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英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因此,生活實際問題在數學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但我們發現,剛入學的孩子在識字水平有限的條件下,以及未能及時發展文字理解能力的情況下,他們對此類知識的學習有一定困難,所以我們應該找出所有出錯的原因,及早歸納總結,并且尋找合理有效的糾錯策略,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學好生活實際問題的狀態,正確、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
一、理解能力薄弱而錯解題目
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帶來了讀題困難,而生活實際問題審題的另一大障礙便是理解能力的薄弱. 幼兒園的教學雖然通過看圖說話培養孩子的觀察與表達能力,通過游戲教學培養孩子敏銳的判斷與思考能力,但是畢竟是與文字相脫離的,鮮有文字參與. 所以,進入小學,有些孩子不適應,很難將陌生的文字和淺顯的理解分析能力結合起來. 正確審題,在數學知識中是個難關,我們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克服.
針對這樣的錯誤,我們教師要發揮自身的語文功底,找出關鍵字詞,有重點地讀題. 比如:“把能在水里游的動物圈起來”這個題目,關鍵的字詞就是“水里游”,朗讀時加重語氣,其他字已經很難認讀,只要讀正確、發音清晰就行. 另外,“認位置”是難點,在圖文結合的填空題里,應該既要帶領學生齊讀填空內容,又要結合圖中物品的位置一一理解、強調,使學生正確判斷物品之間的位置關系. 比如:“蘋果的左邊是()”,“汽車在書包的()邊”. 很明顯,對題目關鍵字詞理解水平的上升會使學生提高解題的正確性,不會圈錯、連錯、填錯.
二、錯抄數字引發的計算錯誤
小學生在學習上有一個通病,就是粗心馬虎,只不過有的學生是偶爾粗心,而有的經常犯,這是學習的大敵,千萬不可忽視. 在解答生活實際問題時,學生在抄數字列算式時經常會抄錯,計算時再怎么細心認真也于事無補. 比如:岸上有23只鴨,游走了4只,還剩多少只?有些學生就會錯列成32 - 4 = 28(只),而正確的算式應該是23 - 4 = 19(只). 針對這種錯誤現象,教師在平時教學時應該強調讓學生說出人或物品的數量,不能一句帶過,從而加強學生對數字的重視.
另外,在數學活動課上,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速記數字”的比賽,來提高學生看數、聽數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教師在規定時間內勻速讀出或出示數字,學生聽一個記一個,或者看一個記一個,數字的位數可以逐漸增多,記數字的難度由低到高. 評比時結合正確的記錄個數和使用的時間兩項來確定名次先后,賽后要和學生指明比賽的宗旨,即讓學生重視數學題目中出現的所有數字,千萬不可以隨便錯抄亂算,導致成績低下,一定要認真看清后再列式計算.
三、計算水平導致的解題障礙
計算,在數學題目中占有相當大的成分,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細心對待,就能正確算出得數. 有些學生雖然能正確審題并列式,但還是會得到不理想的成績,問題就在于計算能力的薄弱,造成了解答題目的障礙. 比如:一(3)班有男生18人,女生19人,一(3)班一共有多少人?有些學生就錯列成18 + 19 = 27(人),看得出學生在進位方面出現問題.
其實,計算是很抽象的知識,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人類認識發展的基本規律. 低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感知”,感知對小學生獲取數學知識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新授相關計算知識時,應該讓學生用小棒、幾何圖片等感性材料(學具)擺一擺、說一說,感知算理,徹底搞懂,而不是死記方法. 教師更要重視探究知識的過程,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 計算水平提高了,再結合看圖觀察能力、審題分析能力,正確列式并解答便不再是問題了.
四、忽視檢查而錯過糾錯機會
小學生學習數學要解決好三個問題,一是數學學習的興趣,二是數學學習的習慣,三是數學學習的能力. 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以其積極的態勢,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質量與學習效果. 針對學生解題出錯的現象,除了一般的學習習慣,我們教師也應該重視培養學生自覺檢查的良好習慣.
筆者從事多年的低年級教學,發現學生在做作業時存在問題不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做作業要父母陪同,幫忙讀題、檢查;(2)邊寫作業邊做其他事情,如看電視、吃東西、玩東西、說閑話等;(3)寫完作業沒有檢查的習慣,甚至還有少做、漏做的情況. 教師重視培養學生檢查作業的習慣,對學生而言,會大大提高作業的正確率,避免出現以上幾種不良現象,對教師自身來說,也會相應地提高工作效率,關鍵是作業質量提高了,學習質量整體水平也隨著上升. 在教育心理學領域有一句經典名言:“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拿破侖·希爾)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從思想上進行“軟著陸”,也需要從行為上進行“硬加工”,既需要指導,也需要訓練. 在數學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乘著良好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總之,低年級數學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掌握得如何,直接關系到中、高年級更復雜問題的學習. 基于以上不完全歸納整理的幾種出錯原因,我們教師應該繼續探究出更多樣、更有效的措施,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不斷改進,彌補之前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 一切教育行為都是為著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 ”我們教師要善于發現、及時總結,將課堂上、作業中出現的一切錯誤現象視為研究數學教學的第一手寶貴資料,讓我們的學生重視學習,正確學習,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