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前 馬繼光 李發成 呂唯
[摘要]目的:觀察420nm與540nm強脈沖光聯合治療面部尋常性痤瘡的療效。方法:采用420nm與540nm強脈沖光聯合治療面部尋常性痤瘡50例,病情Ⅱ~Ⅲ級。整個療程共治療8次,每次治療間隔1周,觀察記錄臨床反應。治療前后拍攝面部及皮損圖片,對比觀察療效。結果: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改善,經1個療程治療后治愈率66%;治療期間,未發現其他不良反應。結論:聯合應用420nm與540nm強脈沖光治療面部尋常性痤瘡為一種有效方法,療程較短,治療過程安全。
[關鍵詞]強脈沖光;痤瘡
[中圖分類號]R758.7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8-1348-03
尋常性痤瘡是一種由多因素引起的毛囊、皮脂腺炎癥性皮膚病,常見于青少年顏面,影響容貌美,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2007年1月~2009年12月,筆者科室應用420nm與540nm兩種強脈沖光聯合治療面部尋常性痤瘡患者50例,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50例患者均來自門診,其中男6例,女44例,年齡19~38歲。參照Pillsbury分類法,入選患者病情為Ⅱ~Ⅲ級。治療過程中無內服或外用抗生素、維A酸等藥物。
1.2 設備及參數:采用以色列飛頓公司生產的lovely II型光子治療儀。使用兩種治療頭:輸出波長為420nm的治療頭,脈寬50ms;輸出波長為540nm的治療頭,脈寬15ms。脈沖發生方式為電容組充、放電切換。
1.3 操作方法:術前患者使用潔面乳清洗面部皮膚,治療前局部照相并存檔。操作人員和患者佩戴專用防護鏡,根據患者痤瘡的輕重程度、部位大小及皮膚反應調整能量密度。患者面部均勻涂抹一層冷凝膠,約厚3~5mm。治療時使光斑發射口貼緊皮膚,每兩個光斑重疊15%。1個療程治療8次,每次治療間隔1周,療程安排見表1。治療后皮膚微紅,24h內禁用化妝品,外出注意防曬,不需包扎和休息。
1.4療效判定標準[1]:痊愈:皮損總數消退90%以上,無瘢痕形成,無新發痤瘡;顯效:皮損總數消退70%以上,無瘢痕形成,偶有炎性痤瘡或結節性皮損出現;有效:皮損總數消退50%以上,無瘢痕形成,仍有炎性痤瘡或結節性皮損出現;好轉:皮損總數消退30%以上;無效:皮損總數消退30%以下。治愈率以痊愈加顯效計。
2結果
3討論
痤瘡的發病機理較為復雜,雄激素水平過高,皮腺分泌增加,毛囊過度角化,痤瘡丙酸桿菌感染及免疫反應等都是痤瘡發病的重要環節。治療的方法包括中醫中藥調理、外用藥物、服用抗生素等,但尚無一種方法可以達到根治疾病,不再復發的效果。
IPL治療痤瘡是目前比較先進的一項技術[2-3]。420nm強脈沖藍光理論上可作用于痤瘡丙酸桿菌代謝產物的內源性卟啉,激發卟啉釋放出單態(或游離態)的氧離子,單態氧可以有效殺死痤瘡丙酸桿菌,限制痤瘡丙酸桿菌的生長,且對周圍組織無不良影響[4-5]。540nm強脈沖綠光作用于痤瘡炎癥部位的增生血管,通過光凝固的原理,造成血管閉合,消除由炎癥造成的紅腫,促進炎癥的吸收、消退。單純應用420nm或540nm脈沖光對痤瘡即有抑制作用,兩者聯合應用從殺菌和消炎兩個方面對炎癥性痤瘡進行處理,起到1+1>2的疊加效果[6]。臨床觀察發現痤瘡的治療效果與治療次數呈正相關。治療1~3次炎癥即開始消退,當治療至4~6次達到最佳效果,治療7~8次可獲得鞏固的療效。治療期間應注意:不吸煙、禁酒,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控制糖和脂肪的攝入。避免使用含油脂及粉質過多的化妝品及糖皮質激素制劑,否則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總之,420nm與540nm強脈沖光聯合治療痤瘡安全、療程短、副作用小,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樊昕,王丹,劉麗紅,等.420nm強脈沖光治療中重度痤瘡40例[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11):1669-1670.
[2]Papageorgiou P,Katsombas A,Chu A.Phototherapy with blue(415nm)and red(660nm)Light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J].Br J Dermatol,2000,142:973-978.
[3]薛筑云,駱丹,陳斌,等.強脈沖光治療面部尋常型痤瘡[J].中國美容醫學,2005,14(5):613-614.
[4]Hirsch RJ,Shalita AR.Lasers,light and acne[J].Cutis,2003,71(5):353-354.
[5]Omi T,Bjerring P,Sato S,et al.420nm intense continuous light therapy for acne[J].J Cosmet Laser Ther,2004,6(3):156-162.
[6]尹銳,林琳,肖艷,等.紅藍光治療痤瘡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11):1674-1675.
[收稿日期]2012-05-15[修回日期]2012-07-09
編輯/李陽利