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彪
[摘要]目的:通過對SKP-2及PTEN的免疫組化變化來分析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的發病機制。方法:選擇2009年7月~2011年12月因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在我院住院的患者58例(增生性瘢痕41例,瘢痕疙瘩17例)和非攣縮瘢痕皮膚組織患者30例,采用免疫組化檢測三組的SKP-2及PTEN表達情況,并且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SKP-2表達的平均光密度值也明顯高于非攣縮瘢痕組織(P<0.05)。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PTEN表達的平均光密度值也明顯少于非攣縮瘢痕組織(P<0.05)。不同組織中SKP-2和PTEN表達呈現負相關。結論: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在臨床上比較常見,SKP-2和PTEN蛋白共同參與了瘢痕攣縮發生、發展過程,而且互為影響,從而有可能為瘢痕攣縮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手部燒傷;瘢痕攣縮;發病機制;SKP-2;PTEN
[中圖分類號]R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8-1328-03
瘢痕攣縮是以肢體或器官的功能受到影響而劃分的一類瘢痕表現形式,它不僅有明顯的功能障礙,也存在明顯的外觀改變,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多發生于手部。多見于較大面積的燒傷肉芽創面愈合后,瘢痕深而厚,范圍較大。也可見于外傷較深跨越關節部位的直線瘢痕[1]。所以近年來研究與腫瘤相關的基因,以及其所表達的蛋白成為了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的防治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2]。本文為此通過對SKP-2及PTEN的免疫組化變化來分析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的發病機制,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在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2月住院的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患者58例,年齡在4~52歲,其中男38例,女20例,傷后6~24月,平均10.9個月。瘢痕類型:增生性瘢痕41例,瘢痕疙瘩17例。同時取住院病人供皮區非攣縮瘢痕皮膚組織病人共30例,年齡23~45歲,其中男18例,女12例。組織塊離體后經10%中性甲醛固定、然后常規脫水,包埋于低熔點石蠟中,系列切片,厚度為4μm。三組年齡、性別對比類似(P>0.05)。
1.2 免疫組化方法:鼠抗人PTEN單克隆抗體(福州邁新生物技術公司)。SKP-2兔抗人多克隆抗體(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將選擇的將組織切片在60℃恒溫箱中烘烤1h、二甲苯中浸泡10min、更換二甲苯后浸泡10min,然后在無水乙醇、95%乙醇、75%乙醇中各浸泡5min;用PBS(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洗兩次各3min后,在微波爐里加熱0.01M枸櫞酸鹽緩沖溶液至沸騰后,將組織切片放入,停止加熱,間隔5min(反復2次)。PBS洗三次各3min。滴加SP試劑盒中的封閉液,置入37℃恒溫箱中孵育20min。滴加1:50稀釋的一抗,4℃過夜。PBS洗三次各3min。滴加SP試劑盒中的生物素化二抗,置入37℃溫箱中孵育15min。PBS洗三次各3min。滴加辣根酶標記鏈酶卵白素工作液,置入37℃溫箱中孵育15min。PBS洗三次各3min。DAB顯色。組織切片置于二甲苯中浸泡3min,更換二甲苯后再浸泡3min透明,分別挑選高倍鏡視野下的表皮組織、成纖維細胞、血管內皮細胞中黃染區域作為測量區域,測得切片上DAB顯色為棕黃色代表陽性的區域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取10個視野的平均值。
2結果
2.3 相關性分析: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分析SKP-2和PTEN在不同組織中表達的相關性,發現不同組織中SKP-2和PTEN表達呈現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521,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圖1。
3討論
近10年來,燒傷的發生率在世界范圍內總體呈上升的趨勢。2004年,美國燒傷患者達23.22萬,治療總費用達111.3億美元[3]。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是深度皮膚軟組織創傷后的一種病理性修復結果,輕者影響患者手部狀況,嚴重者可導致手部殘疾。影響瘢痕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瘢痕內缺氧環境起重要作用,組織內缺氧可能是誘發增生性瘢痕的關鍵因素[4-5]。在創面愈合過程中,成肌細胞與成纖維細胞聯結而成的合胞體,使創緣皮膚與創面基底的組織相連接,其收縮使創緣帶動四周正常皮膚呈向心性收縮,因而創面日益縮小。
SKP-2就是F-box蛋白家族成員之一,能特異性識別磷酸化的底物并介導其泛素化降解,是DNA復制所必需的人類F-box蛋白家族成員[6]。本文結果顯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SKP-2表達的平均光密度值也明顯高于非攣縮瘢痕組織(P<0.05),提示在瘢痕形成中SKP-2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推測在燒傷、創傷組織的修復過程中,局部環境發生變化如持續低氧,從而導致了病理性瘢痕中各種細胞的增殖失控,凋亡減少,從而導致了瘢痕的形成[7]。
PTEN蛋白作為雙特異磷酸酶,可作用于某些磷脂或蛋白激酶的位點使之脫磷酸化[8]。有報道在PTEN2/2的腫瘤細胞中,PTEN的恢復性表達能夠上調P27蛋白的水平,從而誘導細胞G1期阻滯[9]。本實驗中發現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PTEN表達的平均光密度值也明顯少于非攣縮瘢痕組織(P<0.05)。據此推測,在組織創傷的異常修復中,組織中由于PTEN蛋白表達減少,抑制細胞增殖的作用減弱,瘢痕中的表皮細胞,從而導致了組織創傷修復時,大量血管內皮細胞,最終導致了疤痕形成。在相關性分析方面,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并不是很強,不同組織中SKP-2和PTEN表達呈現負相關。
總之,手部燒傷后瘢痕攣縮臨床上比較常見,SKP-2和PTEN蛋白共同參與了瘢痕攣縮發生、發展過程中,而且互為影響,從而有可能為瘢痕攣縮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于冬梅,郝立君,肖志波,等. survivin和caspase-3在病理性瘢痕成纖維細胞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8,19(1):77-80.
[2]Konopka B,Janiec-Jankowska A,Czapczak D,et al.Molecular genetic defects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s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PTEN and beta-catenin (CTNNB1)genes mutations[J].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07,133(6):361-371.
[3]Wang L,Wang WL,Zhang Y,et al. Epigenetic and genetic alterations of PTE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Hepatol Res,2007,37(2):389-396.
[4]鄭杰,宋來君,孫紅衛.Skp2和PTEN在人腦星形細胞瘤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8,ll(1):9.11.
[5]吳文藝,朱世澤,吳瑞蘭等.Skp2和p27蛋白在病理性瘢痕組織中的表達和意義[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5,21(6):448-451.
[6]王娟,郭瑞珍,陳世玖,等.皮膚瘢痕和瘢痕癌變組織中Survivin,PTEN的表達[J].腫瘤防治,2008,20(4):312-314.
[7]汪軍遠.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及血管生成抑制療法[J].國外醫學情報,2012,2l(2):11-13.
[8]Yin LR,Chen ZX,Zhang SJ,et al.Expression of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iver of athymic mice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the effect of Fuzheng Jiedu Decoction[J].Worm J Gastroenterol 2008;14:108-113.
[9]Lah JJ,Cui W,Hu KQ.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silibininol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8):5299-5305.
[收稿日期]2012-04-06[修回日期]2012-06-27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