的旅游業消費每年大約為925億美元,濕地旅游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價值。
而我國濕地旅游也正成為一種風尚,各地持續上演的濕地旅游節慶?;顒樱瑵竦赝讲?、濕地攝影、濕地婚禮……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氣勢,炒熱了“濕地概念”,也使濕地游成為生態游的一支勁旅。
圍繞濕地風光,每年從5月到10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辦的濕地旅游系列活動能達到近百項,濕地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六七萬人次。
每年一個半月的大慶濕地旅游文化節 ,給國內外游客提供了多項浪漫的體驗之旅和多場視覺盛宴。據統計,在主體活動期間,相關景區旅游收入增加了25%。現在不少地方把發展濕地旅游作為當地旅游經濟的重要抓手,全國各地打著生態旅游品牌的濕地生態旅游節層出不窮。
有關專家指出,濕地旅游目前有過熱的征兆。濕地游的興起是把雙刃劍,既可創造財富、搭臺唱戲、成為地方揚名的名牌,也會由于缺乏科學的管理,過度利用,造成對濕地環境難以彌補的破壞,環境嚴重被污染。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高級工程師張曉云指出,濕地退化是個國際性問題,我國濕地萎縮的情況非常嚴重?,F在濕地公園也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個熱潮,通過國家驗收的第一批國家濕地公園有12個,試點的國家濕地公園有200多個。有的地方建設濕地公園的目的不是很純潔,其中不乏在濕地公園內建設高爾夫球場。一些村莊河流變成沼澤,稻田變成濕地又被圈進濕地公園。
立法缺失
我國是世界上濕地類型齊全、數量豐富的國家之一。由于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以及對濕地資源長期過度開發,天然濕地急劇減少,濕地功能和效益不斷下降。目前,我國濕地資源保護仍面臨六大威脅。
對濕地盲目開墾和改造。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國濕地開墾面積達1000萬公頃,現存天然濕地僅占國土面積的3.77%,大大低于全球濕地占陸地面積6%的水平。我國現有天然濕地的30%仍面臨著被開墾和改造的威脅。
濕地污染加劇。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排放等不僅使濕地水質惡化,而且對濕地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危害,有26%的天然濕地面臨著環境污染的威脅。
濕地水資源不合理利用,一些地方忽視了濕地的生態環境用水。如扎龍國際重要濕地自然來水由建區時的年4億立方米減少到現在的年1億立方米;河北衡水湖國家級濕地保護區,由于農業用水增加,蓄水量逐年減少,導致濕地面積萎縮、濕地生物多樣性減少。
泥沙淤積日益嚴重。由于大江大河上游的森林砍伐影響了流域生態平衡,使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湖底、水庫淤積。
濕地保護資金嚴重不足。截至目前,我國濕地保護總投入為1.9億元,建國以來,平均每公頃投入不足5元,搶救性保護、示范工程的數量和規模不得不壓縮。多數地方級濕地保護區沒有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制約著保護管理工作的開展。
對濕地保護認識不足,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我國濕地資源的保護管理涉及多個部門,沒有專門的濕地立法,沒有把濕地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來對待,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濕地的科學管理和濕地資源的合理利用。
2月8日,武漢發生兩只白天鵝被毒死事件,有人在白天鵝出沒的府河柏泉布下毒捕鳥毒死了白天鵝。
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主任陳克林說:“中國目前有2000多個自然保護區,1600多個森林公園,很多都和濕地有關系,濕地保護中很多涉及野生動植物保護,但是我們只是劃了一塊地方,在濕地管理方面很粗放。大多數自然保護區沒有管理計劃,對于這一塊地方里面究竟有多少物種,水禽遷徙路線是什么,這些家底都沒摸清,只有籠統的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 具體到濕地保護與管理上,現在我國的濕地管理遇到了一個瓶頸,就是濕地管理涉及到環保、水務、水運、漁政、林業等多個部門,但目前還沒有一個部門是專門管理濕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